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合规,声誉冰点下P2P平台陷入生死两难境地

困境、合规,声誉冰点下P2P平台陷入生死两难境地
2016年12月09日 14:16 互金侦探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作为南方人,对于北方的冬季还是很刻骨铭心,多了一丝狂野少了一丝南方冬天透骨的寒意。

最近很多小伙伴咨询探长:冬天到了,行业怎么发展,怎么选择平台。

在探长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抖擞一下身上的寥寥雪花。以下是探长的一些想法,希望让你对于平台的分析有所帮助。

1、行业困境

纵观圈内,与往年相比冷清了不少,热热闹闹的会议少了,红红火火的融资少了,撕逼少了,吹牛造概念也少了,与此同时监管的风吹来了,红岭被约谈了。对于行业而言,这也许就是一种信号。老大嫁作商人妇,门前冷落鞍马稀。衰草枯杨下,其实掩埋着曾经的歌舞升平。

很多平台都开始勒紧裤腰带。小张告诉探长,作为TOP100平台的COO,没有了往日的高调,相反一些事情开始爬上眉头。

小张说,他目前有2个事情急需解决:一、怎么盈利,存好资本年后再战;二、怎么样通过金钱、人脉关系,解决合规的问题。

用小张的话说:互联网金融宝宝们,一边忙忙碌碌,一边战战兢兢,监管的达摩利斯之剑,大平台的流量集聚效应,合规成本偏高等问题,遏制着平台的未来。犹如茅屋里的小草,在一切黑暗的屏障下想长高长大,活得阳光灿烂,但实属不易。

探长看看窗外,瑟瑟冷风袭来,虽无往日“大风起兮云飞扬,刮的落叶乱飞舞四方”的嚣张,但却有“此时无风胜有风,寒意逼人发抖不作声”的阴险,渗透进了空气,让人瑟瑟发抖,原来冬天真的来了。

2、平台状态

说平台状态其实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

大平台忙着集团化拆分,将理财端和资产端进行剥离,改混业经营为分业经营,同时利用新的主体去申请相关金融牌照,自己美其名曰集团化升级,龙头效应,其实背后更多的是被逼无奈和后面资本的博弈,金融从来没有垄断一说,只有大小与好坏。

中型平台前无未来,后无出路,一边忙着合规化资产,一边忙着银行存管,ICP证等,前进,成本太高;后退,清退无路。

细则出台之前,行业一篇名为《P2P已死,有事烧纸》的文章在圈内传开,算得上是这类中型平台无赖的哀嚎。

小平台目前正在打秋风,能做就慢慢做,不能做就回归线下,但是道德风险注意把控。

这里当然还有一些有背景的小平台,不急着做规模,合理稳健发展坐等监管合规细则落地,在合规后再发力,只是背景真假一定识别清。

看到此情此景,不仅让探长唏嘘,回顾信托的发展史,现在存活下来的信托公司无非两类。

第一类、具有先发优势,积累资源、规模、资本的创业型平台,他们因为时间风口,运营得当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突出,实现了自我的造血功能,后期再被资本看中,自然能够活下来。

另一类就是有背景的小公司,虽然没有了时间风口,但是基于背景,一方面可以很快合规,另一方面有背景、有资源,在活得久的前提下规模慢慢变大,实现自我盈利。

反观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在监管细则的管制下,回归金融当属常态,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如今剩下活下去的念头,算得上是对这个行业最理性的思考,探长个人预测,也许会和信托的发展情况大致类似,最后也只能拼爹。

3、推广情况

说到推广,大家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获客成本,ROI以及留存率、复投率。

很多投资人对这些概念比较模糊,在这里探长简单讲诉。

ROI:投资产出比,即一块钱成本带来多少入资。在很多平台运营里面ROI=活动+背景+品牌+客服。

留存率:平台通过推广来获取的用户,在使用产品一段时间之后,继续使用产品的用户比率。

复投率:就是首次投资之后,后面继续参与投资的用户比率。

大家都知道,网贷行业的推广成本,在资本的助推下节节拔高。曾有业内人士坦言,现阶段一个稳定的投资人的获取成本在1000-2000元之间。相比前几年几十块的获客成本而言,这涨幅堪比今年深圳的房价。

当然也有不少行业人给探长诉说,网贷行业50%的利润都是被诸如百度、网盟之类的广告商给吃掉了。同时他也坦言,如果真的拿去投放广告了,吃掉也就吃掉了,毕竟钱花在了实处。

然而真实的事实却是继e租宝、大大、中晋以及传快鹿之后,行业名声已经一片狼藉,这些广告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投放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而它们为了完成与平台合同里面签订的ROI保证,竟然伙同羊毛党,一起坑害平台。

曾有业内人士吐槽,现在的CPS、CPA等推广渠道基本都是失效或者无效状态,更多的都是与羊毛为舞,平台在付出高昂的成本之后,没有任何收获。

据探长观察,今年一些打着为平台导流的A+S平台特别多,而这一类平台的背后都豢养了大批的羊毛党,平台与其合作,除了被撸还是被撸。

以上基本算是探长对于目前行业的一点认识,仅代表一家之言,如有偏颇,还请谅解。

但从探长接触的不少行业从业者看,这一次冬天真的来了,不仅严峻而且很多平台面临挑战。

在一些微信群里可以看到有不少平台求收购,也有一些国资,上市系也在寻找优质的猎物进行抄底,行业多年的创新因为一纸细则回归常态,草根多年的创富之梦最终因为自己作死,如今剩下被收割的下场。

最后,想强调一点:对于稳健、保守的投资人而言,这个阶段尤其需要谨慎,不仅需要分辨爹的真假,还要分辨爹的能力(硬实力+软实力)。金融玩转风险,无非风险消化,风险转移,风险转嫁,然这些都需要资金、资源在背后鼎力支持。

而对于老司机在乱花丛中怎么发现那一点绿,也算是对自己多年积累经验的完美运用,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收益虽好,可不要贪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