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大健康周报:原料药停产或迎来大洗牌

“新三板+”大健康周报:原料药停产或迎来大洗牌
2017年09月10日 18:35 新三板+

【行业资讯】

2017年上半年中药饮片行业获双冠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4.4个百分点,位居工业全行业前列,医药工业增加值在整体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为3.3%。

2017年上半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14.40亿元,同比增长12.39%,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25个百分点。各子行业中,增长最快的是中药饮片加工,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制药设备的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来源:工信部)

 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86.52亿元,同比增长15.8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22个百分点。各子行业中,增长最快的是生物制品制造和中药饮片加工,制药设备出现负增长。201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主营收入利润率为11.01%,高于全国工业整体水平3.88个百分点。

(来源:工信部)

总局发布2017年第20期国家医疗器械质量公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017年第20期国家医疗器械质量公告,对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1个品种145台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检情况进行了公告。其中被抽检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医疗器械产品,涉及8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1个品种9台;被抽检项目为标识标签、说明书等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医疗器械产品,涉及17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1个品种25台;抽检项目全部符合标准规定的医疗器械产品涉及61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1个品种115台。(CFDA)

原料药停产 行业或迎来大洗牌

 日前环保部、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北京、河北等6省(市)政府下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简称《方案》),特别强调:涉及原料药生产的医药企业,如果违反排放工序原则上将实施停产。业内人士表示:“原料药企不少是污染大户,这么动真格势必关停一批工厂,下游可能面临时不时的缺货断供,但终端药难以跟着涨价。”据悉,去年底,石药、华北制药等原料药生产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被勒令停产且损失惨重,据华北制药的公告显示,因停产净利润损失5493亿元。

长远来看,环保政策有利于原料药行业转型升级,但短期却可能带来涨价和断供的影响。分析人士认为,原料药有一大特点就是一对多,很可能就那么几家原料药企揽下了全国上百家药企的原料供应,这也是原料批文少等先天缺陷所致,所以一旦关停一些药企,就可能对市场供应和价格波动带来较大影响。(广州日报)

【主板】

根据兴证医药统计,A股医药板块上市公司(扣除主业变更及部分不可比公司)2017H1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1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2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1.26%。虽然从公司个体上而言中报低于预期的数量要多于一季度,但大龙头/细分龙头的业绩普遍较好,板块整体仍保持了与Q1大体相当的增速,上市公司之间的分化则更为明显。

(来源:兴业医药)

 从上图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A股利润增速比医药快的子行业包括钢铁、煤炭、石油石化等,但部分行业盈利高增长主要是因为前期供给侧改革下产能去化和通胀预期下部分产品价格的提升、新兴产业链的短期爆发、积极的外延发展以及周期性的成本下降等因素。

 虽然医药行业整体增速较前几年明显放缓,后续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会对中期行业的生态造成影响,但整体来看,行业增速已经逐步企稳,尤其自17年以来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已呈现加速的态势,即便在大消费板块中横向对比,比走势更好的家电和食品饮料板块也并不差(2017H1医药板块的业绩增速基本持平于家电和食品饮料),同时在盈利增长的确定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医药板块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新三板】

8月份26家医药企业上市 新三板占22家

 据医药地方台统计,2017年8月,共有26家医药企业成功上市。其中,昭衍新药、圣达生物2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海特生物、艾德生物2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其余22家于新三板上市,包括天意药业、爱民制药、八通生物等。

从分布的区域来看,这26家企业中,湖北省有5家,分别是海特生物、爱民制药、贝参药业、奥绿新、双星药业;其次是北京和浙江,各有3家。(医药观察家网)

37家中药饮片新三板企业创43亿营收

 据“新三板+” App AiLab统计,目前新三板有37家与中药饮片研发、生产和销售有关的公司,2017上半年共实现总营收43亿元,营收实现正增长的有30家公司。

源和药业(833379)以7.2亿营收稳居首位,规模仅次于主板公司康美药业(600518,国内中药饮片市场占有率第一),是一家集地产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制剂生产、养生保健类花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中型企业,西邻中国最大中药材交易市场古镇义门。公司表示营收大幅增长是因为优化价格维护了老客户,并且挖掘了新客户资源。

(制图:“新三板+” App AiLab)

 这37家公司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亿元,长江医药以7289.29万元净利润夺冠,其次是源和药业6353.49万元,有23家企业净利润正增长。据“新三板+”了解,根据消费者用药习惯,秋冬季是旺季,春夏季是淡季,公司业绩有突破空间。(新三板+)

(制图:“新三板+” App AiLab)

新三板医药公司的营收、净利增速与A股趋同

 安信新三板:截止2017年8月31日,共有691家医药公司公布财报。有3家医药公司净利过2亿,由于其营收净利规模都远超行业水平,故在医药生物行业比较中予以剔除。对应地,剔除了17年上半年净利规模排前三的A股公司:康美药业、上海医药、复星医药。此外,剔除了两个市场上,近三年净利润为负的 或 近三年相关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这样既能规避掉A股次新股的影响,又能互相比较A股和新三板的市盈率、增速等数据。处理之后,样本新三板公司有307家,样本A股公司有214家。可以从图表看出,目前新三板医药公司的营收、净利增速已经与A股趋同。

(来源:安信新三板)

 A股医药公司整体估值在38X左右,新三板医药公司整体估值27X左右。A股整体估值比新三板高出约40-50%%,此外,能看到估值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新股挂牌】

 本周新增挂牌新三板大健康企业有麦澳医疗、豪迈生物、日月生物。

麦澳医疗

 佛山麦澳医疗创立于2010年,专注于电子内镜产品与穿戴式设备产品研究与开发,目前主要产品有赛特蓝电子直乙结肠镜,是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的从事医疗器械生产型企业,拥有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与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9项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同时是广东省认定的软件企业,具备优秀的科研团队。

豪迈生物

 北京豪迈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检验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曾经作为德国HUMAN公司在中国的独家代理商为中国用户提供高品质体外诊断产品。公司拥有齐全的生化诊断试剂的生产线,除血脂、肝功、肾功、心脏标志物、糖代谢测定、电解质测定、风湿病测定、凝血测定等常规试剂盒以外,豪迈生物还拥有胃肠功能测定(PGⅠ/Ⅱ)、胰腺功能测定、营养测定等生化试剂盒,全线产品共计104项已获得CFDA注册证。

日月生物

 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立足于创新中药保健品开发行业,以广西民族动物药物拟黑多刺蚁提取物质作为主要原材料,采取生物医药等现代制药技术,进行工艺创新,对其新功能新用途进行开发,生产并销售“蚁智系列”创新型中药保健食品。

【个股】

华森制药IPO成功过会

 9月5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公告,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华森制药)企业首发申请,获得审核通过,将成沪深第50家重庆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中成药、化学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7年上半年,华森制药实现营收2.85亿元,净利润4611.88万元;2014至2016年,华森制药分别实现营收4.26亿元、4.69亿元、5.5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930.44万元、7268.82万元、9570.77万元。(重庆商报)

同济医药:全面战略布局,拓宽经营渠道

 安信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公司通过前期全新的转型升级和全面的战略布局,消除了部分医药新政对医药企业的影响,并抓住新政中的新机遇,拓宽了公司的经营销售渠道,提升公司销售业绩。母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涨 20.56%;控股子公司湖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6月营业收入1.2亿。公司2017年上半年实现合并营收1.42亿元,同比增长700.25%,净利润为889.46万元,扭亏为盈。

成大生物:营收同比增长24.72%,乙脑疫苗销售回暖

 公司人用狂犬病疫苗具有高效保护、高安全性、使用经验丰富等特点,采用国内唯一批准使用的2-1-1免疫程序,近年来市场份额稳居第一。2017年上半年公司狂犬病疫苗实现营业收入5.09亿,同比增长17.66%。中泰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公司顺应疫苗管理新条例要求,快速进行营销模式调整,利用自营销售团队优势,积极开发区县各户,探索出符合新条例要求的“干线运输+区域仓储+区域配送”的疫苗冷链配送模式,强化冷链配送体系、专业推广和快速不良反应处理的三合一原则,巩固狂犬病疫苗龙头地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