吊打流量综艺的良心之作,豆瓣9.3却没人看

吊打流量综艺的良心之作,豆瓣9.3却没人看
2017年01月18日 18:21 万达电影

微信搜索:万达电影生活

一档集齐了徐涛、何冰、归亚蕾、王耀庆、林更新、张涵予、蒋勤勤、张国立等实力派演员的综艺节目能干什么?

虽然不能召唤神龙,但是以目前国内的综艺套路,怎么着也能旅个游啊,对个戏啊,唱个歌啊,撕个牌啊啥的吧?

但人家偏不。

不炒作,不搞怪,不矫情,也不撕比,往台前一站,就是朗诵个信件而已。

这档真的好单纯好不做作和外面那些妖艳jian huo好不一样的节目。

光是名字就一下刺中了小万腐烂多年的文艺心——

每周一期,目前已出三期,豆瓣评分高达9.3:

看过的朋友坚称这是综艺界的一股清流,听说还有哭成狗的。

所以一听说一不撕比二不炒作拔腿就要走的小伙伴,你们确定不要看看吗?

不看的话,下面小万可就要开始打脸了啊!

实力文化,国内顶尖视频创作团队,江湖人称“综艺界的正午阳光”。

在成功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 后,这次又制作出高水准的《见字如面》。

从汉字到成语再到篇章,这个倔强的团队大概要和中华文化死磕到底了。

《见字如面》虽然宣扬的是我泱泱中华博大精深的历史与文化,但节目形式也是有来头的。

2013年,腐国的苏格兰独立出版社 Canongate发起了一项名为“Letters Live”的活动。

由参与的名人为观众朗读各个时代的信件,意在致敬书信写作艺术和精神。

从第一届活动成功举办以后,“Letters Live”逐渐发展成为了腐国一年一度的文艺盛会。

其中在网络上流传比较广的,有卷福朗读的,一封被找到的尘封半个世纪的二战士兵的情书:

还有甘道夫数度哽咽的,一位少年写给母亲的出柜信:

以及前段时间转疯了的,小万用八星八箭带镶钻的诚意泣血推荐的,抖森朗读的一封英国作家及物种拯救家Gerald Durrell写给妻子的情书:

Letters Live固然火,《见字如面》从配置到口碑,一点儿也不比它差。

信件选取

如导演关正文所说,他做这个节目的初衷绝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那些值得中国人知道的、有意思的、真实的中国故事,让更多人知道。

作为国内首档也是全屏唯一一档季播型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节目组在长达一年的准备期间。

从全国各大图书馆、档案馆、文学馆、博物馆、文史研究机构、名人故居、民间及私人信件收藏家手中,精选出了百封最能代表中国人的故事、最能折射中国人情感的信件。

书海浩瀚,可想这些情真意切、文笔斐然的珍贵的私人信件,筛选起来有多艰难。

这些书信的作者基本都是名人,但在给亲近人的信里,他们却是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有着最真实的思念,最质朴的情感。

而当这些尘封的信件被重新读起,一段段鲜活的历史也一一在我们面前展开。

嘉宾阵容

本季朗读嘉宾中,年龄最大的台湾老戏骨归亚蕾,岁月沉淀过的嗓音不用过多演绎,就已经很有故事。

一句“杨德昌,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令人闻之泪下。

同样是老戏骨的张国立,春晚主持都能轻松拿下,朗诵信件更不在话下。

千面型男王耀庆,慷慨激昂,画面感强,和张国立搭档朗读黄永玉和曹禺之间的往来书信,深厚的台词功底让观众不禁感慨:

以为读的是两封信,谁知看的是一场剧。

尤其是那句“心在树上,你摘就是”,多少年迈的朋友听完要去改QQ签名了,来,举个手小万看一下。

向来擅长演绎小人物的何冰,读起郁达夫给沈从文的《我自家连一条棉裤也没有》,显得尤为生动。

家里连一条秋裤都没有的小万,表示也好想念一念

除了以上几位殿堂级的精彩演绎之外,林更新也着实让小万惊艳了一把。

据说他为此准备了5天,虽然看起来有点紧张,但朗读得竟然还不错!

第一期表现比较平庸的蒋勤勤,在第二期朗读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信时,楚楚动人眉目含情的样子,简直来了一次演技大爆发。

张涵予读的是林则徐写给夫人郑淑卿的信。

缉毒的点选得很贴切,而张涵予二十年专业配音的功底毋庸置疑。

当然,光靠明星朗读信件,显然不够撑起一档节目。

《见字如面》的第二现场,还有两位重量级学者嘉宾——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许子东主任及中南大学文学院杨雨教授,为观众介绍书信的背景,解读书信之外的故事。

一张讲台,两个现场。

在喧嚣噪杂的综艺界,这样的模式堪称最简,但却又最能让观众感受到文学与历史的力量。

正如第一期中,嘉宾许子东教授所言:

这个年代,书信正在走向消亡,但书信中所承载的文化、文明,不应该被消亡。

用书信打开历史,用专业甩浮躁耳光,这,就是《见字如面》的魅力。

微信搜索:万达电影生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