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州专车IPO文件看混乱中的网约车市场未来出路

从神州专车IPO文件看混乱中的网约车市场未来出路
2016年07月12日 07:42 科技大力哥

2016年已经过去了一半,对于网约车公司而言,上半年是难熬的:专车的合法性依然遭受质疑,各大城市不断出现司机被扣、被罚的消息,资本的压力、市场的竞争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困扰着每一家深耕于这一行业的公司。。

然而,这一行业也仍然在蓬勃地发展着。6月16日,滴滴宣布完成新一轮4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以及25亿美元的银团贷款、3亿美元的长期债权投资。优步也宣布了35亿美元的天价融资,与滴滴竞相“烧钱”。而在今年4月,刚刚成立一年的神州专车,也宣布完成了36.8亿元的认购,并与阿里巴巴达成深度合作。

一面是混乱的行业,另一面是企业激烈的竞争,网约车市场前景如何?近日,已提交新三板上市申请的神州专车更新了上市文件,对上市监管的一些问询进行了回复,这也是行业里少有的企业公开资料,从中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内容。

烧钱的行业如何盈利?

今年上半年,几家网约车公司都或多或少公布了2015年的财务信息,Uber官方透露在中国一年亏损10亿美元;滴滴虽未公布数字,但有媒体粗略计算其2015年至少亏损100亿元,而神州专车的IPO文件中显示,其2015年亏损37亿元。

网约车行业作为新兴行业,目前还处于烧钱扩大市场规模的阶段,从三家公布的资料来看,高额的司机、用户补贴以及市场费用,是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而新兴市场又离不开这些烧钱的项目,那么行业的未来前景如何?从最近神州专车给股转公司的反馈意见回复中或许能见到一线曙光。

神州专车提交的文件显示,其2015年四个季度的单均净收入呈大幅上涨趋势,而成本及亏损程度则在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业务量的增长和补贴的减少。神州专车2014年底正式上线,2015年上半年推出“充100送100”、“新用户首单免费”以及“免费接送机”等活动,达到快速积累用户的目的,但是也拉低了收入和利润。因此从2015年下半年起,神州专车已经减小了优惠幅度,滴滴、Uber等的促销节奏也基本与其一致。

2015年,神州专车各季度的收入分别为0.39亿元、2.82亿元、6.27亿元、7.94亿元,呈现稳步上涨。在文件中,神州专车也针对自身业务展示了未来的“挣钱”方法:

第一,减小补贴力度。向用户发放的优惠券金额将逐步缩小,并增加使用金额限制;充值返现活动将下调折扣,并精准定位到愿意储值,且具有重复购买消费习惯的用户群体。目前收入占订单交易金额比例为60%左右,未来将持续提升至80%左右;

第二,动态定价。出行市场的早晚高峰期的需求远高于平时,神州专车将基于收益管理的原理,对高峰期进行动态定价,一方面解决高峰期供不应求的问题,另一方面提高高峰期的单均收益。

第三、车辆成本控制。2015年处于品牌初创阶段,订单量有限,分配给每个车辆和司机的单量不够饱和,随着总单量的不断提升,单个车辆和司机的日均单量不断提高,单均成本将被继续摊低。提高司机双班率,降低单均车辆成本。优化系统算法、提升车辆使用效率,降低单均车辆成本。

第四,人力成本控制。神州专车的司机为公司全职员工,其薪酬包括固定部分和提成部分,未来将降低固定部分所占比例,鼓励司机多劳多得。此外,还将通过大数据算法改善司机效率以及添加动态定价系统。

从整体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减少补贴、动态加价以及更好地联系司机与乘客、提供高品质服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也带动行业向良性方向发展。从策略上看,目前几大网约车公司都在紧跟神州专车做类似的举动,也都对未来信心十足。

行业负面缠身 安全成为关键

作为新兴行业,网约车不可避免的出现发展乱象:深圳专车司机中暗藏102名在逃嫌犯、滴滴司机辱骂女大学生、优步司机强奸女乘客获刑四年半、电子竞技全国季军搭滴滴专车被司机挑断手筋……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成为网约车发展中的毒瘤。

值得注意的是,安全问题基本出现在私家车加盟的C2C模式下,而神州专车代表的B2C模式,则鲜有发生。

安全舒适职业化一直是神州专车的服务标签,其平台运营的司机均为公司正式员工,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其他平台出现的司机违法行为。神州专车在IPO文件中也强调,公司旗下驾驶员均为合同用工,不存在派遣工的情况;且所有司机入职均需提供无犯罪证明。

但目前滴滴快车、Uber等C2C模式的网约车工具,尽管对司机加强了审核并推出不少安全防范措施,但依然无法杜绝意外事件的发生,这种源于商业模式的先天缺陷,已经成为C2C模式网约车的阿克琉斯之踵。

不解决安全为题,网约车可能就没有明天。在安全问题频出,政府和公众舆论压力日增的背景下,在对安全问题已形成共识。除了一如既往重视安全的神州专车,近日其它网约车企业也开始采取措施对司机进行管理和监控,滴滴平台已陆续上线“分享行程”、“紧急求助”、“号码保护”及“人像认证”等安全功能。Uber也推出一套系统,将利用司机手机中的传感器监测驾驶行为,最终实现乘客的安全出行。这些措施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平台对旗下司机的掌控力缺乏,造成安全隐患的根本问题,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网约车面临的安全困境。

监管,悬而未决的行业断头刀

由于负面问题层出不穷,去年10月,交通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将禁止非营运车辆接入经营”,这也就意味着目前滴滴、Uber等平台的专车业务均面临着封杀风险。但这一监管方案至今迟迟没有出台。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网约车应该是相对高端的公交服务,如果把网约车当成基本出行方式,可以说是城市出行工具的定位出了问题,希望管理条例落地越快越好。这一表态否定了此前滴滴“让人人都能打得起车”的说法,更倾向于神州专车针对中高端人士的定位。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二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从事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应当遵守本办法。本办法所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 是指以互联技术为依托构建平台,接入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通过整合供需信息,提供非巡游预约出租汽服务的经营活动。”神州的“专车业务”显然模式更符合其所定义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系一种通过整合供需信息以提非巡游的预约专车服务经营活动。

从目前的监管环境来看,神州专车的B2C模式无疑更加符合交通部的监管方向;而Uber的专车业务、滴滴的快车业务,仍以私家车接入的模式运作,一旦监管出台,将面临下线的风险。

目前网约车新规尚未正式出台,业内对其态度褒贬不一,但频发的安全事故注定这一行业监管将趋严,这也是网约车行业目前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