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新三板是不是你的菜,再谈机会

先看新三板是不是你的菜,再谈机会
2016年09月06日 09:05 新三板+

新三板这个市场,投资人和企业,有人欢喜有人忧,而且是严重两极分化。与很多人观点不同的是,新三板虽然是个包容性很强大的市场,但是新三板也只是适合一小部分企业和投资人。在参与之前,需要弄清楚是不是自己的菜。

9月4日晚20:00,“三板里最会投资的媒体人”talkshow正式开始,“新三板+”特邀评论员曹水水与宣继涛在线讨论他们对新三板市场的投资理念、市场估值等方面的观点。

曹水水:“新三板+”特邀评论员,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CPA和CFA持证人。具有多年证券研究和股权投资经验,曾在中国证券报证券研究中心先后担任研究员、新三板投资经理,目前是北京洪泰君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洪三板董事。

宣继涛:“新三板+”特邀评论员,曾供职于券商,现在供职于财经媒体,从2013年起开始跟踪新三板,属于实战派新三板媒体人。

投资思路:机会投资与风险投资

“只有产业背景的人才能真正的筛选出优质企业,其余基本面分析都是“虾扯蛋”!

宣继涛认为,拥有产业背景或者深耕这一行业的人,能够从行业的细枝末节中找出蛛丝马迹,进而判断某一行业中的企业前景,是否有投资价值,披露信息是否属实。目前新三板信息制度并不规范,很多企业对外展示的基本面信息,只是(企业)愿意给投资人看的信息,如果一个非产业背景的外行,单从披露或调研交流信息,判断企业未来发展,可以说是一种”赌博行为”,新三板是可以在投机中寻找固定套利机会。要学会自己制定新三板里的交易定价,知道为什么要买这支股票,以及计划多长时间能出清。

“三板市场是专业散户在吃鳄鱼的肉,不单单教育企业,也在教育投资人。”

有些散户在新三板市场中活的会比机构好,一些机构和投资人是从主板市场中退出来的,交易思路和策略受到主板的思维影响比较深,在新三板市场中会潜移默化受到主板投资思路的影响,新三板市场是一个崭新的市场,玩法和交易思路并没有完全形成,按主板的套路不一定就能走得通。

目前三板市场中,有两类人活的比较好,第一类是对政策敏感、解读很深的人,他们能够准确把握政策套利;

例如去年分层时就有两拨增加做市商行情,以及后续6亿市值冲层行情,这些都是结合政策细节分析,进行的政策套利,交易非常有效。

另一类人是真正的产业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有产业资本在背后作支撑,后续有并购能力做资产定价和退出。

“我本人非常喜欢新三板,虽然它一直在跌,我认为新三板只适合少部分人。”

曹水水在谈话伊始就向投资者说明了风险意识,并分为三个方面阐述。

水水首先介绍了做市企业首日收盘以来的涨跌幅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本质上是因为估值较高,截止到今年6月,70%的个股处在下跌状态,24家企业跌幅超过80%,4家企业跌幅超过90%。

介绍到资管收益情况,曹水水告诉投资者,目前仍在更新的新三板资管产品中,收益率的均值和中值都在-20%左右,也就是平均亏损了20%。

在非极端情况下,在A股市场可以通过割肉抛掉止损,但是新三板市场是有终级风险的,像中搜网络,如果对市场判断不明朗,亏掉50%是很有可能的。

此外,曹水水还介绍到了规避风险的方法,他认为新三板市场就是股权市场,从寻找优质企业资本面,利用PE条款保护自身利益两方面掌握PE思维。寻找优质企业资产面首先要从企业经营和业务两个资本面入手,还要看企业包括与投资人、监管层的资本沟通。

交易策略:长中短期投资与买方市场

曹水水将投资策略分为中长期投资与短期交易,中长期投资关键在于找到未来三年内能够找到足够体量的优质企业资产,这种投资方法适合大资金用户,现有路径下主要包括“Pre-IPO”和“并购标的”。短期交易策略的核心在市场波动,尤其是在冲击时找到被低估的优质股,这种投资方法更适合资金量小的投资者,比如资管到期被动卖出的冲击,比如明星股复牌超跌反弹等等。

宣继涛对曹水水“明星股复牌超跌反弹”的观点进行了补充,他认为在公司复盘前,需要在前一晚查阅公司的通篇公告,翻看公司之前资本进入的筹码是多少,包括第一次定增、第二次定增、第三次定增以及大股东增持价格等,只要第二天复盘跌幅达到某一个支撑位并企稳以后,就可以进行买入。

目前市场对于买方来说是比较好的买点时机,通过对众多的投资机构做了统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有大量的产品到期,这些产品到期都会给大家带来一个比较好的买入时机。像上面PPT演示的那样,某机构产品到期出货后,公司找到了接盘方,或者有机构愿意接盘,所以股价的后续走势才会安全。

“最近有一些可以关注的交易性机会,比如说一些复盘的企业有了较大的跌幅,当然前提是你要做好功课,看看他们之前的筹码价格;第二个是最近定增的一批企业,定增价格与市价产生了较大的差价;第三个就是并购实际上是给企业划定了估值水平的线,大家可以根据这条线进行新三板的博弈,这种情况下安全系数比较高。”

市场估值:“不便宜”与“偏高”

“我认为整个三板市场估值并不便宜。”

宣继涛认为,目前三板市场的估值和定价并未达到标准化的认可,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在市场中选出被低估的股票,一个方法就是选择前期成本与目前股价差价不大的公司进行筛选,这样比较安全。

新三板市场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些企业业绩实现大幅度增长或者接到了大额订单,也不会对股价产生太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整个市场流动性偏低,没有流动性溢价,对于依靠基本面选股的投资人需要引起注意。

除了干扰报价,新三板价格每一个报价都有意义,每一次股价波动都出现在交易中枢里,只要把握每一只股票的交易规律,那么准确度会比较高,目前新三板共有8800多家公司,真正交易的有2000多家。

“从这2000多家中筛选出10%就足够了。”

“新三板+”主播刘卿华补充道:的确是,2000家选10%来关注足够了,多了也顾不过来,欢迎各位投资者使用“新三板+”App的大数据中心各种最新的排行榜查询你关注的股票,包括刚才继涛提到的成交回报,我们“新三板+”的龙虎榜非常全面及时。

“我认可涛总对整个三板市场的估值评价”

曹水水与宣继涛的观点一致,对三板市场的估值评价是“偏高”,截至8月份,新三板全部做事以来日均成交额100万以上,对应2015年业绩的市盈率中值是25.88倍,10万以下对应的市盈率中值是18.78倍,可以看出新三板的估值与流动性有天然的相关性,在股权市场的基础上,给了流动性的溢价。

新三板目前定位是股权市场,目前新三板全部做市票对应2015年市盈率中值是20.5倍,均值是30倍。从大资金估值上看,新三板的估值仍不便宜,还有投资机会。

沙龙最后,曹水水与宣继涛跟“新三板+”App在线的投资者进行交流,有投资者问道,在新三板市场中,成长性给多少溢价合适,如果没50%的成长,还给多少的PE。

曹水水认为,成长性给多少溢价跟行业、成长性都有关系,没有一定的规定,但是从长远来看,最重要的是可持续的增长。(文/张卫宁)

“新三板+”三板里最会投资的媒体人talkshow,戳这里:

http://m.neeqm.cn/live/content/L201609041351541471.html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