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信:保险业大数据战略的推进器

中国保信:保险业大数据战略的推进器
2016年09月23日 08:26 慧保天下

注:作者为原中国保信常务副总裁,现保监会发改部副主任

导读:在大数据时代,行业数据的互联互通就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在银行业,中国银联为银行间的跨行交易提供了基础平台,其行业枢纽地位毋庸置疑。对保险业来说,有着“数据基地”战略目标的中国保信就是保险行业的银联,肩负着保险业内信息共享、数据互联互通的重任。中国保信目前有车险平台、农险平台、健康险平台、保单登记平台、中介云平台等业务。从这个方面说,中国保信的业务具有很强的战略创新性,并不是吸收消化欧美经验的产物,目前国际上尚没有如此全面、系统、覆盖产寿险的保险业信息共享平台。

数据既能记录历史,也能发现未来。“数据改变保险生态”不仅仅是中国保信的企业价值观,也应该是保险业基本的数据价值观。可以说,中国保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成与败正是保险业大数据战略演进路径的关键一步,这也是『慧保天下』对中国保信重点关注的意义所在。

中国保信作为保险行业信息共享平台从2013年创建,到现在初具雏形,本文作者罗胜参与其中,牵头负责了这一平台的统一规划和建设。本文既是他三年工作经历的一个全面而简要的回顾,也是他对于行业该项建设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保险是基于大数法则的风险管理工具, 运用数据和共享信息是保险经营的专业特征,也是行业传统。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信息化、数据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建立基于IT、高效便捷、融入生产作业过程的,集中进行数据交互处理的行业信息平台,是保险业发展到当前阶段的现实需要,也是助推保险业转型升级的铺路之举。

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保监会组建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始统一规划、建设保险行业信息共享平台。在中国保信建基立业的过程中,为谁建平台(服务对象或目标客户),建一个什么样的平台(服务的内容、功能或产品),怎么建平台(发展定位、技术方式和运营模式),无论采取何种话语表述方式,都是始终需要公司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即从一个参与者的角度,就这项工作做一全面而简要的回顾。

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规划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常用手段,也是项目流程的重要环节,必要性和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但在实践中,规划很容易做空、做虚,开展时热火朝天,深谋远虑,完成后挂在高墙,束之高阁。在IT和互联网领域,市场环境及商业机会瞬息万变,颠覆、逆袭、剧情反转时时发生,计划赶不上变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和生龙活虎的企业中,更强调用户导向和快速反应,规划作为一种更倾向于生产导向的管理工具,有时甚至沦为僵化和落伍的代名词。有的公司公开声称放弃规划,追随市场,应需而动,捕捉机会,快速迭代。

在中国保信,我们从两个角度理解规划:规划过程重在训练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经营管理思维,规划结果重在路径和框架,而不是具体的量化指标或绩效目标(用于操作的工作方案和用于考核的KPI指标是另一个层面的话题)。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说,计划百无一用,但制定计划的过程必不可少。

当然,信息平台是一种行业底层设施,不属于机会型业务,基础架构和治理体系的厘定更加重要,规划的系统构建功能更能得到体现。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从战略、业务、数据、技术等角度,对中国保信公司未来的业务格局做深入分析和系统梳理,力图形成相对完整和开放的建设发展框架。 

一、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就是要在战略层面知大势、知自身、知方向,探究平台和公司发展的基本定位、基本路径和长期愿景等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 中国保信为谁服务?

换句话说,在众多利益相关者中,谁是应该优先考虑的对象?实际上,中国保信到底为保险公司业务发展服务还是为监管服务,是经常有人发问并事关平台站位的焦点话题。对此,我们的理解是:

(一)从大的产业范畴观察,监管是保险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监管机构的角色参与,信息平台的要素构件是不完整的。

(二)保险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外部性,监管的全程探照和产业的自主发展相融合,是信息时代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大趋势。基于信息平台所达成的保险经营的规范性、透明性和科学性,既是监管追求的目标,也是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两者并不背离,不应该对立起来。

(三)通过信息平台,建立新型的产业互联网,提升全行业的信息化和数据化能力,重塑监管方式,升级作业模式,深入推进互联网保险,增强整体竞争能力,是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保险业共同应对外部产业竞争的必由之路。

基于公司成立的初衷和背景,中国保信确立了“服务行业发展、支持保险监管、保护保险消费、辅助社会治理”的多元集合目标。其中,行业发展是根本,是第一位的;监管是一种特殊、深度和独立的平台应用,也是平台建设的推动力量,是第二位的;保护消费和辅助治理则是随之而来的衍生性目标。这四个目标有先有后,有主有辅,可以看成是“1+3”或“2+2”模式。 

  • 中国保信做什么?

这涉及保信的业务边界和平台的功能属性两个问题。基于保信的目标和定位,可以明确保信的业务边界:

(一)平台建设的最终方向是满足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而不是单纯的监管需求,不能把保信当成监管部门的信息中心,平台也不能建成纯粹的监管系统。

(二)中国保信不经营保险业务,不能与保险机构形成业务竞争关系。

(三)中国保信为全行业服务而不是为单一公司服务,不主动改变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

(四)中国保信重点解决带有行业普遍性的痛点问题,做单一公司不能做、不便做,不愿做的基础工作。

关于平台的功能属性。我们对标分析了全球40多个不同类型保险信息平台和国内其它行业10多家类似机构,全景扫描了保险业当前所处的产业氛围和生态环境, 确立了平台作为行业信息枢纽之上的两个功能属性或发展方向:

一是数据属性。数据属性重在价值发现,看重数据的全量性、多维性和可用性,需要平台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和挖掘等工具能力。平台应全面收集和沉淀行业所需数据,拓展数据的总量、维度和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提供丰富的数据产品,形成一整套数据服务生态机制,成为强大的行业数据基地。

二是通道属性。通道属性重在交易支持,强调平台配套服务的完备性、便利性和成本替代率等,为构建完整的产业互联网作业体系提供基础组件式服务。换句话说,平台应成为行业内外交互的总线和保险生产作业平台,提供包括托管、认证、支付、结算、反欺诈、网络连接、传输通道、信息预填、单证电子化、附属业务外包、API接口等各类开展保险活动特别是保险交易所需的业务辅助工具。两种属性所需的条件和能力不同,演进路径不同,但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 中国保信因何而立?

作为一家新成立且规模不大的国有企业,在技术、人才、资本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完成复杂任务,实现远大目标?从公司的资源禀赋看,中国保信在不同阶段应当用好不同的驱动因素。

一是政策驱动。一方面,信息共享平台必须建立在完整的行业网络体系和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的基础上,涉及到监管职能搭载、保险公司业务系统关联、保险作业流程改造和整合、行业数据标准、应用功能推广、跨行业合作及跨部委政策协调等诸多复杂问题,政策推动和行政主导是一种更为可行甚至不可替代的手段,这在平台建设的初期表现得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信息平台建设是完善保险市场信息要素的基础工程,带有要素市场建设的诸多特征,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是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管部门的角色不能只围绕监管应用而存在,应全方位参与到整个信息平台建设中,承担起组织、规划和推动平台建设等方面的职能。

二是位势驱动。位势驱动的本质是信任驱动。在保险业发展过程中,很多保险公司也有搭建行业交互平台的商业计划。但保险公司的自身业务和跨公司的平台业务有时是一种竞合关系,在市场主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相关产业的角色分离和利益回避尤为重要。既当裁判员又当业务员的角色冲突是任何既经营保险业务又开展平台业务的机构无法回避的问题。

中国保信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参与保险业务竞争的独立机构,专业、专职从事保险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行业信息平台的市场空间中具有中立和准公共的地位。在所有涉及跨公司、跨行业数据交付的领域,保信都可以承担起保险公司可信赖的共同受托人角色。

三是生态驱动。平台基本建成后,基于平台的行业聚合和数据汇集功能,在多主体参与的情况下,可以围绕平台形成相对完整的保险数据供应生态链,最终强化平台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地位和数据服务价值,成为保险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器和加速器。

当然,以上种种,都需要以保信自身建立起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为前提,三种驱动因素才能交替释放,持续推动公司向前发展。 

二、业务规划

中国保信是一种新型业态的公司,平台即业务,数据即资产。在保信,“平台”一词有两种理解,笼统一点,公司所有业务统称为一个大平台。具体一点,则指具有特定业务范围或功能主题的子平台,如车险平台、农险平台等。公司业务规划相应也分两个层面:一是在宏观层面,保信的业务如何布局,总体采取什么样的业务架构,基于何种商业模式。二是在具体业务层面,各子平台如何建设,提供什么最终服务。 

平台的总体架构

从行业内部横向看,信息共享范围应当覆盖所有保险业务类别,包括产险中的车险、农险、财产险、责任险、巨灾保险,人身险中的一般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理财型保险等(险种分类遵循多个分类标准或分类逻辑,大部分以风险标的物划分,如车险、农险;部分以风险源划分,如巨灾保险、意外保险;部分以产品形式划分,如分红、投连等,外延有交叉)。类别不同,相关各方的信息需求以及平台共享的信息范围、业务介入程度和处理方式都有所不同。

从保险业务纵向流程看,包括产品设计(费率厘定)、渠道投放、承保、业务处理(续保、保全等)、理赔以及其它后续服务等一系列过程,每一个业务环节都可能涉及信息需求或平台参与。从平台自身的业务流程来看,包括系统对接、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供应、客服响应、运行维护等。如何建立专业化的功能应用和一体化的产品服务体系,是公司总体业务架构需要考虑的问题。

为此,保信将整个信息平台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根据不同的险种类别和该领域的业务需求,分别建设各自独立的业务子平台,强化应用功能和市场跟踪应对,如目前保信已先后建成或在建的车险、农险、健康险、中介等业务平台。后端则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在汇聚所有业务数据和外部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基于人、险种、标的等各种逻辑主题的主数据库以及不同应用主题的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在此基础上开发数据产品或服务功能,同时通过一系列内部管理和监控机制,实现平台数据标准、技术架构、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的统一性。 

平台的业务主题

所谓业务主题,就是各业务平台建设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平台究竟为使用主体解决什么问题,提供什么最终服务。不同的业务平台,不同的使用主体,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平台的功能设计自然也不同。归纳来说,大致可以提炼以下几类业务主题:

(一)保单登记。登记是一个带有行政管理性质的概念,保单登记是一种新的保险监管理念和方式,目前在监管制度层面已经明确,并已进入国家立法程序,有望上升为法律规范。所谓保单登记,即法定主体依法开展的对保单全生命周期所涉保险活动数据信息的全面、实时和动态记载。针对不同类别的保单,登记的方式、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单纯的登记并不是最终目的,平台的主要功能大都是建立在保单登记这一基础行为之上,或者嵌入登记流程实现的,因此保单登记可以说是平台的基础业务主题。

(二)规范。基于保单登记,保险核心业务流程被平台完整记录下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业务的透明性和真实性,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保险交易的场内化,为监管对保险活动的充分监测提供了条件,从而强化了保险公司业务行为的规范导向。规范是保险业务的内在要求,也是监管关注的重点之一,因而也是各业务平台的普适性主题。

三)风险。对作为保险业务经营对象的风险,风险识别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类别风险的发生概率计算,第二个层面是特定合同标的物的风险因素排查。前者集中在产品设计和费率厘定阶段,后者集中在承保核保阶段。基于数据汇聚而提供各类主题的风险统计和标的物风险状况查询,是平台为保险公司服务的核心业务主题。平台的数据颗粒度越细,风险因素的划分标准越具体,全行业对风险的把握就越精准,一些碎片化、夹缝型的业务就越具备可开展的条件,保险这一风险管理工具可以更深入地渗透和广泛地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险的产业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挥。

四)反欺诈和反作假。欺诈包括承保欺诈和理赔欺诈,广泛发生在车险、意外险、死亡险和健康险领域,主要侵害保险公司利益。作假包括保单作假和手续费作假,主要发生在农险、中介业务等领域,主要侵害消费者或国家财政利益,或者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平台在行业全量数据汇总的基础上生成强大的数据比对功能,加上外部数据的综合验证,建立有效的模型和算法,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是通过对特定标的或事故提供欺诈风险等级或分值判断,事前及时阻断欺诈声索,减少不合理的理赔支出。二是事后为欺诈案件侦查提供线索,打击欺诈犯罪行为,净化保险经营环境。

(五)效率和成本。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业务成本,是保险公司的重要关切,也应当是平台的主要价值追求。实现途径主要有:

其一、行业总线。在单一保险公司需要连接多个外部主体,单一外部主体需要连接多个保险公司,以及多个保险公司之间业务相互往来的场景中,平台作为连接各方的渠道和桥梁,可以扮演行业总线的角色,极大减少基础设施投入,如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汽车修理店、保险中介机构等的连接。

其二、行业受托。如在车联网、康联网、GIS系统、身份信息、车辆信息(车辆身份管理信息数据预填、违章信息导入、配件库共建、车型数据库转换整合)等领域,可以以行业集中或共同受托人的身份,推动完成相关服务生态的建设,或者提供类似公共流程方面的服务。

其三、行业增信。实现保单电子化甚至保险经营全程的单证电子化,是行业多年愿望,但这一过程有赖可靠的第三方数据托管、消费者信任和便利、保单使用方认可(如车管所)等诸多信用条件。保单登记本身就是一种公权增信行为,保信作为保单登记的执行机构,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可以为推进全行业的保单电子化提供重要助力。

其四、行业标准。标准化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径,数据交互必须基于数据标准的一致性,平台因此可以成为行业标准落地的最有力推手。

(六)消费保护和消费便利。在保单全流程实时登记的基础上,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保单验真、服务查询、保单管理、灾害事故的自动理赔申报等一系列活动,平台据此提供消费保护和消费便利。

(七)社会管理。一是更多主题和更有深度的保险统计。二是涉税管理(车船税联网代征、增值税管理系统、电子发票管理系统、税收保险)。三是财政补贴管理(如在农险业务中)。四是资产查询(如在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反洗钱、贪腐案件查处、精准扶贫等场景中)。五是灾害救助。六是行业征信。七是保险保障基金的保单补偿等。

以上可以统一看作是平台基于保单登记的“1+N”功能模式,在不同业务平台中,上述功能各有侧重,组合各有不同,各平台可以根据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在主题明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数据和服务的产品化。 

三、数据规划

数据规划通常是技术规划的一部分,但中国保信成立的初衷是实现行业数据信息共享,又在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奉行“信息凝聚行业力量,数据改变保险生态”的企业价值观,有建立行业“数据基地”的战略目标,因此从一个相对独立的视角定义公司的数据业务和流程,形成完整的数据价值观和方法论,是保信作为一个行业数据公司的更高要求。身处大数据时代,开展保信公司的数据规划,必先明白大数据,必先明白保险业在大数据时代的应对,必先明白保信在行业大数据战略中的角色定位。

大数据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大数据的发生有赖于以下社会、技术和行为等方面的综合因素:

一是普遍数据化,解决数据可得性。随着智能设备、互联网商业、电子监控、网络社群等的发展,人类生活正在走向全面数据化,数据采集的范围越来越宽,程度越来越深,频度越来越高,维度越来越丰富。人类社会最终一定是万物在、 平台互连、云连云的数据一体化社会。

二是数据开放和流通,解决数据成本的可控性。主要指数据形态是在线和可机读的,数据源是广泛开放和共享的,数据的网络传输能力不断提升,数据能低成本和便利获取,易于处理。

三是数据加工和应用能力,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模型、算法、场景结合以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是大数据得以成为潮流的核心驱动。

四是基于数据的利益格局的调整和思维理念的形成,达成数据社会。以上互为因果,交互促进,呈加速之势。但目前,每一方面都还在进化之中,远未成熟,人类社会尚处在大数据时代的前夜。

信息经济社会,相较于传统市场要素,信息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上升,对数据信息的重视体现战略思维。大数据对保险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目前还不能准确预测这种影响和冲击究竟有多大。从保险业推进大数据战略可能的演进路径来看,可以基本明确保信在其中的价值定位:

(一)保信只是整个行业大数据战略生态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保信的重点在于提供基础性服务。

(二)保信推动行业大数据战略,首先要解决行业内部的问题,切入点是行业数据的治理、汇聚和整合。

(三)单纯行业内部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大量外部数据以多种方式参与保险业数据生态的建设。

(四)保信的数据服务应当和保险公司业务流程形成紧耦合,在保险作业过程中应实现从“数据漫灌”到“数据滴灌”。

(五)基于需求的多样性,保信可以提供数据内容、数据通道、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一揽子综合性解决方案等多种服务方式。

基于以上定位,在平台设计、开发和运营的各个环节中,都应强化以数据为导向的建设思路。具体工作重点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分为行业内部采集和外部采集。内部采集方面,重点考虑采集的覆盖面、颗粒度、时效性和准确性,应以生产现场直接提取的一手直接采集方式为主。保险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产业,既是数据的使用者,又是数据的生产者。平台采集的数据不仅是中国保信的核心资产,也是全行业的战略资源,需要监管机构同时启动行业数据治理工程,明确保险公司在开展保险业务时,对交易对手、标的物的数据采集以及作业流程信息记录的基本要求,并将其作为保险公司的公共义务,促进行业数据质量提升。

外部采集方面,重点引入与保险作业关联度最深的医疗、气象、土地、建筑、安全、教育、信用等外部数据,或者提供相应数据通道,让保险公司在更浓厚的数据氛围下完成作业过程。

二是数据整合。由于数据的来源、格式、标准和深浅各不相同,保信公司对采集的数据应有一系列的加工处理过程。数据整合主要是根据保险行业内外部需求,建立以人、各类标的物、保单、市场主体、地域、行业、时间等为主题的完整数据库,强化保信作为行业数据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数据治理。在数据从采集到供给的全过程中,从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标准、数据架构、主数据和元数据等维度开展数据治理工作,提升数据可得性和可用性。

四是数据供给。应形成完备的数据产品体系,强化产品的迭代化能力。同时,在重点为行业服务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为社会提供数据服务的能力。

四、技术规划

信息技术是保险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根基,是保信公司必须具备并不断修炼的重要“内功”,技术规划在中国保信的建设规划中具有基础地位。在规划开展过程中,我们把保信的技术规划分解为三个方面:

一是IT治理。这属于管理范畴,研究公司技术体系建设和应用中有关制度、流程和关系处理层面的问题,包括项目管理体系、需求管理体系、开发体系、运维体系、安全体系和IT能力建设等。

二是技术架构、技术应用和技术标准。这属于技术范畴,研究公司如何建立满足当前需要并适应未来发展的技术架构以及选择何种技术路线的问题。

三是IT基础设施。这属于资源范畴,重点研究公司如何构建一整套能够稳定可控、可持续运行、满足变化性需求和成本可承受地提供服务的资源体系的问题。

在技术规划方面,有以下问题需要重点考虑: 

  • 内外部系统连接

实际操作中,一个机构对另一个机构进行业务数据采集,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类“自体”模式,如中航信之于航空公司,中航信作为航空公司核心业务系统的拥有者,为航空公司直接提供核心作业系统服务(航空公司不再开发核心业务系统),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实现数据提取。这种模式提取数据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可控性都是最强的,但其产生有其历史机缘,不是主流模式。

第二种是普遍采用的独立第三方模式,即一个机构通过不同数据传输方式,批量或逐笔、定期或不定期向另一个机构发送经过处理的业务数据或限定范围的原始数据。

第三种模式介于前两者之间,在保持各自系统分别建设、完全独立的前提下,一个机构以合意和安全为前提,有限嵌入另一机构作业流程,形成原始数据定向自动提取模式。这种模式要求保信的业务系统与保险公司的业务系统处于深度对接状态,因此带来如下问题:

一是在各保险公司系统技术架构和路线不统一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外部接口的复杂性。二是如何解决业务并发处理的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保险业务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三是如何处理系统更新对保险公司系统改造的难度、频度、工作量以及业务影响程度。四是由于流程嵌入对系统对接耦合程度的高要求,保信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是否会对保险公司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带来影响,如何实现在程序嵌入和网络固化的前提下实现系统或程序解耦的自由切换? 

  • 内部各平台整合

基于平台建设的特殊背景和过程,保信的业务平台建设有先有后,各平台之间相对独立。前期,由于业务主题不同,针对对象不同,外部要求不同,系统实施单位不同,各平台都是一套独立的系统,开发语言、系统架构、登录门户、运维体系等均各自为阵,形成了保信内部平台“竖井式”的存在格局。

在未来的建设中,需要考虑:一是如何建立统一的项目开发模式和标准化的开发流程。二是如何统一保信各平台的系统架构,并实现相同功能模块的组件式开发。三是整合各平台外部数据接口,统一外部登录渠道和用户界面。四是建立统一的运维体系、服务体系和后台管控体系。五是统一数据的标准、规则和处理体系。 

  • 技术标准和技术路线

公司采取何种技术标准和技术路线,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业务对技术的需求特点、技术的成熟度、技术的自主可控性以及与保险公司业务系统技术类型的匹配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从外部技术环境看,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越来越成为主流模式,但沸沸扬扬的“去IOE化”目前仍半生半熟,处于过渡和演化的中途,互联网科技公司是这场运动的急先锋,互联网金融也在大胆迈入,但在传统金融保险业务领域,目前仍相对慎重,沿用传统技术模式的居多。

保信作为嵌入保险公司作业流程的业务系统建设方,一方面要考虑与保险公司业务的顺利对接和安全可控性,同时也要跟随新技术的步伐,大胆尝试和运用新的技术方式,两条腿走路,走复合型技术体系的并行模式,未来将要能根据技术发展状况实现转变和切换,避免成为拖后腿的角色。目前,在生产系统建设中,保信仍然多采取传统技术方式实现,在开发、测试、安全和运维等环节,则积极探索和练习运用新的技术手段。

  •  基础资源布局IT

基础设施是所有基于IT的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目前,IT基础设施有两种趋势:在技术上是利用云计算,形成统一管理、调度和运营的资源池,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可控性和能力输出。在经营模式上则分为全租、全自建和半租半建几种模式。目前我国的公共云输出产能已经逐步成熟,如滴滴、美团等大部分新兴互联网企业都是建立在由腾讯、阿里或电信运营商等提供的公共云服务的基础上。租和建,各有利弊。

对于保信这样的行业性基础设施公司,既要考虑技术的跟进和系统的安全可控,又要考虑自身运维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既要要算经济成本账,也要算社会收益综合账。从长远看,IT基础设施资源的公共云化和运维的专业化、社会化是大趋势。对保险业提供资源外包虽然可作为保信的业务选项,但很难构成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在资源建设方面,目前仍按照传统的两地三中心等模式开展,确保保信拥有基本的资源建设和运维能力,同时在一些非核心业务领域,尝试运用可调度的公共云服务,解决一些短期需求和高并发处理需求。与此同时,也可考虑在测试或数据处理等方面,对行业提供定制化的资源云化输出服务。 

  • 信息安全保障

共享平台作为汇集行业作业信息的公共载体,信息安全是必须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安全是信息系统运行的基本保障,涉及设备设施安全、网络环境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以及平台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是应用安全保障,即对使用信息平台的业务用户身份及权限进行管理,保障信息供给和使用的安全可靠;

二是内容安全保障,即通过加密、校验和脱敏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保障敏感内容的有效可见;

三是网络安全保障,即通过网络分区、分级和分域等技术手段,保障网络系统免遭他人在未经授权情况下进行的非法操作;

四是物理安全保障,这是信息安全的基础保障,主要包括灾难备份与恢复、物理设备访问、物理设备管理、物理设备保护、物理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安全防护和处置措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