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放大监管挑战 行业面临监管歧视?

互联网金融放大监管挑战 行业面临监管歧视?
2016年11月06日 19:36 互金咖

原创 2016-11-06 原创 互金咖

11月5日下午,中国互联网金融合规与创新论坛在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在作主题演讲时表示,互联网金融或者数字金融对监管的挑战,并不是说有了互联网金融才会有监管的挑战,监管是一直存在的,互联网金融把这个挑战放得更大、矛盾放得更尖锐了。

“有一些原则,无论是互联网金融也好还是别的金融业态也罢,对监管的挑战始终是存在的,也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不能因为具体业态的改变而有所改变。”纪敏如是说。“比如投资者适当性,像创业投资可能不太适合通过互联网做股权众筹的方式来做,这些东西都是一些基本的原则,这种原则不是老问题,也不会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有所改变。”

纪敏认为,“股权融资这样一些高风险的融资,尤其是创业投资当中的一些高风险融资,它对接的投资人应该是有风险承担能力的投资人,即天使投资人。”

当天,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路径与创新发展进行专题讨论时,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称,目前,新的监管要运用新的技术进行监管已经形成共识,因为互联网金融是技术创新驱动的一种金融变革,经营层是这么做,监管层也应该这么做,所以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技术结构的改变导致经营模式的改变,导致监管模式的改变。

不过,玖富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孙雷直言,监管可以管,但是不可歧视。“现在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你会发现实际上很多地方是有歧视的。”孙雷认为。

中国互联网金融合规与创新论坛

普惠金融“无心插柳柳成荫”

纪敏强调,毫不夸张地讲,在中国这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之前,全球的普惠金融没有找到一条可持续的、真正能够大规模发展的路子,始终是在所谓的公益性和市场化、始终是在所谓的到底是强调“普”还是强调“惠”这之间来回摇摆,来回争论。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尽管近几年中国的金融监管还是相对比较严格,分业监管、分业经营,但没有料到互联网金融居然发展得这么快,而且它对普惠金融的贡献、对普惠金融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至少是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希望。

在纪敏看来,普惠金融是完善金融体系、改变金融服务甚至于是整个下一步金融发展最重要的一环,最核心的一个方面就是提升它的普惠性。

“比如这次G20,中国作为东道国,其实最没有争议的话题就是普惠金融,而且中国作为东道主制定一个数字普惠金融的高级原则,得到了所有成员国以及相关全球合作伙伴、国际组织的一致认可。”纪敏透露。

纪敏认为,对监管体制来说,重要的启示就是,在有一些东西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发展的初期没有特别清楚地知道它的风险、知道它的意义的情况下,应该留有一定的包容性。直到现在,互联网金融大规模发展已经有了几年了,直到现在为止,监管才出了一个专项整治办法。应该讲,这几年对互联网金融在监管上的包容其实是促进它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制度环境,也就是没人管它。

这当中,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风险,像E租宝事件等等,但看到的主体是普惠金融这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效。

纪敏强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或者说将来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监管上,一方面,一些基本的原则不能放弃,比如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另一方面,监管体制也会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改变。

互金发展走向专业分工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曾刚表示,传统金融和新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未来的理想状态会走向更为专业的分工。

“传统金融机构有一些互联网化的发展,但痛点在于它缺乏这种能力和技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整合合作,形成共同的发展。”曾刚称。

宜信公司高级副总裁刘大伟表示,“互联网金融的专业化分工会越来越细分,过往有些机构在过去探索中做了很多事情,到现在这个时点,它需要去考虑哪些事情需要停下来,哪些事情需要去缩小规模,所以在它的客群定位和业务定位上需要这样的专业化趋势。”

人人聚财创始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许建文称,互联网金融在过去谈颠覆、谈创新,到最终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是殊途同归,叫为了服务更好的客户,发挥彼此的优势,优势互补。

许建文认为,监管对整个行业影响更大的,让整个行业回归到更清晰的定位——普惠金融这个领域。其本质其实就是给行业清晰的定位,小微资产,做资产是互联网金融的根本。

“做普惠金融、做小微金融是这个行业给我们划定的地界,是做传统金融的补充,这是给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生存、发展一个清晰的定位。”许建文如是说。

许建文称,“站在专业化分工细分的角度来看,今天互联网渗透率、包括科技的渗透率才慢慢在迭代。”

在许建文看来,只有当数据资源越来越丰富的时候,等于金融科技未来加工的能力有了一个底层的基础数据,未来在贷款、理财、证券、保险这些都有更大范围延伸的潜力,最终还是给客户提供更高效、更低成本、更好的服务。“金融科技如果能在任何一个环节发挥比较大的价值的话,对整个互联网金融整体的发展都非常有意义。”许建文如是说。

曾刚认为,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讲,在一些细分领域、在资产端,它可能会有一些专业的能力,通过它和机构之间的合作,能够有效降低传统金融机构的成本,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

行业面临监管歧视?

人人贷WE理财副总裁黄秋子说道,互联网金融和P2P行业在过去几年中享受了野蛮生长、快速发展的红利期,这个时期中积累了很多问题,当前洗牌期的互联网金融是在“还债”。

不过,孙雷表示,既然国家对行业进行监管了,那合规的应该鼓励,但实际上现在是有歧视的。

“被歧视的典型,现在是互金企业不能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你报上去通不过。互金企业想合规,拿一个银行,成立一个银行,靠边站,这就是跟理想的差距。”

孙雷直言。“监管应该以怎么样的方式进行?资金流是底线,是监管要重点去抓的,避免资金流的自融、抽里、你个人把这个账户卷款跑路,这是一个底线。”

孙雷表示,“做互联网金融一定不能光做种土豆的事,今年做一茬,明年割了做种,而是要种树,你要把客户积累下来,不能客户只在你这儿做一笔贷款,这样的客户是没有希望的。”

孙雷强调,互联网金融行业者既要考虑合规的底线,但在这个底线基础上,你不能把合规变成你的天花板。

黄震表示,“现在的合规基于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综合的特点,涉及的部门特别多。有效的途径是在众多的部门和分层的监管中间找到未来可能会自己产生影响的信息。无论是机构监管还是功能性监管可能的发力点,然后跟他们进行对接和沟通,以及建立有关的信息渠道。企业应进行动态合规与提前筹划。”

黄震称,下一步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可能是基于三种核心技术的一体化构建,即ICT技术、风控技术、法律技术,特别是IT技术、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云技术等,都会对监管产生深刻影响,由此,企业对应形成动态合规的应对方法。

微信号:netfin888;有任何建议欢迎后台留言。

爆料/投稿/合作:netfin888@126.com,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转载需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