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 继续看不清对方

深港通 继续看不清对方
2016年12月07日 15:30 港股挖掘机

智通财经网新版上线,更多港股及海外理财资讯 www.zhitongcaijing.com (百度搜索“智通财经”)

文 | 家临江

这几天北京雾霾很重,香港却晴空万里。

正遇到下周一(12.05)深港通就开通了,你认为香港市场又有多少的内地资金来淘金呢?在笔者看来,散户参与的可能性依旧很低(别忘记了A股市场90%是散户)。

智通财经整理数据发现,沪港通一周年,年成交2.6万亿,使用额度未过半。“通车”初期,南向买港股的港股通比较慢热,2015年2月,港股通的日均买入及卖出成交额,分别只有4.8亿及3.1亿元;但到了4月,特别在复活节假后,当恒指升至近28000点水平时,港股短短3日的成交额,合共超过7600亿港元,令港股通每日105亿元的额度,连续两日爆满。但“大时代”过去后,“小股灾”来袭,港股通的成交亦跟随递减,10月份的港股通,日均买入及卖出成交额,跌至只有6.9亿及7.2亿元。

自2014年11月17日开通以来,截至2016年11月16日,沪港通已运行满两整年。据智通财经统计,在此期间,沪股通累计标的687只(含已被调出的),港股通累计标的352只(含已被调出的),全部发生交易。沪港通累计交易金额3.48万亿元,其中,沪股通共464个交易日,累计交易金额2.26万亿元,净买入1325亿元;港股通共455个交易日,累计交易金额1.22万亿元,净买入2947亿元。

说明什么?前两年互联互通最利好的是A股,毕竟实实在在的大量外资进入了内地A股。当然,当初的大背景是人民币没有贬值。

随着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有部分资金想透过港股通渠道配置港股,实际上这些资金大部分来自内地机构,散户很少有通过这个渠道去投资港股的,其中理由不必多说。即便内地的大户,也是早早的自己到香港开了账户投资港股,因为这个渠道与直接开户存在巨大差异。

香港股市已今非昔比,恒生指数往往并不能体现港股的现状,“炒股不炒市”这些年市场表现得非常明显。香港二级市场一直很“缺水”(缺钱),每日成交量有700-800亿港元已经变得很正常。这样的成交金额下,“大股票缺波动,小股票缺成交”的确非常尴尬。从二级市场看由于流动性稀缺,市场机构居多,太理性。甚至连香港本地人,投资最多的也是美股。整体市场缺少价值投资的优良标的公司是关键,一旦遇到有好公司,资金扎堆抬价,而大部分的公司都毫无价值。主要责任在港交所,及香港证监会自身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完善。

港股市场这些年新的赚钱模式:

1、做壳、借壳、炒壳成最大看点

由于内地IPO难度增加,不少公司借道香港,深港通下恐怕有更多内地企业向往香港挂牌。而香港本地财阀普遍喜欢造壳,似乎就是等待内地企业过来买壳,他们好卖个高价。2016年即将过去,圈内通价主板6.5亿港元基本形成共识,当然金融概念壳价格要高些,于是这个板块的市场炒作也相当激烈。

2、新型坐庄形式的转变

以前香港本地还存在“大D会”之类的庄家联手做票,现如今来了新主内地客,恐怕更多需要观察手法转变。新晋内地富豪也习惯了香港的大开大合,比如腾讯、阿里巴巴、恒大、万达等等都加入了小股票的借壳增发,甚至高折价低配售的融资坐庄模式。

3、中资券商加入衍生品拼杀

外资窝轮发行商纷纷退出香港市场之余,中资券商开始了新的衍生品发行创设,无论是期权、窝轮、股票挂钩票据(ELN)等等五花八门。

4、新股IPO配额争夺

以前香港市场大公司基本都是外资天下,如今外资可捞油水不多,中资券商具绝对竞争力。

实际上,习惯了A股的内地股民,普遍认为的价值体系在香港根本行不通的。香港毕竟是国际市场,最简单的道理,当你拿江铜H估值去对比A股的有色的时候,香港市场却拿江铜等股票去对比力拓、必和必拓、嘉能可等等世界巨头。在内地财经资讯稀缺的今天,本身你对国际市场的获知就少得可怜,内地资金又如何去作出判断投资呢?

至于对A股的影响,从宏观经济、市场等各方面考虑,深港通料难以复制沪港通开通后的牛市行情。深港通开通后,海外资金又多了一条投资A股的通道,从中长期来看,是对市场的一个重大利好;但短期而言,作用有限。目前的上涨行情,更多的是市场良好憧憬下的概念炒作。在人民币贬值的大背景下,恐怕如果内地A股没有明确的上涨信号,海外资金还是比较犹豫的。

2016年12月1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发表网志表示,预计深港通开通初期,南下的港股通不会迎来很大的交易量,短期可能会远少于北上深股通和来自上海的港股通交易量。笔者相信,小加看法很理智,场外资金的想法,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免责申明:文章只提供股友讨论,不得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