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龙们业绩套路深 炒港股要注意哪些坑?

墨龙们业绩套路深 炒港股要注意哪些坑?
2017年02月16日 08:10 港股挖掘机

智通财经网新版上线,更多港股及海外理财资讯 www.zhitongcaijing.com (百度搜索“智通财经”)

文 | 黄金林

在A股,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亏损将被“带帽”甚至退市,所以经常上演保壳大战。而在H股,并无因亏损而退市的制度,故无保壳一说,但上市公司为了业绩的好看,也会用尽一切合规而又巧妙的手法,粉饰报表,套路颇深。

近日,山东墨龙(HK:00568,SZ:002490)逆天的业绩变脸+减持,“上阵父子兵”涉嫌侮辱A、H股全体股民的智商。躲过山东墨龙这个赤裸裸的“套路”,还有千千万万或大或小的“套路”,识别上市公司业绩“套路”才能避免智商税。

套路一:变卖资产实现扭亏

半年时间,业绩由重大亏损变为大幅盈利港股不少,其背后的逻辑,大多是因为巧妙利用一次性收益。

主营为买卖证券、投资控股及提供金融服务的天成国际(00109)。在发布截至6月的2016年财报前,该公司预计将发生“重大亏损”,半年过去了,该公司再发业绩预告,称“净利润大幅增长”,180度的大转弯发生在6个月之内。智通财经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其对两家公司的股票处置,收益高达5000万港币,加上行政开支减少1000万港币,实现大幅扭亏,而前一年亏损约1600万港币。

虽然出售资产带来丰厚利润,但能否持续成为了关键。加上此股之前有频繁合股供股的历史,容易让人联想此举的目的。

无独有偶,主营为上市证券买卖及金属贸易的亚太资源(01104),2014/2015年度巨亏8.4亿港币,2015/2016年度亏损收窄至1680万港币,再到2016年下半年预计大赚超过2亿港币,表面看有大幅改善迹象,但这主要由于出售在澳洲上市公司Metals X股票所带来的一次性收益,以及应收贷款账面值的调整收益,这类收益同样受到持续性的考验。

不过,并非所有出售资产的个股就能幸运地实现扭亏为盈。港股2016年上半年“亏损王”人和商业,因为巨额外债到期,只能将大量资产出售,最后导致巨亏145亿元。

诸如此类的会计手段合规合法,灵活性大,也正由于此,上市公司在业绩期内控制盈亏就变得容易。这是一般的“套路”,也较为常见。

套路二:神来之笔——公允值变动

而另一类上市公司的“做”业绩的手法就显得更加高明,凭借“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一项,把业绩玩转得风生水起。

连亏7年的支付通(08325),凭借超低价拿到智城控股(08130)20%的股份,加上智城控股的上涨,令支付通2015/2016年度业绩,由净亏7800万港币到净赚6300万港币。但随着智城控股股价的下跌,目前支付通的业绩已经被打回原形,2016年中期净亏损7400万港币。

支付通相对于某些股而言,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丰盛控股(00607)、卓尔集团(02098)因被爆出相互持有双方暴涨的股票,而受到市场关注。前两年双方股价一直涨,以“金融资产公允值”主导的业绩也跟着蹭蹭蹭往上走,估值也就水涨船高。不过,3年涨了12倍的丰盛,目前股价已经停滞不前,那么持有丰盛股票的卓尔,其利润将在下一报告期大幅下降为大概率事件,估值或会因此而下降,进而反过来影响丰盛的业绩、估值,“泡沫里套着泡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于港股这样一个盛行价值投资的市场,倒令人想起《桃花扇》里边的一句话,“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套路玩得最溜的莫过于华君控股(00377),此君之前叫新洲发展控股,新洲2014年(截至3月31日年度)盈利为1.2亿港币,实现大幅扭亏,主要是因为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化收益1.5亿港币。新洲盈利上去后不久,被华君国际要约收购,改名华君控股。

双方联姻后,再把玩“套路”的天赋发挥得的淋漓尽致,“十八般武艺”一齐用上。2015年报华君净利润2.4亿港币,然而2016中报却巨亏3.89亿港币,到了2016年报时峰回路转,再次强势扭亏。如猴子般上串下跳的业绩,个中缘由颇为复杂,简言之,就是收购了负资产的公司,导致巨亏,随后便卖出,经过巧妙的会计处理,带来巨赚,一亏一赚,其中差价便是利润,导致年报时大赚3260万港币。赚钱容易程度堪比银行,但这都是纸上富贵,并不产生大量的现金流。亏得越多,“赚”得越多,神一样的玩法。

套路三:关联交易

此套路较为隐秘,不细心看容易被“套”。

汉能薄膜发电(00566)便是典型的例子,汉能薄膜反复利用和母公司的关联交易,使业绩和股价火箭般飞升,最后让李河君成为2015年的中国首富,过了一把当首富的瘾。

汉能薄膜在2012和2013年向母公司的销售收入占比达到90%以上,而在2014年,这一收入占比下降到61%。虽然有所下降,但关联交易这颗炸弹还是被点爆了。

问题被曝光,带来的是股价暴跌+停牌,在停牌后不得不取消和母公司总金额高达173亿元人民币的关联交易,导致此前大赚特赚的汉能薄膜在2015年巨亏122亿港币。关联交易让汉能薄膜极度“虚胖”,最后泡沫不攻自破。

关联交易的“魅力”在于上市公司和关联方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关联交易向上市公司输血,伪造业绩。

港股美化业绩的会计手段千奇百怪,但还是有识别套路的方法。投资者要注意“公允值”、“商誉”等大幅变动的个股,以及因关联交易而产生巨量应收账款的个股,加上现金流并不可观甚至为负数,那么便可能存在套路,擦亮眼睛为上策,谨防被“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