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将终结高房价?别做梦了

CDS将终结高房价?别做梦了
2016年09月25日 20:45 优品财富

【优品原创报告】9月23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经过5年的酝酿,中国版CDS(信用违约互换)终于尘埃落地。

推出CDS的契机

2010年,具有中国特色的CRM(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就已出世,用以填补中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空白。但迄今为止,仅发布了9只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交易商数量少当然是很大的一个原因,更大的缘由在于中国债券市场的刚性神话。

随着2014年3月“11超日债”开启债市违约先例,中国债市的违约逐渐显露,尤其是2016年城投债、央企国企债的纷纷沦陷,债券市场一地鸡毛。而据有关研究,四季度将有1465支债券到期或回售,涉及金额1.4万亿元,随着去产能、去杠杆的进一步深入,债券违约显然将成为常态,在此情境下,投资者的行为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今年资金更看重风险。

  那么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扩容和完善在当下就有了现实意义:其不仅可以给市场参与者提供市场化的信用风险保护工具,保护投资者利益;还能活跃债券市场,吸引更多资金参与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添砖添瓦。

  CDS与房地产:终结者?

  本来对于CDS的解读就到此为止了,不过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实在是给全球带来了太多的痛楚,直到如今全球市场还深陷泥潭不得解脱,而在市场上看来引致的一条导火索就是CDS,这从《大空头》这部电影可以得到证实。而此刻中国楼市恰处在全球历史的高位期,所以就有媒体特别清奇的猜想:前期对于中国楼价的放任,其实就是为了中国版CDS的推出铺路。

  触类旁通是个好习惯,但是仅仅是机械对比就落于下层了。首先,中国前期对于楼价是否放任值得商榷。虽然楼价上涨的态势仍是气势汹汹,但不能否认,自7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各部委各地区都是动作不断的;其次,美国次贷危机表面上是CDS的大肆发行引致,但是深层次的缘由却是在于监管的缺失,使得信用违约互换的杠杆率高企,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而在此次发布的《规则》中对于杠杆率是明确作出了规范的。

  相反,在优品研究员看来,此次《规则》的颁布不仅不是房地产终结的神来之笔,而可能是延续房地产苟延残喘的“帮凶”。今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房地产企业的发债规模也是空前庞大。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2016年房地产企业发债总额7588.12亿元,较上年同期发债总额同比上涨292%;同时,2016年继续处于房地产行业信托到期兑付高峰,兑付规模高达2248.05亿元。

  为什么是“帮凶”?

  随着刚兑的打破,房地产行业拐点的越走越近,房地产行业风险增大是不争事实。这儿我们不论述房地产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柱性作用,而仅仅从房地产行业的金融属性来看,为什么CDS会是帮手?

  这一轮暴涨的根源就在于“去库存”这一政策的实施:首付比例下降、优惠利率的实行等等,而这也就是房地产能释放流动性的缘由——

  按现在首付20%的比例,若一套房子100万,你只需要拿出20万,向银行贷款80万就能得到这套房子。

  通过房子这么一转换,我们原来的20万就变成市场上流通的100万,这80万就是新创造的流动性,而这还只是第一轮;开发商把卖房子的钱用来买地、买材料、支付工资等等,在这过程中,由于其盈利改善还能进一步加大贷款申请额度,又能进一步创造M2;地方政府在收到卖地款、税收之后肯定也要以各种形式花出去,最终也要回到银行,变成银行的存款,最终由银行变成贷款释放出去……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若房地产真的不幸倒下了,会引爆巨大的债务黑洞,而这显然是当前孱弱的中国经济不可承受之重。而通过发行CDS可以将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分散开来,从这个角度而言,CDS不仅不是房价高企的终结者,而是通过以时间换空间协助房地产延续荣光的“帮凶”。(优品政策研究部/赵敏)

下载优品股票通APP, 炒股如有神。无论你是技术派还是理论派,这里都有的需要的实用功能。拥有【一键智能选股】、【买卖点提示】、【高手追踪】、【投顾直播】等超实用功能,炒股就是这么简单。

(长按下方二维码免费下载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