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交所挂牌成立,票据业务交易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票交所挂牌成立,票据业务交易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2016年12月14日 11:27 东方金诚—东方资产

作者:东方金诚 结构融资部 莫丽华

背景:继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2016年9月和11月下发《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224号,以下简称“银发224号文”)和《关于做好票据交易平台接入准备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6]224号文,以下简称“银办发224号文”)后, 1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票据交易管理办法》(人民银行公告[2016]第29号,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上海票据交易所(以下简称“票交所”)作为人民银行指定票据市场基础设施需履行的各项职能。12月8日,票交所正式挂牌成立。

东方金诚认为,票交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票据市场正式走向规范化,并有望实现标准化。《办法》从制度规范层面对银发224号文及银办发224号文中的政策措施进行确认,为票交所的运营和后续各项业务细则落地提供了制度基础。《办法》的实施加快了票据市场改革进程,有利于提高票据市场监管透明度,促进原有表外票据业务回归表内,培育市场票据衍生产品发展。此外,《办法》引入了“保证增信”和“付款确认”,有助于降低持票人在票据到期无法获得资金兑付的风险,为票交所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票交所的功能完善,票据市场监管透明度将不断提升,票据业务风险定价机制将逐步完善

《办法》指定上海票据交易所作为票据市场基础设施,承担组织交易、公布交易行情、票据登记托管、票据交易清算结算和信息服务等职能。

上海票交所成立后,随着票交所系统运行的逐步完善和交易量的提高,票据参与主体在供给和需求端的增加,票据交易价格的透明度将不断上升,提供良好票据交易服务的参与者将获得市场认可,有助于完善票据市场风险定价机制。同时,票交所和监管层获取失信参与主体违约记录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将有所下降。参与者违约成本的提高将促使其规范运营,降低票据市场信用风险。东方金诚认为,未来票交所可引入企业征信和交易对手履约能力评级机制,用于解决票据交易对手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增加监管职能,通过监测参与者的违约行为,建立黑名单制,为票据交易监管以及票据买方的重要参考。

《办法》的出台和票交所的成立,有利于银行表外票据业务回归表内,降低票据市场系统性风险

《办法》规定票据参与者限于三类:(1)法人类参与者,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其授权分支机构、财务公司和其他非银机构等;(2)非法人类参与者,指金融机构作为资产管理人设立的各类投资产品,包括证券投资基金、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纪和养老基金等;(3)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参与者。

此前,在大资管交易背景下,证券公司、信托和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以通道方式介入票据市场,催生了数万亿的票据资管计划、信托计划或理财产品市场,但上述交易主要是为了金融机构减少信贷规模或风险资产计提,用于规避监管。2016年11月23日,为应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将部分表外业务纳入定义范围,引导商业银行规范发展表外业务。东方金诚认为,《办法》的出台是在票据领域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监管,通过明确非银机构和非法人类参与者的票据参与地位,引导票据表外业务回归表内,降低票据市场系统性风险;此外,各类非银机构和非法人投资产品的逐步参与有助于加快票据产品创新和交易透明化,符合市场需求的票据衍生产品和创新交易品种将提高票据二级市场活跃度。

票交所为票据市场提供了交易平台,票据业务将实现经营和交易模式变革,有助于促进票据交易的标准化

《办法》要求纸票的承兑、质押、保证和贴现业务应当及时完成信息登记工作,纸票贴现后以电子形式背书转让。电子票据的登记将通过票交所和ECDS系统对接完成。同时,《办法》规定票据贴现、转贴现交易无需提供贴现凭证和复印件、查询查复书及票面复印件等纸质资料,交易产生的成交单及相关协议作为完整交易合同。《办法》还明确了托管账户分类管理和票据交易结算方式,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办法》的出台使得纸票实现电子化进程加快,通过保管人减少纸票以纸质形式流通,减少伪造票、变造票以及背书有误带来的操作风险。票据贴现和转贴现的交易手续简化,减少参与主体原有的人工送票、验票、资料审查、保管和托收环节。

票交所成立后,票据参与主体和各环节集中到票交所系统,将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参与主体需统筹考虑承兑、保证金、贴现收益和交易价差,并通过提供保证增信服务提升票据业务综合回报水平。未来,各参与主体或将推行专营票据业务模式,票据交易权限向上级机构或法人层集中,发挥总部机构的规模和决策优势,通过建立专业研究团队和交易团队,提升交易策略,准确把握交易机会。同时,原有票据从业人员主要工作将落实于和票交所系统对接,完成报价、成交等操作,票据交易或将向债券等标准化资产交易模式发展。东方金诚建议,要实现票据的标准化,还应引入信用评级机制为票据评定信用等级,市场参与各方依据信用程度对票据交易进行定价。

通过引入“保证增信”和“付款确认”措施,形成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票据市场的信用风险将会得到有效降低

“保证增信”指贴现人可选择保证增信银行为纸票进行保管并为贴现人的偿付责任提供先行偿付。“付款确认”指保管人可通过实物确认和影像确认两种方式发起对承兑人票据到期付款责任确认。《办法》引入了“保证增信”和“付款确认”环节,明确了贴现人、保证增信行、承兑人相应的偿付顺序和责任,降低了持票人无法按期获得承兑人偿付的信用风险。

票据的操作风险随着电子化程度提高而降低,但利率风险、由市场主体多元化和交易频率上升、票据衍生/创新产品发展带来信用风险并未降低。未来,随着票据业务经营模式的变化、票据创新/衍生产品的发展,东方金诚建议参与主体可借鉴债券市场风险管控思路,建立与杠杆、止损平仓、偏离度等指标相关的风险管理体系,引入内部评级体系或第三方信用评级,提高对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重点培养量化风险管理能力和其他风险识别能力。

声明:本文是东方金诚的研究性观点,并非是某种决策的结论、建议等。本文引用的相关资料均为已公开信息,东方金诚进行了合理审慎地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引用资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保证。本文的著作权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销售和分发,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或歪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