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改革,楼继伟能否顶上?

财政改革,楼继伟能否顶上?
2016年08月30日 11:18 优品财富

应该说高层度假回来后一系列工作的展开,无论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成立,亦或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出台等等其实只是验证了我们前期对于下半年行情乐观的框架:国企改革以及十三五规划的推进。

有些意外的是8月24日公布的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这则新闻仅有14秒,仅占整个新闻联播的0.77%,从时常上来看实在是不值一提,但意义深重。

现在我们正在轰轰烈烈推进的全面改革,其本质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即事权与财权的重新分配,所以财税体制改革一直都是全面改革中最为核心的一环,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2014年6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通过,明确要在2016年基本完成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和任务,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财税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以及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前两项随着地方债置换以及营改增的全面推进已经实质性启动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三项随着这份指导意见的出台也步入正轨。

在这份指导意见中,除了明确改革的首要方向是强化中央的财权和事权、明确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外,更是将哪些属于中央哪些属于地方的财权事权作出了规定,这显然是给接下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似乎也给我们现在高温不下的楼市的解决带来了某种契机,但这份文件的隐忧也不小——

首先,这份文件仅仅是由国务院下发而非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财权与事权重新划分不仅涉及地方政府也涉及中央政府,推进的阻力会有多大不言而喻,这必然需要强有力的机构进行协调,但该文件仅由国务院下发且仅有14秒的播报,有点差强人意。

其次,这份指导意见几乎就是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再思考》一书的翻版,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楼继伟可能是这轮改革的主导者,但尴尬也在这里,楼继伟已经66周岁了,按照惯例,正部级部长的退休年龄是65周岁,他到底是往上走一步(例如周小川),还是退居二线,仅仅成为一个过渡财长,这对改革推进的效果将是举足若轻。

最后就是5月1日全面铺开的营改增,“赶时间”的意味明显,不过幸而其已然试点4年,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经验,这次发布的指导意见,是否也有赶进度的意味在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新闻里的一眨而过、媒体的过于平淡却是有一丝不好的意味

不过好在全面的布局已经铺开,前进的方向也已指明,操作层面再是扭扭捏捏却也将不得不被历史的巨轮推着向前,不过顺势而为总比被动挨打要好得多,“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年初权威人士振聋发聩的言语还在耳旁。下一步棋究竟怎么走、走多远,我们正在静待更明确的信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