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00强近七成设自保公司,国内目前仅有5家

全球500强近七成设自保公司,国内目前仅有5家
2016年10月27日 14:39 慧保天下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在海外大肆收购保险企业的举动,进一步激发了国外市场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浓厚兴趣。10月26日,韦莱韬悦联手直布罗陀政府、英中贸易协会在英国大使馆召开保险交流会,力促中国企业到直布罗陀开设自保公司,而这还只是他们在中国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当中的一场。

国内自保公司数量达到5家

直布罗陀议员暨金融服务、博彩与海运服务业部长艾伯特·伊索拉(Mr.Albert Isola)在回答『慧保天下』提问时毫不掩饰其对于中国市场的看好,“中国企业在欧洲及其它国家进行跨国并购,我们相信这为中国公司在海外成立自保公司,去为其在海外的商业活动、资产及投资提供当地的保险保障服务提供了坚实的理由。” 

令其感到有底气的是,已经开始有一些中国企业就到直布罗陀开设自保公司进行了初步的接洽。韦莱韬悦企业风险管理与经纪服务(CRB)中国区负责人、韦莱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汇智的体会也是目前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对设立自保公司产生了兴趣,据介绍,国内能源、运输、制造、建筑、信息等行业的众多大型企业对成立自保公司有较强的意愿。 

相对于国际市场,中国的自保市场确实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据徐汇智介绍,截至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自保公司注册地,自保公司数量在2015年年底已达近7000家。全球500强企业中有接近70%的企业设立了自保公司,全球自保公司总保费规模超过500亿美元;而在美国,其全球500强企业中超过90%的企业设立自保公司,自保公司责任险总保费约占北美责任险市场的40%;全美约有30%的工商业保费来源于自保公司。但作为全球第三大保险市场,中国的自保公司主体显然还非常有限。据韦莱韬悦中国自保和相互保险业务部负责人王鲁丹介绍,截至目前,国内企业设立的自保公司共有5家,其中包括注册地在大陆地区的中石油以及中铁总的自保公司,以及注册地址在香港的三家,分别是中海油、中广核以及中石化的自保公司。

 对此,徐汇智表示,从目前的五家自保公司母公司的主营业务上看,能源类企业有四家,交通运输业一家,作为保险保障需求较为旺盛的装备制造、化工、粮油等行业尚无自保公司设立。自保公司作为现代保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国内保险市场尚未发挥,自保公司的发展亟待推进。 

而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设立自保公司,尤其是到海外设立自保公司的需求预计会更加强烈。

较高门槛或将助推自保公司“走出去”

对于很多大型企业而言,每年的保险费用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通过设立自保公司,承保自身企业风险,通过再保险的方式进一步分散风险,不但可以解决自身的风险保障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保险费用开支,而这正是国外众多大型企业对设立自保公司趋之若鹜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大陆地区自保公司主体一直为零,相关的监管政策也一直处于空白状态,2013年12月,《关于自保公司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发布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于设立自保公司的条件、经营、监督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规定。此后中石油自保公司、中铁总自保公司相继开业,也结束了我国大陆地区没有自保公司注册的局面。 

但按照《关于自保公司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设立自保公司面临着比较高的门槛——企业资产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000亿元,这就将很多企业“拦”在了门外。据王鲁丹估算,目前符合这一规定的国内企业数量约100家左右。

这种较高的门槛,给了以直布罗陀、百慕大群岛、开曼群岛等为代表的地区发展自保公司创造了更多的空间,因为在这些地区,无论是准入门槛还是税收政策、监管政策等相较国内都要更加宽松。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型企业缺乏保险专业人才,在实际的运营中,常常会聘用独立的第三方外包管理公司,提供包括前期设立、管理、行政、会计、核保、再保险等一条龙服务,这些外包公司本身受到监管约束,但目前,国内有关方面的制度还尚未建立。这也给自保公司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