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量抛售美债,外汇储备大量缩水,影响何在?

中国大量抛售美债,外汇储备大量缩水,影响何在?
2016年09月13日 09:40 经视天下

2005年,人民币踏上了漫漫升值的长途。当时,我国逐年的贸易顺差和国际资本的涌入,让国内外汇储备与日俱增,同时也引发社会各方普遍忧虑。在权威学者的解读和媒体的渲染下,人们将国际资本视为炒高国内房产价格(促发泡沫)的罪魁祸首。甚至,很多人将庞大的外汇视为我国经济的负担。

然而十年时间过去,随着人民币步入贬值周期,市场资本持续流出同样让人们忧虑起来。此刻,在人们看来,庞大的外储对我国来说已不再是负担,而是维系经济发展、捍卫人民币汇率的利器。可见,善变的言论背后,反应的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特性。

根据央行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外储余额为3.51万亿美元,比2014年6月末减少近5000亿美元。其中,2014年6月末,外储余额为3.99万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的最高点。之后呈现下行通道。在过去15个月中,只有两个月份出现上升。最近几个月减少速度加快,其中7—9月三个月份每月减少400亿美元以上,其中8月减少额为939亿美元。

可见,受全球经济疲软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持续的资本外流已构成我国经济的常态。我国如何计算外汇储备、在短时间内可动用多少外汇储备,这成为当下各方争论的焦点。法国兴业银行我国经济学家姚伟表示,央行的资金规模虽相当可观,但并非无限。1万亿美元是央行能够卖出的最大值。

当然,上述只是各方学者的猜测,央行到底有多少流动外汇的存底,至今仍是谜团。据悉,自今年8月11日人民币出人意料贬值以来,当月我国外储流出2000亿,而当月,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出售1300亿美元美债,接近其上半年整整六个月的抛售量。并且,政府加大对地下钱庄的打击力度,这均说明,持续的资本外流有些让我国外储吃不消。

诚然,从表象上看,我国庞大的外储是众多发展中国家无法比拟的。但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这一光辉的背后:债务。资料显示,我国银行业的跨境债务从2009年的不到2000亿美元迅速膨胀到2014年年中的1万亿美元。这并不包括我国企业(尤其房地产)最近几年发行的海外债券。这些存量的海外债务均是需要偿还的,况且目前已经进入偿债期。

众所周知,多年来,我国是美国第一大债券持有国,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持有1.27万亿美国债券。但是,考虑到银行和企业所背负的债务,倘若我国资本和贸易项目一直保持双逆差,即使成功抛售全部美国债券,也只能对接国内企业和银行所欠外债。从这一点看,如果我国经济不进行产业结构纵深调整,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提振出口,前景堪忧。

可以说,人口红利是我国经济腾飞的基础,并且,我国正是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持续的贸易顺差积累起庞大的外汇储备。但是,由于金融垄断尤其央行强制的结汇政策,这构成多年来基础货币超发的基础。统计表明,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方式投放的基础货币占基础货币总量的90%。而货币供应的过快增长,与政府扩张投资、通货膨胀以及资产泡沫构成正循环效应。

多年来,我国高企的房价让社会民众怨声载道,但是由于土地垄断和基础货币超发基础下的信贷扶持,我国房价仍然赶英超美,并且促发的高地价成为地方财政和投资的核心支柱。虽然各级政府在此博弈环节当中大获全胜,但也让我国经济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纵观国际形势热潮,再论中国经济展望。剖解时事资讯、直击全球热点、解读市场动态、分享投资技巧、专业知识独特见解、助你立足金融前沿。如今在原油、贵金属市场出现持仓不稳、盈利不佳、套单锁仓的都可以关注个人薇-信:yaa1133(复制添加)获取及时指导策略。

文/雅鑫品金撰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