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人民币贬值压力?央行降准概率陡增!

对冲人民币贬值压力?央行降准概率陡增!
2016年06月27日 17:50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尽管国内流动性充裕,但是英国脱欧公投推升了美元指数,加大了人民币贬值压力,分析预计,中国央行后续可能直接干预,降准概率上升。

央行日内实施2700亿巨量逆回购

6月27日,央行进行2700亿7天期逆回购,操作量创4个月新高,上次创纪录是2月26日的3000亿逆回购操作。6月20日,央行逆回购操作量创2个月新高之后,央行加大逆回购量也在市场预期中,半年末维稳资金面力度如期加大。

Wind资讯数据显示,本周(6月25日-7月1日)央行公开市场有6600亿逆回购到期,周一至周五分别有1700、1100、1500、600和1700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到期量创两个月新高,上次到期量创纪录是在4月23日-4月29日,到期量8700亿。

如上图,6月央行逆回购到期规模达15850亿,6月至今已投放16000亿,仅实现净投放150亿元,市场预计,6月下旬随着机构对跨季资金需求的增加,央行净投放资金量还将继续增加。

市场人士指出,在超储难言充裕而季节性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半年末季节效应和MPA考核影响不容小觑,最近缴税和MLF到期也新添扰动,对流动性短时波动风险需给予重视,但也要看到央行对流动性的支持力度在加大,并且有充足工具和手段来平抑货币市场异常波动,加上各方提前有所准备,预计半年末流动性风险可控,货币市场利率面临上限约束,无需对流动性过度悲观,资金面最终平稳度过半年末时点仍是大概率事件。

虽然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整体保持充裕,但资金面的局部波动仍然存在,这正是流动性承受的季节性压力正逐渐显现。近日,银行间资金价格明显上涨。27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多数上涨,仅3月Shibor利率下跌。其中,涨幅最大的是2周Shibor利率,上涨了0.80个基点,而隔夜和7天Shibor利率则分别上行了0.30个和0.40个基点。

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

6月2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下调599个基点,报6.6375,创2010年来新低;再加上24日下调118个基点,两日累积人民币贬值幅度达到1.09%。

分析认为,短期而言,英国退欧公投结果令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近期,中国央行就英国脱欧表态,称将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和金融稳定。

中国央行此前也表示,正在研究商业银行有序参与离岸外汇市场的问题。分析人士指出,此举一旦成行,将有助于抑制离岸人民币的大幅波动和两岸汇差的缩小,有望最终实现“一种货币,一个价格”,亦有利于中资行获得更大的离岸定价权。

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人民币汇率(CNY)和由国际投资者交易形成的香港离岸人民币(CNH),在6月24日英国退欧公投开始后,出现波动。目前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63关口,最低至6.6469元,创2010年12月以来最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66关口,最低至6.6666元。

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下一步人民币汇率制度应符合市场经济的更高要求,即汇率更加灵活,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资金流动更加自由,本外币兑换更加方便,并能为本国和外国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中致辞时表示,英国公投脱欧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已经显现,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将有管理的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有能力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将灵活适度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中国央行降准概率提升

尽管国内流动性充裕,但是英国脱欧公投推升美元指数,提升避险情绪,对人民币贬值构成压力,央行可能直接干预,降准概率上升。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等人认为,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压,但美国年内加息预期或成空,预计下半年人民币汇率环境可能改善。在资本流出较大、经济继续恶化时,不排除央行降准对冲流动性和刺激经济,预计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仍以稳健为主,维持汇率稳定的同时,通过MLF、SLF、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对冲,但如果汇率大幅贬值导致流动性承压,降准可能性上升。

申万宏源发表研报解读英国脱欧事件时指出,为了对冲资金流出及经济下行压力,预期欧元区和英国都将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加剧,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将更加谨慎。此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更多采用常规手段对流动性进行管理,保留了降准降息的权利。英国脱欧带来的冲击将使得降准的概率大大增加。如果需要,也不排除降息的可能。

中金公司分析师余向荣、刘鎏及梁红称,英国脱欧后,中国货币宽松空间和必要性加大,年内多次降准甚至降息的概率增加;美联储今年不加息概率上升。

笔者交流微信:ky56786(长按可复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