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下去又不敢死的“僵尸企业”丢饭碗,去产能成唯一出路?

活不下去又不敢死的“僵尸企业”丢饭碗,去产能成唯一出路?
2016年11月18日 22:16 利市

不想“死”、不克不及“死”也不敢“死”,这是大量失去活力、难以死去活来的“僵尸企业”、特困企业如今的真实写照。

在“三去一降一补”过程当中,大量“僵尸企业”、特困企业成了去产能的绊脚石,啃食中国经济,影响经济增长,并带来诸多风险。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处置政策和措施,以尽快解决这些企业的出路问题。然而,部分企业退出积极性不高,他们目下当今“活”不下去又不敢“死”,希望获得新生命、建新停旧,依靠转型升级,寻找去产能后的发展机会。

“我叫梁占绪,今年65岁,从事水泥加工已经27年,在这27年之中,我也曾经辉煌过,也曾经吃过不尽的悲欢离合,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也深深的感觉到水泥产能过剩所给生产经营带来的压力,眼前这片废墟就是我曾经的生产车间,虽然车间没有了,但是我也在努力寻求新的转变,目下当今我唯一牵挂的就是,把这个补偿金到位了以后,给职工发放,也就了却了我的心愿。”这是来自一名水泥老板的独白。

一名水泥老板的哭诉:“奋斗了一生的企业,就这么变成了一堆垃圾”一家年产能80万吨的水泥企业创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是当地的明星企业,鼎盛时期有八九百名职工,每一年上缴利税800多万元。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在2016年被关停拆除!

“死”不起几亿资产变废铜烂铁

多数以初级和原材料产品为主、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增长后劲严重不足的企业,面临市场低迷、生产过剩的场合排场,不仅是外部需求不足,而且自身发展滞后。一些企业负责人透露表现,被优势企业兼并重组也是一条出路。但如果直接破产,几千万甚至是几个亿的资产有可能变成一堆废铜烂铁,实在是“死”不起。

这些“僵尸企业”行业在当地都是有着几十年的发展惯性,要想在几年时间里进行缩减关停,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产业微调还有希望,完全转型去做别的产业确实不易。因此多数企业表示员工要吃饭,企业不想“死”寻求国家帮助!

“我们愿意退市,但在新项目没干起来之前又必须坚持,这是大家赖以糊口生涯的饭碗啊,如果彻底拆掉就真没饭吃了。”还有等等许多不想“死”想找新项目“续命”的企业在寻求出路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为了把去产能的工作推进下去,他们的负责人必须奔走在寻求同一产业链企的道路上!

针对此笔者认为国家有责任向这些企业伸出援助之手,实现去产能避免“尸横遍野”。

首先从企业自身出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清理“僵尸企业”、特困企业,是有效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突破口。

剩下的交由国家,在“把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以企业为主导的同时,行政手段发挥积极作用,选准发力点,进行有效引导扶持。把处置特困企业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才可能使“去产能”真正落到实处。

最简单的就是制定公平合理兼具差别化的处置方案,支持符合产业政策、暂时困难的企业转型升级,避免它们的经营情况恶化;评估企业价值,促使无造血能力的特困企业出局,对剥离资产、改进管理、债务重组、减轻包袱、获得新生的特困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指引转型标的目的,鼎力大举发展产业链经济,以补链、延链为导向,完善地区产业链体系和产业配套,引导鼓动勉励同一产业链企业互帮脱困,才能让部分特困企业尽快走出僵局!

文/夏凝谈金

本人对现货(白银,原油,天然气)等投资理财也有独特的见解 ,

夏凝谈金:微信:872467521,共同交流。,希望与有志之人共同探讨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