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借钱也能借出本事?

年轻人借钱也能借出本事?
2017年11月16日 17:35 花卷财团

民间流传着一句古语“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虽然忽略了如后天教育等人生的不确定性因素,但是,也有其一般规律的可循性,比如,人的性格一般是天生的,从小都很活泼,见人自来熟,那么基本可以预见这个人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外向的人。还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小时候被大人长辈认为调皮捣蛋的坏小孩儿,长大之后往往处理事情会更机灵,那些乖乖男乖乖女们,长大之后往往就是循规蹈矩的,按照父母的安排,踏实平淡的度过一生。

也就是说,小时候的一言一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体现长大以后的人生的。举个现实的例子,小男孩儿A,从小就非常机灵,被无奈的爸妈说成是捣蛋鬼,而且碰到事情从来不按常理出牌,比如,写作业抄袭,被爸妈体罚的时候,满世界跑,他的目的就是让爸妈打不到自己,跟同学经常爬高上低的,有时候还会偷邻居家的柿子和南瓜,甚至,在抓住他不诚实的时候,依然可以靠自己那个年龄的智慧,继续假装诚实......总之,就是各种狡辩,而小男孩儿B呢,则是爸妈的骄傲,从小就乖乖听话,爸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四五岁就知道听爸妈的话,让他在哪里等着,不管多久,一定是死等到底,从小到大就是亲朋好友严重的榜样,经常被家长当做正面的典型……

二十年之后,两者的人生截然不同,被看到的B乖乖的听父母的安排,按部就班的上完大学,考上了一家银行,然后结婚生子,他希望未来,自己的生活能越来越幸福,能一步一步做到银行的高管;而A呢,没有受过过多的教育,也早早的结婚了,但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一家饭店,他的梦想是让自己品牌的饭店开到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

这两个人虽然性格不同,但是,有着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谁又能说A和B谁更幸福一些呢?

再看现在,面对社会上五花八门的骗局,再加上各种受骗贷款,然后自杀事件,脆弱的父母恐怕一个不小心,类似的事件在自己身上重演,于是,千叮咛万嘱咐,出门缺钱了,跟爸妈要,千万不要被那些小广告骗了,父母眼里的小广告就是现在疯狂的现金贷。还有信用卡貌似也是50和60后的父母不能接受的,他们觉得花手头现有的钱比较踏实。

可是,他们那一代人,不多的积蓄都是通过省吃俭用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年轻懂事的我们怎好意思伸手要呢,于是,就有一部分年轻人,依靠这种血缘网络的资助,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还有一部份算是投资自己、充实自己的开销,则是通过信用卡啊或者是现金贷的方式满足自己,挖掘自己的课外兴趣,自己精力不够充沛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再或者买更多的书籍,这些都是年轻人对自己的投资,当然如果这些最后是被催债的形式下,最终让父母还钱的,肯定是不可取的,既然不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干嘛要大胆的提前消费呢?反之,如果年轻人通过自己觉得可行的方式,借到款,满足自己的需求,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清,那么说明你有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的能力。

这种人往往会比那种依靠父母血缘网络来支撑的,省吃俭用乖乖听话的年轻人更有社会创造力,他们不满足于现状,说明他们内心有更高的需求,能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的需求一旦被挖掘出来,他们又会去努力的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好多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情以及一些紧急情况,这些他们又能通过自己的应变能力及时处理得当,这更是一种高能力。

据分析,这种年轻时候明白自己需求,虽然看似不按常理出牌,但是又能在满足自己各种需求的情况下处理得当,往往比那种按照父母的安排安分守己的生活,基本没什么特殊的需求和追求,或者即使有也因为靠血缘网络那点儿开销无法满足的,自己毙掉自己的需求的年轻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当然,这里不是我提倡年轻人借钱去挖掘和发展自己的爱好兴趣等精神需求,但是,如果可以,自己提前做主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保证一切处理得当的情况下,借钱又何尝不可呢?能通过借钱充实自己,让未来的自己更具有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脱离借钱的苦海,早日成为投资人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