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像改革初的中国,难怪日本非洲败给中国

非洲像改革初的中国,难怪日本非洲败给中国
2016年09月05日 11:42 程二会

非洲有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但是非洲总是摘不掉自己头上的穷帽子。其实非洲到处都是宝,但是非洲却缺乏知识人才和道路基础建设。中国在发展初期,提出“要想富先修路”。中国的利用这种改革经验,并获得巨大成功,如今,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无论是人才培训,还是道路基础建设,都需要钱,非洲又很是穷。西方最早涉足非洲,并贪婪掠夺非洲的资源。但西方眼里只贪婪非洲资源,对于帮助非洲各国修路搞基础建设,认为无利益可图,一点都不感兴趣。

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却与西方不同,中国的对非洲的援助,更倾向于民生,比如在非洲的一个叫千里马的村子,中国援助建立了一个面积达62公顷的农业示范中心,来自中国的农业专家,在当地亲自普及科学种植,比如如何种植水稻、玉米、素菜……等。该中心的一个非洲人保安,经过学习,在自己家地里尝试种植,第一年就获得了丰收,仅水稻一项就纯收入达到3万人民币。象他这样受中国知识培训,并获利的当地农民,就达到千人之多。中国的商业作为,在当地深入人心,并不像西方生意人,对非洲人更狡猾。中国更多的投资,其实为非洲当地,起到了一种造血功能。所以很多非洲人对中国打交道,更是感恩。

非洲政要如今都向东看,纷纷来中国取经济经。而中国的善意也被非洲人民所接受,他们的生活更多地充满中国化:他们喜欢穿中国制造的衣服;喜欢购买中国制造的手机;他们甚至喜欢吃中国的食物“老干妈”。中国老品牌凤凰和永久自行车,在国内市场很少见了,但在非洲依然大受欢迎;而中国的风油精和清凉油更被视为灵丹妙药,非洲人视此异常珍贵,并作为礼物赠送亲朋友好友。

非洲人的生活习惯和爱好,让我们依稀的可以看到,现在非洲的很多地方,就是——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王国,而现在的是非洲。正如当地的一个中国建筑工人描述:20年前盖这些公寓,所有的材料,包括瓷砖,都需要从意大利购买。而如今,非洲人更喜欢购买当地中国制造的建材和家具。非洲人的家,屋里屋外都是中国元素,让人恍若隔世,仿佛身处于北京或者中国的某一个城市。

2015年7月份,奥巴马访问非洲时,就曾被泼冷水“你将走进的非盟总部大厦是中国人出资建的,你走的路是中国人修的……”奥巴马当时被搞的很尴尬。若干年后的今年8月,日本首相安倍试图用300亿美元为诱饵,把所谓的南海问题塞进与非洲国家的经济会议里,遭到非洲朋友的一致反对。

日本政府后来公布的,安倍访问肯尼亚同肯方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到南海问题。但被肯尼亚方面否认,并打脸日本,辟谣:肯方并没有发表这一联合声明,那只是日方的声明!

安培试图花钱搞“俯瞰地球仪外交”。这种方式其实并不新鲜,之前西方早就使用过,都以失败而告终。把寻找合作伙伴,搞成收买合作伙伴,不仅没有为日本外交拓展空间加分,反而遭非洲打脸。日本在非洲的花钱投资VS中国的感情投资。美国之前被泼水,日本今天更狼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