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为何改口说房价有泡沫

小川为何改口说房价有泡沫
2017年11月06日 22:35 牛爷财经

小川为何改口说房价有泡沫

原上草

最近,小川的几个讲话和文章很火,前几天是一个“明斯基时刻”,让人联想翩翩,最近又谈房价泡沫和灰犀牛,更是让人听了胆战心惊。

有人总结说,此前一向小心谨慎的小川,为何此时频频发出对经济和房价的预警和担忧?难道真的是“人之将退,其言也善?”这话虽然不好听,但其实是有真实背景的。中国特色,无非就是老人和即将退休的官员,更愿意说真话,也更敢于说真话而已。

如果大家还记得,去年2月份的时候,小川在上海的一个发布会上,在回应个人住房贷款是不是在加杠杆的问题时,当着大家的说:个人消费贷款的杠杆率不太高。

虽然他将这句话的前提,是跟地方政府的杠杆率以及企业的杠杆率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但根据前后语境还是可以认为,他的潜在含义其实就是说个人住房贷款杠杆率不算高,还有增长的空间。后来发生的事实也证明,市场确实又拉高了几轮房价,导致居民部门的负债率突然猛增。

但是,如果你把小川这几天的讲话进行对比会发现,他的基调已经完全转变了,并且认定,中国不管个人和企业,整个宏观杠杆率都很高,而且房价在2015年的时候就存在泡沫,风险很大。

在最新的《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文章中,小川毫不掩饰地认为,虽然我国金融形势是好的,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领域尚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压力下,风险点多面广,呈现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特点,结构失衡问题突出,违法违规乱象丛生,潜在风险和隐患正在积累,脆弱性明显上升,既要防止“黑天鹅”事件发生,也要防止“灰犀牛”风险发生。

在文章第二部分“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中,小川提到我国的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宏观层面的金融高杠杆率和流动性风险。2016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47%,其中企业部门杠杆率达到165%,高于国际警戒线,部分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突出,“僵尸企业”市场出清迟缓。一些地方政府也以各类“名股实债”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加杠杆。2015年年中的股市异常波动,以及一些城市出现房地产价格泡沫化,就与场外配资、债券结构化嵌套和房地产信贷过快发展等加杠杆行为直接相关。

二是微观层面的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明显增加,信用风险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甚至海外对我金融体系健康性的信心。

三是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的影子银行和违法犯罪风险。一些金融机构和企业利用监管空白或缺陷“打擦边球”,套利行为严重。少数金融“大鳄”与握有审批权监管权的“内鬼”合谋,火中取栗,实施利益输送,个别监管干部被监管对象俘获,金融投资者消费者权益保护尚不到位。

请注意,小川说的是2015年的时候,一些城市就出现了房地产价格泡沫化,原因跟场外配资、债券结构化嵌套和房地产信贷过快发展等加杠杆行为直接相关。

既然2015年就有泡沫,为何他2016年的时候还认为杠杆率不高呢?显然是有个地方言不由衷。我更倾向于认为是最近一次是真实情况的表达。因为不仅要退休了,而且最高决策层的风向也变化了,“房住不炒”是在2016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这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

在此之后,一切风向都变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