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错!错!新三板“僵尸股”不过才20%

错!错!错!新三板“僵尸股”不过才20%
2016年09月20日 12:44 金牌顾问

截至9月19日,我国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已达9033家,而去年12月31日这一数值是5129家,仅仅进入今年以来,已经新增3900余家,发展速度迅猛。

从交易量来看,截止8月16日,挂牌公司股票成交累计达1063.6亿元,其中通过做市方式转让的股票超过了半数,成交累计达587.2亿元。但是,其中有5190家企业至今从未有过交易,数量达到总体的59.9%,比去年12月31日的50%上涨接近10%,被外界贴以“僵尸股”的标签。

一时间,获此代名词的企业纷纷喊冤,而业内对“僵尸股”也是众多纷纭,那么,这些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到底如何呢?真的如“僵尸股”的名字一般,是不被看好的垃圾股吗?

一、为何出现“僵尸股”?

金牌顾问经过调研以及专家采访后发现,造成新三板5190家企业零交易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

一方面,“僵尸股”的形成和新三板相关制度有密切关系。

公司股份改制未满一年,没有可流通股份。既然还没有流通,何谈交易呢?也就是说,这类公司的零交易并非主观而为,而是受限于制度约束。因此,“僵尸股”中其实含有大量处于限售状态的企业。

那么,除去没有流通股的企业,新三板到底有多少僵尸股呢?

如果再剔除掉其中挂牌3个月以内的公司、3个月之前股份仍未流通的公司以及一直处于停牌并在停牌前无流通股份的公司,这样计算下来,其实真正的僵尸股大概占挂牌企业总数的20%多,和去年年底的约16%相比,上涨了4%左右,说明总体挂牌企业数量增加的同时,僵尸股的比例也在增加。

另一方面,受企业创始人意愿影响。

金牌顾问发现,新三板挂牌企业多是中小微企业,很大一部分挂牌公司股东人数少、公众化程度低。企业老板缺乏资本市场运作经验,对企业的控制权有着更为深切的担忧。原股东出于稳定股权结构考虑缺乏交易意愿。这类公司通常为协议转让,且大部分为新挂牌公司。

也就是说,“僵尸股”并不等同于业绩不佳,在以上这800多家真正的“僵尸股”中,也不乏绩优股。邦正科技、利达发展等38股,2014年年报和2015年中报连续两期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都在50%以上。京源环保、协昌科技、科列技术、吉诺股份和欣智恒预计2015年业绩增长甚至超过了600%。

虽说新三板属于场外市场,主要是为了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并不以流动性为最终目的,但是,从引导市场发展来看,提高“僵尸股”的活跃性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零交易,同时业绩也不好的企业。

二、如何使“僵尸股”活跃起来?

那么,要想使包括“僵尸股”在内的新三板市场活跃起来,有哪些方法呢?

首先,展现企业核心价值

我们需要搞清楚,推动新三板市场活跃的内在动因在哪里。

挂牌新三板并不意味着必然会获得投资,投资者关注的点在于看好企业的内在价值。因此,企业需要用自身的业绩来吸引投资者。

第二,企业要尽早完成股份制改造

由于在股改第一年,股份不能流通,创始人需要有提早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意识,缺乏这方面经验的应尽早寻求有证券从业资质的中介机构协助,尽早完成股改,做到只要挂牌就能流通的衔接准备,时机一到,就可以做市交易,从而加快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进程。以免因没有做好股改,沦为“僵尸股”。

第三,掌握好做市节奏

通常情况下,企业从筹备到融资结束,大约需要3、4个月的时间,企业要搞清楚每个阶段的流程,并做好计划,例如开董事会,需要提前5天发通知,会后发公告,再过15 天后,召开股东大会,这期间企业要提前将所需材料准备齐全,报给券商等待审核,前前后后有一系列的材料需要制作,做好统筹规划尤为重要。

第四,完善退市机制实现优胜略汰

我们经常把新三板和纳斯达克做对比,然而纳斯达克成立 23年来,每年摘牌企业在300~1000家左右。据了解,目前新三板仅有30多家企业摘牌。这样看来,新三板企业还有相当大的退市空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新三板要做的就是将不适合在新三板发展的企业作以清理,让市场进行新陈代线,降低“僵尸股”所占比例。

编辑:黄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