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顾问 :看平民PE新天域如何进化为国内顶级PE!

金牌顾问 :看平民PE新天域如何进化为国内顶级PE!
2016年10月11日 01:09 金牌顾问

于剑鸣

职位:新天域资本共同创始人、管理合伙人

投资阶段:扩张期、成熟期

投资领域:移动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硬件电子商务

投资案例:博车网、猿题库、在路上、华康全景网、金山软件、双汇集团等

一家没有大公司背景的草根PE如何赢得众多行业主流公司的投资机会?

平民PE又如何在众多身世显赫的本土PE中脱颖而出?

金牌顾问认为创始人很重要。

作为新天域资本的共同创始人,于剑鸣从第一期新宏远创基金投资完毕到第二期基金成功募集5亿美元,再到第三期更大规模的基金募集成功,直至2015年新天域资本荣获中国最佳PE机构排名第二的傲人成绩,他带领着新天域资本一路成长和改变,也演绎着自己精彩的投资人生。

今天就跟着金牌顾问一起来领略这位参与天威英利、金山软件、金风科技、双汇集团、中联重科等领头企业融资的投资人风采,倾听他的投资感悟和沉淀!

一、“留学海归”如何从创业到投资?

1.“随大流”的创业经历

和大多数海归一样,于剑鸣的经历随大流,走大众路线。

本科读的是清华大学生物系,出国后获得哈佛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紧接着,又去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读MBA,于剑鸣一路走的都是名校路线。

或许是同西北大学商学院40%的毕业生都做咨询的潮流有关,2000年,于剑鸣进入了美国洛杉矶的麦肯锡公司,给美国一些大企业做医药、生物、医疗保险方面的咨询。期间也为美国硅谷的VC、PE提供生物咨询。 

离开麦肯锡后,他放弃了加入硅谷VC的机会,选择回国创业。

“那个时候还没想到做投资。其实从激励程度来讲,创业肯定比做VC更高一些。况且也是对我专业的一个延伸。”于剑鸣说。

因为骨子里就透着一股天生的闯劲,很快于剑鸣就和朋友开了家医药开发公司。一年半以后,出于某些原因,他将公司卖给了香港一家上市企业,创业自此告一段落。

2.试水投资,开启非典型性成长

“2003年、2004年,创业还是很时髦的东西。中国的媒体,对创业产生财富的报道比美国更多一些,营造了一种创业氛围。杨致远、比尔·盖茨的创业故事,也许一些美国人并不很了解,但很多中国年轻人都津津乐道。”

正因为创业的人那么多,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也很大,他们都要融资,这就让当时的于剑鸣萌生了做投资的想法。

正所谓“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于剑鸣一开始并没有将眼光放到海外资源上,而是希望自己能迅速融入到本土中去。

当时他加入了一家叫做瑞丰信托的人民币基金公司,但国内人民币融资环境还不成熟,融资希望不大,所以他又有了做美元基金的念头。

“最难的就是第一次找钱,不知道谁会给你第一次,那就跟他们磨吧。”因为想做投资先得融资,于剑鸣当时找到了在淡马锡的朋友,幸运的是俩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之后又获得了软银控股的投资。

但平民出身的新天域注定了其诞生之初会比较默默无闻,最关键的是没有美元的投资记录,你凭什么让别人给你投资机会呢?

回忆起那时的处境,于剑鸣不禁感叹:很难。

就像现在年轻人要逃离北上广一样,那时的新天域没有强大的靠山,于是选择放弃一线、将投资机会放在了二线、三线城市。

于剑鸣说:“我们没有大公司做后盾,很多时候没法去和他们竞争非常好的项目。而好项目或许也看不上我们。但在二三线城市,我们的团队可以去自己的家乡,发动以前的关系,深入下去,拜访当地的发改委、国资委,去赢得当地政府的支持,赢得当地上市办的支持。”

二、小步帮忙,拿下项目需要靠学问

“你知道私营老板或国有企业的一把手,是很孤独的。真的,他希望你听他的。”于剑鸣说。

接触到动心的投资项目只是第一步,如何拿下才是最关键的一步,很多投资者与此失之交臂,关键是没有掌握到这个沟通的学问。“尤其是当你规模又小,经验又少的时候。”于剑鸣说。

就拿他自己当初的例子来说,“新天域第一期基金募集完毕的前6个月,没完成任何一个项目,也没什么很好的资源,就靠我们每天在计算机上看,然后打电话去问情况,拼命地谈。”不过于剑鸣的优势在于曾经在麦肯锡积累的咨询经验,这让他清楚知道倾听的重要性,听懂意思,然后谋定后动。这就让自己跟别的基金区别开来,甚至成为了自己长远的制胜法宝。

倾听了对方的苦恼和需求后,于剑鸣就会尝试着“小步小步地”去帮忙。他说:“他可能有三个问题,我试着帮,可能只有一个问题有些进展。有些PE,只是口头说这个放心,我给你搞定。企业家很聪明,他们知道你可能兑现不了。我们会很坦诚地说能力有限,但会尽最大的努力。结果慢慢地,事情就拱通了。”  

就这样,在资源和策略的双管齐下之下,新天域一举拿下了中联重科双汇、四川美丰、凯赛生物、中国干细胞等非常优质的项目。

三、中国投资的发展机会在哪?

在于剑鸣看来,中国有两个经济发展的引擎,或者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城市化进程、政府引导。这给投资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1. 不可逆转的城市化

中国每年贡献的城市化人口超过2000万,这些人进入城市要消费,需要医疗保险,也会刺激很多其他相对应服务行业的成长。城市化带来的,首先是对于消费品、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

2. 跟着政府走

于剑鸣认为在中国做PE投资一定要跟着政府走,很多政策的引导,或者政策的制定,往往预示着未来几年哪些行业、哪些产业能够得到真正的蓬勃发展。

最明显的就是太阳能、风能,在2005年新天域看到这些机会的时候,还属于比较早期,不过他说如果仔细看政府对这些产业未来的规划,会发现哪些行业是政府非常支持的,哪些行业明显的有产能过剩。作为一名称职的PE,应该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哪些行业是应该主动挖掘的项目来源,另外你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华康全景网就是于剑鸣出于这套思路投资的一个项目,它是一家一站式就医服务平台,主打O2O医疗健康服务,旗下目前拥有医疗APP应用“就医宝”,其主要业务除提供面对面诊疗外,也涵盖预约挂号、诊间支付、提取检验报告及诊后随访等。

在于剑鸣看来,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挂号难、就医难等问题日益涌现,医疗健康一直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点,我国政府一直在提倡建立一个惠及全民的医疗体系。而华康全景网既满足了民生需求,也获得了政府支持,这无疑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

四、什么样的PE才能脱颖而出?

中国的PE总体来说非常年轻,1999年那时候主要是VC,尤其是互联网带来的机会。正式起步的时间基本上在2003年、2004年。而作为一名后进者,于剑鸣认为想在PE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佼佼者,关键得具备几大素质。

1. 本土化

“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这是于剑鸣一直在提倡的。从他刚开始做人民币基金的时候,就是出于本土化的考虑。不过,此本土化非彼本土化。

在他看来,做PE首先要“搞好关系”。中国民营企业本身的经历,或者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环境,决定了中国民营企业家应该是世界上非常勤奋,非常努力,但也是非常难谈判的一群人,这也是中国民营企业能蓬勃发展的原动力。

于剑鸣说,和这些企业家谈判,不管你的渠道是什么,是咨询公司来的,还是投资银行来的,如果你一开口,连最基本的意思都不能准确传达,这就是一次失败的谈判,基本也就意味着game over。

所以本土化是第一要素。

2. 专业化

“专业化”这个东西你很难用具体的语言来准确形容,在于剑鸣看来,具体可从几个方面来诠释。

(1) 正直。做PE,做VC一般都是长期的,PE本身就锁定了7年或者8年,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专业人士要做到非常专业化,首先要有良好的操守,千万不能跟谈判的对象做一些底下的交易。图一时痛快,受损是非常大的。

(2) 忠诚度。于剑鸣觉得目前看PE和投行还不一样,PE希望能够长期,因为中国的PE比较年轻,一般来说当你进入PE的时候,这个公司已经有了一些资源在你身上,希望你能跟他一起成长。这个稳定的团队本身也是给外资比较有心理保障的基础。

所以作为一个专业的PE ,一定要有长期的打算,要有忠诚度。

(3) 悟性。于剑鸣觉得悟性这个东西用美国的话说就是很快的学习能力。中国的PE很年轻,真正在国外做PE的都是白头发,中国大部分都还是很年轻的,这就意味着在行业的背景,或者某些行业深入的了解程度,跟国外一些GP比是有欠缺的,意味着你要能够很快的学习,很快的上手,这就是所谓的悟性。

五、美元基金LP,为什么要做人民币基金?

作为国内顶级的PE机构,于剑鸣对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之间的暧昧关系有自己的想法,他说:“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的配套,应该是真正在中国好的PE的两条腿,通过两条腿走路,基本把中国可投资的机会看得出,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势,也有互补的地方。”

一般来说,只有人民币基金先投入到境内机构,美元基金才有机会进入,否则就没法投。投到一个GP,有人民币基金,对美元来说是好事,因为你未来要进入中国市场,先人一步能够进来,能够了解中国比较本土的人民币的监管环境,是一件有益无害的事。

那么,人民币基金又该怎么发展呢?于剑鸣认为这和PE是同一个道理,同样还是要走本土化、专业化的道路,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加速出台一些法规,尤其是资金池。

他的经典语录

l 最难的就是第一次找钱,不知道谁会给你第一次。那就跟他们磨吧。

l 我们没有大公司做后盾,很多时候没法去和他们竞争非常好的项目。他们或许看不上我们。但在二三线城市,我们的团队可以去自己的家乡,发动以前的关系,深入下去,拜访当地的发改委、国资委,去赢得当地政府的支持,赢得当地上市办的支持。

l 他可能有三个问题,我试着帮,可能只有一个问题有些进展。有些PE,只是口头说这个放心,我给你搞定。企业家很聪明,他们知道你可能兑现不了。我们会很坦诚地说能力有限,但会尽最大的努力。结果慢慢地,事情就拱通了。

l 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的配套,应该是真正在中国好的PE的两条腿,通过两条腿走路,基本把中国可投资的机会看得出,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势,也有互补的地方。

(编辑:沈莎莉)

贷款请加QQ群:491668707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