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该怎么玩?

绿色金融该怎么玩?
2016年09月12日 13:27 优品财富

因首次被纳入G20峰会议题,绿色金融一时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热词,而日前召开的第二十七次深改组会议首次正式提出发展绿色金融,标志着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那么,什么是绿色金融?它为何备受中国决策层重视?又何以借力G20登上国际舞台?

努力从未止步

绿色发展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绿色金融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决策层重视。中国已成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先行者。

2015年被称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元年”,当年4月,在中国人民银行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基础上,中国金融学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成立,成员单位达140家,所管理的金融资产余额占中国全部金融资产的65%左右。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决策层对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已形成高度共识,中国亦成为首个建立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从国际比较来看,《意见》是迄今为止关于发展绿色金融最为系统的一个政策框架

目前,中国的绿色信贷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0%。中国不仅是全球三个建立“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国家之一,也是第一个由政府支持的机构发布本土绿色债券界定标准的国家。

2015年12月,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式启动。此后,发改委、上交所和深交所相继发布了绿色企业债和公司债券的指引。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7月,中国发行了约1200亿元绿色债券,占全球同期发行的绿色债券的40%以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

G20烙下“中国印记”

中国在努力建设绿色金融体系的同时,更致力于将其推向国际舞台。

2016年1月,作为G20轮值主席国,中国倡议推动成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英格兰央行担任共同主席,研究各国发展绿色金融经验,探讨建立全球绿色金融体系、推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问题。

9月4日-5日举行的G20杭州峰会首次将绿色金融纳入讨论议题,给G20进程深深地烙下“中国印记”。

峰会上,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专门提交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提供了一系列供G20和各国政府自主考虑的可选措施,以提升金融体系动员私人部门绿色投资的能力。

9月5日,G20发布公报首次强调动员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公报还列举了研究小组提出的七项建议,包括:提供支持绿色投资的政策信号;推广绿色金融自愿原则;扩大能力建设网络等。

对于首项建议,其包含的最大信号就是《巴黎协定》。9月3日,作为两个最大经济体和最大排放国,中美两国率先批准了《巴黎协定》,对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绿色金融何以升级为国际议题?

G20杭州峰会过后,绿色金融一下子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新热词,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诉求

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已经上升为全球性问题,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践证明,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

以中国为例,要实现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并在2030年或之前碳排放达峰的国际承若,预计每年需要3万-4万亿元人民币的绿色投资。但毕竟财政支出能力有限,业界估计公共或财政资金的覆盖率在15%左右,因此,绝大部分的绿色投资需要来自社会资金

对社会资本而言,绿色投资往往风险大,且面临政策不确定性,投资意愿并不高。绿色金融最大的意义是将环境影响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引导资源流向更环保、更绿色的领域。在传统经济转型中,迫切要求传统金融向绿色金融发展,这使得绿色金融成为国际组织、政府、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

将绿色金融纳入G20峰会议题的另一个重要考量是绿色金融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目前,全球绿色金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环境领域资金和技术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但没有足够的实力发展绿色金融,发达国家拥有优良的技术,又不愿免费或低成本转让绿色技术。不过也正是这种矛盾才凸显了绿色金融纳入G20平台的价值。G20国家强大的协调能力和资金能力有助于破解此种困局。

正如业内人士指出的,相比起以自愿为基础、缺乏执行力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平台,G20平台具有较强的执行、协同以及推动能力,将会推动《巴黎协议》目标的逐步落实。

从顶层设计窥探“中国方案”

作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意见》体现了一系列创新。

(1)权威定义

《意见》给绿色金融赋予国内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定义。

绿色金融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目前国际上对其涵义的界定并不十分明确。《意见》的第一条明确,绿色金融是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2)有效激励

目前社会公众对绿色投资存在一定误解,认为绿色投资很难盈利。同时一些绿色项目虽有较好的环境效益,但由于回报率不够高,难以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此时,政策上的有效激励就成了关键。

《意见》涵盖了通过再贷款、专业化担保机制、财政贴息、宏观审慎评估、简化审批以及PPP等对绿色金融的具体激励措施。

(3)国家绿色发展基金

过去,我国绿色金融主要局限于绿色信贷。但很多新发起的绿色项目需要通过股权融资积累资本金,然后再进一步做债务融资。但对社会资本而言,新项目风险较大,且面临政策上的不确定性,此时就需要具备政府背景的资金参与进来,以消除社会资本的疑虑。

《意见》第一次提出将“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动员社会资本”,这体现了国家对绿色投资的引导和政策信号作用,是决策层对绿色发展的强力承诺。

总之,《意见》刻画了我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产品、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的发展路线图。

值得一提的是,G20绿色金融议题迎来社会资本的积极回应。9月5日,蚂蚁金服宣布和联合国环境署战略合作,共同发起成立全球首个金融科技企业的绿色金融联盟。业内人士指出,全球绿色金融项目主要面向大企业,创新形式不足,互联网+绿色金融可以激发每个人的环保能量,形成科技驱动、人人行动、国际联动的全新态势。

投资方向

目前,环境问题已上升全球性问题,绿色发展日益成为全球共识。而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但全球绿色金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环境领域资金和技术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中国作为绿色金融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不仅将建设绿色金融体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且还努力将其纳入G20讨论框架,借助G20的强大协调能力和资金能力破除绿色金融发展困局。我们认为,G20后,绿色金融有望迎来井喷式发展阶段。

A股的投资布局可紧密依照《意见》的政策方向,我们认为有两个方向值得关注:

一是节能环保。节能环保是绿色金融最直接的受益领域,同时随着环保费改税,环保产业将全面受益。相关细分领域包括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土壤修复、环境监测等,个股的选择建议和PPP概念相结合,臻选业绩优良、PPP签单能力强的优质品种。可关注碧水源(300070)、博世科(300422)、永清环保(300187)、先河环保(300137)、聚光科技(300203)等。

二是碳排放。《意见》明确支持发展各类碳金融产品,发改委将于10月启动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配额分配,随着中美两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相关目标有望加速推进。建议关注两个细分领域:清洁能源(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和碳交易。个股可关注中天能源(600856)、置信电气(600517)。

投资标的

(1)碧水源(300070)

优势:公司是国内膜处理行业龙头,在超/微滤及DF膜制造技术、MBR+DF联合新水源工艺技术等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目前已占据国内膜处理市场70%左右的市场份额;公司受益于PPP项目加速落地,16年上半年新增订单达92.8亿元,随着PPP相关政策与基金的加速落地,预计下半年订单仍将保持高增长,保障未来业绩高速增长。

风险:工程进度低于预期;PPP落地低于预期

(2)置信电气(600517)

优势:公司是国家电网系统内唯一一家专业从事碳资产业务的公司,碳排查内部需求空间上亿;公司已签订CCER碳减排项目合同20个,涉及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多种类型项目,预计在手订单收入近7000万元;未来公司有可能进入售电侧,打造售电-节能&运维-碳资产管理一体化产业链,将显著受益于碳交易及售电侧改革,且碳交易启动后轻资产业务增加,对公司业绩、估值具有双重提升作用。

风险:配网投资不及预期;碳交易市场推进缓慢;节能项目进度不达预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