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女孩身价百万选择退休?她的投资之道你了解吗

28岁女孩身价百万选择退休?她的投资之道你了解吗
2017年01月19日 00:13 金牌顾问

2016年,28岁的美国姑娘JP·利文斯顿(JP·Livingston)刚刚过完了她28岁的生日,生日前一个月,她就宣布提前退休了。

没错,今天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个七年前刚刚大学毕业,一转眼28岁就宣布退休的传奇女子。

请注意,她可不是年纪轻轻游手好闲,故意不上班在家啃老,JP·利文斯顿2009年从哈佛毕业,毕业后就进了一家投资公司工作。据她本人在采访中说,她对于投资的兴趣始于12岁青涩的少女时代,之后就一直不间断地为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投资人而努力着。

然而,28岁的她前不久带着225万美元的净身价宣布提前光荣退休,这一举动上惊动了新闻头条,一时间引发大众的关注和热议。

福布斯新闻上指出,JP(女孩博客上的笔名),之所以能在众人惊讶和羡慕的眼神中早早退出职场,是得益于她的高额收入、丰厚存款和她井井有条的投资策略与技巧,而她本人则坦言,能够提早退休,带着225万美元高额身价去享受之后自己想过的自由生活,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她关于财富管理的理解和她的“掌财之道”。 

究竟是怎样的理念与经验,让JP能够泰然自若地选择在30岁之前就能提前退休,享受人生?你不好奇吗?反正金牌顾问是很好奇!

有人说28岁就退休了有什么意思,我爱工作,工作使我更年轻;有人则说JP可以28岁自己决定退休,很潇洒,由于早早退休她的人生更是显得比普通人长了不少。

金牌顾问倒是觉得,提前退休与否不是问题的关键,JP的个人选择和生活如何,更不是要紧的问题,纵使你说“有钱人就是任性”,但是话又说回来,不管人家有钱与否,任不任性,这都跟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关系。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我们应该做的,是学习她的成长经验,看看28岁的JP有何不同常人的投资秘术,等哪一天你成功了,评头论足的事情,就可以留给一旁吃不着葡萄硬说葡萄酸的观众了。所以闲话到此为止,今天,金牌顾问就带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JP的成功初体验!

一、面对风险,每个人都应该足够敬畏

JP坦言,自己其实很赞同许多金融专家的观点,如果你还很年轻,而且正处于财富积累阶段,那么最健康的投资理财方法就是选择相对低投入、低风险的基金投资。对于此观点,JP列举了几条理论依据:

第一, 面对变化莫测的投资环境,年轻大多时候不是偏见,而确实是是硬伤。因此入门者首先选择低投入、低风险的投资基金不但会把危险降至最低,也可以让我们在基本无害的情况下理智地体会投资理财的“赚”与“赔”。

JP指出,都认为经过大风大浪方可成功,但实际上不然,其实人在理智而安全环境下,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体会也是最深的,但前提是学习者必须足够投入并且目标明确而坚定,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不知不觉地加快人们领悟的步伐。

相反,太过大幅度的成功或失败在最初阶段都不是好事,前者让人因为骄傲而忽略了危险或错误,后者则让人因为打击而过度否定,畏缩不前。毕竟投资理财与其说是一门学问,其实更像是一种艺术,从长远的角度上看,在风险面前,无论是骄傲还是懦弱,都可能是致命的。

第二, 不论哪个领域,初级入门者在进入之时多少存在冲动的成分,如果总结之前许多大咖的创业或是投资经验,不管前期准备有多充分,时机卡得有多准确无误,在进入市场的那一瞬间,任谁都很难保证自己一定成功,否则就不能叫做是风险投资了。

JP坦言,自己在初期尝试投资的时候,也犯过很大的错误,导致赔了精光,但是好在自己知道赔掉的钱是可以承受的,于是才会有足够的良好心态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重头再来。风险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抱有敬畏的心理。

二、投资风格各有优势,退休的JP 2017有何计划?

当被问及2017年,她的投资计划是否有较大变动时,JP的答案是肯定的。

她首先回忆,走过了投资的初期入门阶段(可能是投资者经历的最长的阶段,因人而异。)接下来会有一段投资峰值。在这段时间里,投资人会凭借之前累积的经验和资本尝试做更大胆的动作。

这段时间里可能有两种最明显的投资风格:一种是雷厉风行型,分析投资以速度著称,高手表现得稳准狠,菜鸟则难免出现欲速则不达的“烂投”现象;另外一种则是稳健型,这种投资的步伐会比前者慢很多,但是单个投资案例的深度会相对更胜一筹。而JP作为一个“即将退休”的人,她坦言自己已经走过了自己定义中的峰值,在2017年里,她的投资计划将更看重平稳的收入。

当然,在过去的两个阶段里,投资人也应该追求尽量平稳的收入,但是阶段性不同,所谓的“平稳”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初期的平稳一般情况下收益较小,放到顶峰时期这就属于无功无过,根本不算是收益;顶峰时期的收益较大,失败的案例一定会有,但是总体而言成功案例多于失败案例,成功率达到70%就算是比较不错的表现了;到了后期,JP所追求的类似于初期的投资模式,稳中求胜,但是由于长期的资本累积,此时的收益虽“稳”,但是金额明显比较大,这是资本累积的结果。

未来,那种高风险的投资会渐渐从JP的计划中不断淡化。另外,接下来的一段时间JP将会更青睐债券的投资,当然,债券的价值会根据现实情况升值或贬值,但它显然风险较低,因为债券的一大部分收益来自于它每个月或是每个季度的分红。除此之外,2017年JP还打算将房地产租赁生意加入到自己的计划当中,房地产是投资的大领域,但是租赁交易相对买卖而言更加安全灵活易操作,所以心如闲云野鹤般急着退休的JP直白地说:“如果不想操过多的心,那么租赁生意将会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是想要发展起家,这将是不太可能的。”

三、对自己都特别狠的人,一定是狠角色

既然要分享经验,那肯定是少不了说起JP的投资哲学。JP分享,她的投资哲学主要有两个——第一,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通常情况下,只要一涉及到金钱问题,人们都会有不安全感和患得患失的恐惧感,他们认为这是因为在意钱所以害怕,实则不然。

JP一针见血地说:“你的害怕,来自于你的无知。”她大方承认,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来都搞不清楚一些很基本的东西或规则,当她读了一些关于房地产的书籍后,试图把理论应用与现实却发现怎么做都不太对。后来她发现,现实中有很多规则都是因人而异的,书中的则太过于泛泛,所以她得出结论——不论你是一张白纸还是学富五车,无知都是每个刚刚踏入投资领域的人的必经阶段。同时,无知也是求知的最好准备,所以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是提升的第一步。

另外JP还认为,其实有很多人之前读过太多“鸡汤”,谈论了太多在职场中如何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这固然重要,但是在她看来,她的第一目标一直都是如何才能赚钱,毕竟给人留下好印象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投资的第一要务是分析未来前景和由此预测未来可能的收益,并不是为了取悦他人。

第二点,就是成长的过程中要有一种“死缠烂打”的精神,不弄明白一件事情的始末原委就绝不善罢甘休,还要有一种推理精神,善于把一件事情反过来倒过去的琢磨明白,任何环节存在的疑问都不能姑息。在JP看来,经验是必须的,但是经验和年龄并没有直接关系,很多年轻人在一个领域里之所以显得肤浅,是因为他们仰仗着自己还“输得起”就敷衍了事,做什么都是蜻蜓点水般略过皮毛,总觉得“大不了重头再来”是一种骨气,但其实这并不是骨气,而是稚气。

这种想法在JP看来很幼稚,而真正正确的做法是当遭遇挫折之时应该打破砂锅问到底,尤其在工作、投资当中。有的人失败了没几次就成功了,有的人失败很多次却仍然失败,原因恐怕不仅仅是运气原因,而实际上这和他们对待失败的严格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多数人最擅长的就是姑息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成功路上最艰难的障碍。”JP坦言,自己之所以在他人眼中成功的很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己一路以来对于自己的每次挫折都很苛刻。不是有一句话吗,对自己都特别狠的人,一定是个狠角色!

四、财富管理并不是一场只关乎胜利者的游戏

JP的成功会让很多人认为她一定是速成的,但实际上,她很提倡慢慢来,只不过她的慢,比常人多了很多深度。当谈及2017年对新入门的投资者有何建议的时候,她回答:“你们现在太应该为所处的环境感到兴奋了,因为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触手可及的硕果。” 此话怎讲呢?JP认为,如今这个年代,金钱的管理其实并不应该是一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只关乎胜利者的游戏,如果理智的讲,再加上那么一点点理想主义色彩,那么所有合理管理财富的人都应该正处在财富不断增加的状态,只是或多或少。人们太习惯与把大额的财务进账和收益叫做胜利,但其实很小的回报也是胜利,尤其是在初期投资和发展阶段。在投资过程当中,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功,也没有一无所有的失败,你永远都在路上,永远都可以继续前进。

另外,JP也给了投资初学者一些中肯的建议——最初做的好坏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真的做点什么。期初,你可能只是参加了一个俱乐部,或是在某人的博客中读到了一点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真的觉得感兴趣,并且有自己的想法,那就一定要去竭尽一切所能真正做点什么。去听个讲座、参加个论坛,或是针对新地读几本书,和身边的人一起交流下心得想法,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体会,深挖。很多宝贵的经验,实际上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此必须要自己亲身去感受,再实用的技巧,一旦说出来就变了味道,的确,大概这就是中国那句老话说的:“教的曲儿唱不圆”吧。

JP表示,其实投资也好,任何工作或领域也好,探究的过程确实漫长不假,但未必都是索然无味的。换句话说,如果你觉得入门起来及其痛苦甚至煎熬,那或许只有两个可能——第一,你真的不适合这个领域;第二,你选择的方式大错特错。对于任何新手或是新项目而言,势头至关重要,一开始的时候你必须要找到足够强大的动力,再好的赛车手,如果遇上马力不足的赛车,恐怕也只能输给对手。JP举例说:“很多人无所事事了一段时间之后,灵光乍现地想:‘也许是时候做一些投资了,不如尝尝鲜。’然后趁着新鲜劲儿去亚马逊上买了一大推排名很靠前的投资书籍,结果看了两眼就压箱底了,这种想法跟做法无疑从一开始就把人送上了一条自取灭亡的不归路。不光是投资,任何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开始做任何事情,学做饭、学吉他,学跳舞,都必将失败。”

其实早就有人说,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度,今天看过了JP的经验之谈,才惊觉,原来成功也是如此的。美国著名高产原始派画家安娜·玛丽·摩西人称“摩西奶奶”,她可谓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77岁高龄开始画画,80岁举办个人画展并引发了全球的关注与追捧。她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太晚的开始。”大概今天28岁JP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太早的成功。”所以你看,世界就是这样调皮,凡事都没有绝对,也没有界限,不要再用“我还年轻”来保护自己的怠惰了,因为当你懂得用这句话来宽慰自己的碌碌无为时,你就已经不再年轻。

分析师:李梓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