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公寓”到期会被无偿收回?!我看不一定

40年“公寓”到期会被无偿收回?!我看不一定
2017年05月02日 18:25 深圳看房团

作者:卡若特

“公寓”如今真是多事之秋,屡屡上地产新闻头条。从上海限制商办公寓后,这两天又冒出来一个大新闻:买40年公寓,商住房土地产权到期后房子或被国家无偿收回。

原新闻是这样的:央视财经频道的一次节目中,按照北京市不动产法研究会副会长尹飞的说法:

由于“商住房”本身并非住宅性质,一般是商业用地或工业用地,按照《物权法》相关规定,住宅性质的住房土地在70年产权到期后自动续期,而商业供地或工业用地不仅土地使用期只有40年或50年,而且到期后需要主动申请续期,续期也有可能被驳回。

如果没有主动续期或申请续期被驳回,不仅土地产权要被国家收回,连房子也可能会被国家无偿收回。

注意是无偿!也就是没有赔偿,直接到期收走。

消息一出,算是给全国的“公寓”项目浇了盆凉水,让本来处在风口上的“公寓”又遭受了一记老拳。

看房团翻阅查实后发现,其实这个新闻最早在4月5号就有媒体报道过,后经过加工改造后,多为:《买40年公寓的购房者要哭晕!商住房土地产权到期后房子或被国家无偿收回》这个版本。

而该新闻恰巧是在北京“公寓”新政之后应声而出。时隔20天,现在还在升温中。

真相迷雾重重,“公寓”的种类也是琳琅满目,吃瓜群众更是一头雾水,到底公寓还能不能买?我的“公寓”不会被国家收走吧?“公寓”市场到底会不会被“绞杀”?等等...

其实弄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源头查起,也就是土地性质和房屋类型,这个也决定了你房子的归属。

我们区别来看,先看清楚自己的土地性质以及产权年限,这点很重要。

住宅用地,产权年限是70年;综合用地,产权年限是50年;商业用地,产权年限是40年。另外搞清楚一个概念,所有的土地用地,包括住宅都是属于国有土地,住宅多为70年产权,可享有到期自动续期的权限。但是,公寓是要主动续约的,要加收续期的费用,一般是在加收一次契税,也就是房屋面积×房屋均价×3%,但是有可能会被驳回。

这里要强调一下,是有可能,但不是肯定。

市面上现在除了工改工公寓外,可供个人购买的“公寓”只有商务公寓和商办公寓(北京除外):

商务公寓:含居住属性,也具备办公写字楼功能,在部分城市可注册公司,价格相对写字楼较低,首付最低可达2成,最高5成,按揭可达20-30年(如深圳)。产权性质为商务公寓,非纯写字楼,土地性质为综合性用地(商住)或商业用地,产权年限为50年或40年,也有二类居住用地,产权年限为70年,这个不多见。

商办公寓:商业、办公类公寓。这个只有商业或办公,不含居住属性。土地性质一般是商业用地或工业用地,产权年限为40年。首付一般为5成,按揭10年左右。

目前,商办公寓仍然有灰色地带,很多开放商用商业土地来建造商办公寓,打着住宅的概念来谋取暴利,目前北上广都已出台相关政策来限制商办,其中北京最严,个人不得购买商办公寓,坊间传言深圳也会跟进“公寓”新政。因此,从法律和政策的走向上来看,如果有“续期”的风险,“商办公寓”首当其冲。

但是,被无偿收回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我们前面铺设了那么多关于土地性质、房屋类型,就是要区分开来,避免我们落入新闻字眼的误区里。

从土地性质、房屋类型上看:商务公寓是有居住属性的,并且多为综合性用地,这个也是受国家认可的正规公寓,受法律保护,因此这类房子被否定续期和无偿收回的几率不大。而商办最有可能,因为它的建设用地是商业或者工业,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商业用地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为40年,到期后面临续交土地出让金,国家也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也就是说,没有无偿收走这一说法,并且强调了是允许到期续约的。另外,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工业用地也可以补交费用转为商业用地的,更改用地性质,但是要经过规划部门批准,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至于被无偿收回的“公寓”,现在来看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违反了法律规定。比如违建、违反《土地管理法》,违规使用土地等,这些房子可能会引起法律纠纷,严重的可能会被国家驳回续期请求,被强制收回。

再有一点,那就是所在的“公寓”用地与城市现行规划冲突,因此也会面临着拆除的风险,但是这种在规划过程中都会被考虑到,如果被拆迁或者收回,通常也会得到相应的赔偿。

如果“公寓”所在地是纯住宅区域,一般房屋数量大,人口众多或比较集中,政府不会轻易收回,因为成本太高,收回房子只会激发不安定因素,造成社会动荡,这是下策。

一般设计年限远超于使用年限,如果经过政府评估后根据房屋质量评估结果适当延长,业主可能会补交土地出让金或其他,如果是危房,那有可能拆除或收回,地上建筑物也会给予相应补偿。

因此,这个概念有被夸大的嫌疑,被无偿收回的几率还是很小的,除非违法情节严重。

最后在强调一下,“公寓”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1、产权大部分为40—50年;2、没有学位;3、不能落户;4、税费高,首付高还贷期短;5、不能用公积金;6、物业、生活(水电)成本更高(商业物业高于住宅)。

但是,“公寓”对比住宅也有优势:总价更低,一般也都处在片区核心地段,周边配套设施都较为完善,在一线城市,许多无法购买住宅的市民,也会退而求其次购买“公寓”,公寓也被许多购房者青睐。

所以,“公寓”是符合市场机制的产物,它们对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贡献所在。并且会长期屹立在城市发展的大潮之中,并扮演重要的角色。

不过要买“公寓”的话,首先还是要区别属性,弄清楚土地性质,最好还是购买合法的商务公寓,避免落入产权的风险当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