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来了,一个66万亿市场打开!

债券通来了,一个66万亿市场打开!
2017年07月03日 18:30 朝阳财富

以前我们经常听到,某个国家又购买了美国国债、日本国债,但是很少听到有人购买中国国债。这样的情景将成为历史,今日,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债券通”)“北向通”正式上线试运行。

透过香港把内地债券市场与国际投资者连接的‘债券通’于7月3日正式启动,这也标志着内地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里程碑。措施将可为内地债券市场引入新的投资者,也为香港的金融业发展带来新的业务机遇,并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汇率稳定。

年均千亿资金进场可期

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债券市场之一。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末,我国债券市场托管量达到65.9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三、亚洲第二。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债券通的实施落地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预计债券市场吸引海外资本流入的规模能达到年均1000亿美元,未来前景广阔。

目前央行上海总部已接受110家左右的境外投资者关于通过“债券通”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备案,其中,有20余家为此前已直接投资过境内银行间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其余80多家以基金等产品户为主。

为什么先开“北向通”?

 “债券通”是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即“债券通”,包括“北向通”及“南向通”。

 “北向通”,是指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托管、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南向通”则相反。

先开“北向通”,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现阶段国际投资者投资内地债券市场的需求。近年来,人民币债券资产的吸引力不断上升。彭博、花旗等国际债券指数提供商先后宣布将把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其旗下债券指数,表明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投资内地债券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先开“北向通”也符合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原则。“债券通”涉及内地与香港两地交易、结算等多家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在技术和实施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有必要分步实施。

另外,“先北后南”有利于增加跨境资本流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防止跨境资金大进大出。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债券通为境外人民币回流境内增添了新渠道,有利于增加境外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需求,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上的交易和融资等业务,激活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

连平指出,进一步提高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开放度,实现与香港等离岸人民币市场互联互通,推动境内外债券市场融合发展,既能为境外人民币提供投资回流渠道,又能充分发挥在岸人民币价格基准对离岸价格的引导作用,更好地把握全球人民币产品定价主导权,从而奠定在岸市场的全球人民币中心地位,防止离岸市场“喧宾夺主”。因此,建设更加开放的人民币债券市场,对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将起到全局性的支点作用。

纳入国际债券指数概率加大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黄文涛认为,债券通实施加速了国内债券市场开放进程,加大了中国纳入国际债券指数的概率。3月花旗银行宣布将把中国债券纳入部分指数,此前摩根大通已经表态有意将人民币债券纳入其全球新兴市场债券指数。

目前,国际三大债券指数为花旗全球国债指数(Citi WGBI)、摩根大通国债-新兴市场指数(JPM GBI-EM)以及 巴克莱 资本债券综合指数,一旦中国债券纳入将带来追随债券指数的基金大量配置需求。

“债券通”开通跟咱们有啥关系?

短期内,“债券通”开通对普通投资者的影响不大。但长期看,这拓宽了我们的投资渠道。现在很多理财产品、基金中都配置了债券,债市参与者更广、资金更多,市场不就更活了嘛。更重要的是,等“南向通”开通后,我们还有望买到更“国际范儿”的产品,对咱们也是好事儿。

债券市场的开放,体现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和魄力,相信国内资本市场会更加繁荣,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会进一步提高。

这些变化,将会为全球资本市场开创新的格局。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