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百万、月薪却才6000,出国留学还不如开挖掘机?

花费百万、月薪却才6000,出国留学还不如开挖掘机?
2017年08月28日 22:20 投资家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投资,从普遍性上来说,接受好的教育的人不一定能够成功,但不接受好的教育的人更难成功。

作者|锐眼哥

来源|财经锐眼(ID:xdbc68)

投资家网

01

近半数海归毕业生月薪不到6000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

一名在世界排名约200名的加拿大大学留学回国的姑娘,留学花费超过100万人民币,但回国后求职却几经曲折,面试时“眼泪都要出来了”。最终,这位姑娘找到了一份月薪不到6000元的工作。

超过100万元的巨额留学投入与不到6000元的月薪,如此鲜明的反差,让关于留学的话题又火热了起来。

曾几何时,“海归”曾经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词,是企业争相去抢的“香饽饽”。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最近,全球化智库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了一份《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80后、90后留学回国人员中,44.8%的人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其次为6001~8000元,占比22.7%。

在参与调查的海归当中,68.9%的人认为远低于期望工资,认为基本符合的占30.1%,而认为高于期望的仅为1%!

此外,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在海归群体中同样明显。

02

海归为何“不值钱”了?

从前,能出国的都是人中龙凤,甚至是各领域的专家,但现在不同了,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国民的富足,出国留学已经从精英化变为了大众化。

当海归已经不是稀缺品之后,自然也越来越“不值钱”了。

在今年7月份新华社的一份采访中,有企业表示,三四年前,收100份简历只有五六个海归,而现在100份简历中可能有约20份是海归投送的。

除了就业压力增大带来的工资低于期望之外,很多海归工作技能的不足也是薪水低于期望值的一大原因。

全世界好大学的数量是少数的、固定的,而出国留学的人数却越来越多,这注定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混迹于国外的二三流大学乃至野鸡大学。于是,海归整体素质下降的情况越来越明显。那么,凭什么素质下降了,但待遇却要增加呢?

很多海归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还与其心态有关。很多人在留学之初的目的并不是去国外学习先进的知识与技术,也不是为了长本事,而是单纯希望能凭着一纸国外大学的毕业证作为敲门砖,进入到好的单位当中。

锐眼作为过来人要说,这种心态真的要不得。国外留学的履历固然能给自己增添一些光环,但这只能作为锦上添花之用。要想获得高薪又稳定的工作,还得有自己的过硬本领,真才实学、个人综合能力才是职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03

海归的劣势是什么?

海归普遍在外语、视野、交际能力上比国内毕业生要强,但是他们的劣势也很明显。

1、在国外呆久了,对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就不如国内毕业生熟悉。对国内环境的水土不服的后果就是对自己缺乏明确定位,不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就更无从谈起了。

2、国内企业的传统是每年9月份进行校招,一直持续到11月份中下旬结束。而海归们的毕业时间大多数是6月份,部分是12月份,时间的不对路让他们很难抽空回国参加面试,这样就错过了优质的秋季招聘季。

3、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当然是以工作结果为导向的,所以更多的是看个人能力而非学历。很多国内大学生从大一大二开始就开始了实习生涯,到毕业的时候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工作经验。

国外大学与国内有个很明显的区别,国内的大学是严进宽出,而国外的大学是宽进严出,国外大学的学习压力更大,很多海归应付各种考试和毕业都已经疲于奔命了,就更不要说有大量时间去企业实习了。

尽管目前海归的就业形势普遍不容乐观,但还是有三类人是很受欢迎的:一是拿到国外学位并同时有在跨国公司实习和工作经验的,二是有不错工作之后再出国深造的,三是跨专业多元化的海归人才。

与近半海归毕业生月薪不到6000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开挖掘机的底薪都8000了,但锐眼今天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说海归如何如何不行,去国外留学如何如何没用。

相反,海外留学的经历会让人接触到更多元的文化,更开放的思维方式,更国际化的价值观,由此带来的视野上的提升不是用薪水的多少能衡量的。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投资,从普遍性上来说,接受好的教育的人不一定能够成功,但不接受好的教育的人更难成功。对海归来说,只要有更多的后劲,将来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