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元素主编刘子沐:新三板有可能合并创业板

现实元素主编刘子沐:新三板有可能合并创业板
2016年11月10日 18:09 新三板+

【新三板+】11月10日讯,东北证券山东分公司总经理张可亮发表的《新三板,中国资本市场的双轨制改革》一文,引发了投资者激烈的讨论。“新三板+”也邀请到了作者张可亮先生与刘子沐先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资本市场双轨制改革的意义有哪些?新三板是不是创业板的预备板?资本市场会不会像国有企业改革那样抓大放小?新三板有可能吸收合并创业板吗?现实元素主编刘子沐持如下观点。

定位不清晰——A股思维

“延续A股的思维模式是来看新三板,当然会质疑新三板的定位不清晰。”

从实际上来讲,新三板的定位非常清晰——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服务于实体经济。但采用这样的一种定位模式,与现有的资本市场体制相互矛盾,所以新三板急需建设。

新三板的建设是一场革命,原因从五个层次来讲。第一层,新三板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第二层,它改变了中小微企业的生态环境,给了中小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一个通道。第三层,中小微企业一旦进入资本市场,它会改变现有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必然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既得利益集权和所得到的利益再分配。第四层的意义比较重大,它改变了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的通道,之前的直接融资都是PE、VC在一级市场完成。现在新三板市场的出现助推了直接融资。第五层,新三板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系统,一定会改变资本市场整体的利益分配,也会使A股市场的生态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前五层是围绕着资本市场的中小微企业来改变的,主要改变了人们对民营企业的态度。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已经把民营企业的政治地位提升到与国有企业相当的水平。从意识形态上,将中小微企业宏观经济上的地位提升了一个档次。而革命的一切将在新三板上完成,如果新三板的建设完成了,那么中国的经济转型也就成功了。所以说新三板建设是一场革命。

新三板的发展没有预期那么好的原因

新三板从做市商制度实施一年之后又推出了私募做市,这样的政策发展速度已经非常快了。新三板是一个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价值投资市场,而A股市场已经沦为资本市场的赌场。2015年上半年,降低投资者门槛,引入公募基金入市一系列利好消息,导致新三板指数暴涨,但是股转公司和监管部门认为新三板市场过热,需要降温,这样才有利于新三板市场的长远发展。

上半年暴涨的原因在于,资本已经寻觅到了政策性利好的套利机会。整个资本市场上,有大量的资金没有服务于实体经济,而是不断地寻找制度漏洞和套利机会,这样的资金如果冲进新三板,不仅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反而对发展形成阻碍。所以监管部门放低了新三板的推进速度,加强了监督监管,是希望企业踏实做好实体经济,从而带动经济的转型。

新三板的缓慢是受到资本市场投机资金的影响,虽然政策建设比较快,但是跑路的企业也非常多,在整个创业环境下,企业赚快钱的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大家希望快速致富,尤其是进入了资本市场,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来为自己融资,实现快速致富。从价值观来讲,新三板市场要改变中小企业家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希望他们通过灵活便捷的融资方式实现价值再造助推实体经济,而不是通过资本市场,将自己的资产证券化之后快速获取财富。新三板市场正在加强监管,减少红利政策,才造成现在发展缓慢的情况。

新三板与创业板之间的关系

A股采用了外分法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有基础层、创新层,未来可能还会有,精选层。而新三板采用了内分法,从内部将企业分层。所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可以让企业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这样看来,创业板和新三板是互为预备板的。但换一种角度就说不通了,A股市场的造假企业会退到老三板,那么老三板岂不是造假企业的预备板?所以不能用预备板这个样的词来形容新三板,只是说新三板与创业板有对接机制。而这种机制不能称之为预备板。

新三板企业转到创业板,核心原因在于创业板市场的估值高于新三板市场,如果新三板未来的估值高于创业板,那么创业板企业很有可能转到新三板上,他们两个应该是互为预备板,具体选择哪一个,还要看企业的目的所在。

资本市场不可能放弃创业板

放弃创业板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资本市场不能用抓大放小的说法。国务院54号文表示,国家正下放权力给民营企业本身,比如新三板的企业、中小微企业,他们所有的经营权全掌握在实际控制人手里。

但是国营企业不是这样的,他们的至高决策权掌握在国家手里。现在国家通过下方权利的方式,把权利下放到实际管理者,这从权利平衡的角度来讲,使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达到权利控制的决策平衡,至于是否放弃创业板,在现在的经济制度下,涉及到很多利益权衡难的问题。就目前来看,放弃创业板是做不到的。

监管部门一直在想办法修订“创业板的估值一直高于国有企业“的市场认知,通过政策和经济的手段,让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在市场中形成理性的投资逻辑和投资规律,这才是一个良性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放弃创业板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使有这个意愿也无法实施。

新三板吸收合并创业板,是天方夜谭还是大势所趋?

创业板如果被新三板合并,原因应该在于战略新兴板的消失。众所周知,很多资本市场、监管市场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战略新兴板从提出到消失,表明了国务院对资本市场的整理建设是有一套逻辑关系的,新三板市场的建设与创业板还有很大的区别。各种各样的问题还需要一一对接,国务院54号文中说改革创业板,研究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意味创业板一定要改革,具体怎么改革,目前无法猜测,但是它一定会是新三板的衔接。从新三板的发展来看,即将出台的非连续竞价交易制度,证明了股转公司无论是在制度方面、企业的分层方面,都在向创业板看齐。

新三板顶层的企业与创业板的企业实力旗鼓相当,会出现重复性的资源建设,到时创业板很可能会被新三板合并。因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成功之后,不可能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多层次市场应该是一个体系,要求企业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所以既然国务院给国有企业下发了并购重组权限。那么资本市场会不会也出现这种重复建设的合并重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可能性肯定是有的。

直播链接:

http://m.neeqm.cn/live/content/L201611031013324302.html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