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会取代中国制造吗?中国制造还能否站稳脚跟

印度制造会取代中国制造吗?中国制造还能否站稳脚跟
2016年08月20日 10:55 经视天下

印度制造真的可以凭借“人口红利”赶超中国吗????

印度作为新兴经济体近年来一直被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据联合国一项最新数据显示,到2050年,印度将成为世界最大劳动力市场,占全球劳动力的18.8%。并且在未来30年间世界劳动力市场此消彼长的受益者将是印度。从劳动力数量占比看,印度将从原先的17.8%上升至18.8%,从而超过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劳动力市场。从劳动力价格看,目前印度普通工人工资只有中国同行的1/4到1/5,人力成本优势明显。

隐藏巨大人口红利的印度能否超越中国成为制造业增速最快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吗?对于中国来说,这必须值得思考,因为现在已经有很多制造业巨头向印度转移了。成年劳动力的巨大市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怎能不对需要庞大劳动力数量级的制造业企业产生巨大吸引力。

但是如果盲目地恐慌我们的邻国印度的高速发展,而不去考虑我们自身的优势和问题时,终将被他国所超越。就像美国会和中国竞争劳动力成本吗?答案不言而喻。

中国在当今时代亟需考虑的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问题,这是一个整体问题,不要单单从行业自身来考虑,也要从人才本身来考虑。教育的升级,人才的升级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部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印度目前高等教育水平并不低,信息技术领域及商科教育都拥有享誉世界的著名学府,从这里走出的许多毕业生无疑能在印度乃至全球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然而,他们只是每年近千万印度大学毕业生中的九牛一毛。印度引以为傲的信息技术产业每年最多只能提供100万个就业岗位,商科MBA毕业生也非轻易就能成为企业CEO的接班人,而那些相对低端、需要实际动手能力的工作,这些大学生既不愿干,也干不来。

但目前印度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6.6%,30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则超过10%。有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所谓“印度就业人口”,有近九成来自政府机构及下属企业,非正式单位容纳的就业人口比例很小。这一方面说明政府在为劳动力开拓非正式就业渠道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多数印度人仍有铁饭碗才牢靠的老观念。这也是印度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所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自己的实际情况。中国社会也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未来。中国制造要变成中国智造,制造大国要变成制造强国,需要很多东西,值得思考。

笔者专注国际金融形势和国内财经动态以及现货投资市场,对现货原油及天然气、白银、铜等贵金属有深入的研究。现货投资,博大精深,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欢迎咨询(微信:315576785)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