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亲历:新西兰8级地震伤亡2人,人们竟忙着救震出的鲍鱼

华人亲历:新西兰8级地震伤亡2人,人们竟忙着救震出的鲍鱼
2016年11月16日 10:43 海外情报社
转载声明

作者:月野兔本人

来源月野兔本人(ID:kittyliubr),已授权海外情报社发布。

投稿及建议,请联系 tougao@topnews9.com

这一课,我除了给准备移民来新西兰的人上,也给我远在中国大陆关心我的父母及亲朋好友上。

新西兰是地震频发的国家,你移民去这样的国家安全吗?

在我移民前,妈妈就经常问我这个问题,任我口若悬河也总有狡辩的嫌疑,那就趁着这次大地震,举实例说明吧。

每次新西兰发生强烈地震,国内外媒体就开始大规模为新西兰的几乎“零死亡”点赞。

在这次当地时间14日0时2分(北京时间13日19时2分)新西兰南岛中部小城卡尔弗登东北发生的7.5级地震中,死亡人数定格在两人上。

一名莱福德山镇的罹难者突发心脏病去世,另外一位则被掩埋于凯伊库拉的老旧房子中。

新西兰地处太平洋和印澳板块之间,平均每年会发生逾1.4万宗地震,只有约150次是有感地震,少于10次会造成破坏,甚少造成伤亡。

这当然不能仅仅归咎于新西兰地广人稀,新西兰被上帝所眷顾,最主要还是得益于,新西兰政府通过不断摸索得出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抗震减灾体系。

1、国家设立三级政府应急制,政府对各种自然灾害实行综合管理,专门设立了政府民防部,从中央政府到地区、地方三级政府均设有防灾减灾机构。

一旦发生全国性重大自然灾害,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国家民防总指挥部就会立即启动,地区和地方的民防指挥中心也立即投入工作。

2、新西兰隔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一些重要建筑物及桥梁上,甚至市内许多历史建筑物都加装了结构隔震减震装置,隔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害。

3、新西兰政府在房屋建筑方面加强立法,执行严格标准,严把质量关。

新西兰在《建筑法》和建筑规范中对投资者、设计师以及设计图都做了具体规定,对于建筑工程的审查,《建筑法》规定投资者委托设计师进行图纸设计后,要送交有关专业部门审核,建筑物出现问题要追究建筑商、设计师、政府审查人员的责任,以促使相关人员确保安全。

4、新西兰政府注重在低层和高层住宅中推广轻型木结构建筑方式,实践表明,轻型木结构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特性,表现出良好抗震性能。

因而,新西兰民防部门要求民众在地震时不要盲目乱跑,因为新西兰的建筑室内基础结构安全性高,只要主体结构不垮,即便有坠落物,对人造成的伤害也较轻。

在高层建筑相对密集的中心城区,因为高处的玻璃、砌墙等容易在震动中掉落,民众盲目乱跑时受伤的风险反而更大。

5、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被誉为全球运作最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以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尽可能分散巨灾风险。

一旦灾害发生,地震委员会负责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合同负责超出法定保险责任部分的损失赔偿;而保险协会则负责启动应急计划。

6、新西兰政府也十分重视对公民的防灾、减灾教育,让普通民众大都清楚地震发生后如何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然而,我不想为政府点赞,也不想为民防部门和应急服务部门的快速反应点赞,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但我会给予他们鼓励——嗯,成绩不错,望今后能戒骄戒躁,争取更大的进步。

我更想为新西兰的海鲜点赞,新西兰地震灾区的渔业公司捐出400只龙虾给当地一百多名受困居民和游客充饥。

地震导致震区海床隆起,导致出现了一面墙的巨大鲍鱼,还有生猛龙虾遍地都是,人家是出来避难的,现在却成了盘中大餐,不禁仰天长叹——人间真情何在。

当然,最值得点赞的还是新西兰人面对灾难时处变不惊、守望相助的精神。

是的,全世界都震撼了,月野兔本人朋友圈被刷屏,微信不断收到来自国内亲友的关怀慰问。

电视台及网媒滚动直播,但是有国内民众表示情绪不稳定了,2人遇难也上专题?滚动直播?

回望新西兰这边,地震后民防部第一时间发布海啸预警,海岸线两公里以内的人们被强制撤离至安全地带,并在Linwood College设置了临时安置点。

今天凌晨4点的公路上大家秩序井然,人们有序地从海边撤离。

第一波海啸率先到达凯伊库拉镇,浪高大约2米。

因南岛东海岸其他地区也将陆续受海啸袭击,新西兰广播机构每15分钟播放一次预警内容,提醒沿海居民及时采取行动。

政府敦促受影响的南岛东海岸以及位于北岛南端的首都惠灵顿居民,尤其身处低洼地区的居民转移到高处或安全地带。

次日清晨,虽然街道上布满着残骸瓦砾、玻璃碎片,超市货架的物品散落一地,主要的道路上也出现巨大的裂缝,但是新西兰人处变不惊,劫后余生立刻自动自发组织起来,发挥守望相助精神。

由于某些地区的电力和食水供应已被切断,住宅区邻里灵活应变,纷纷组织烤肉聚餐,互相分享食物和食水。

农村居民则架起发电机分享电供,以确保每一户奶农都能及时挤牛奶供应市场。

这与我去年探访曾经历2011年大地震的基督城的感受相同。

五年前基督城大地震摧毁了基督城大部分的城市建筑,在游览中我不忍拍她的颓垣败瓦,希望带给大家的是清新的园林城市,清澈的雅芳河静静流淌,岁月静好。

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发生在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南岛第一大城市基督城附近的一场6.3级地震,由于震级大、震源深度较浅,且震中位于市中心,所以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破坏,这次地震造成145人死亡,超过200人失踪,使这次地震成为新西兰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称这次地震“可能是新西兰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当地人在短暂的哭泣后,并不没有将悲观情绪延续下去,据我和当地人的交流中感受到了他们的乐观和豁达。

基督城是一个宗教意味极浓厚的城市,人们相信这都是上帝为了磨练他们的意志因而造就了这场灾难,用他们的原话说就是:“上帝见我们太清闲了,给我们一点活儿干。”

因此,他们的重建进度非常缓慢,非常认真、细致,他们对一些大型重建工程执着的坚持由当地人去一力承担,因为那是上帝的旨意。

在这座哥特式的风格建筑随处可见的美丽花园城市,一位华人叔叔给我们说起五年前的大地震,那些经历和感悟,那些惋惜与感激流涕。

因为那次地震他更加深爱这座城市,虽然美景被破坏,但是人性的光辉却在他心中闪耀。

他告诉我那次地震让他家园尽毁,痛失所有。

次日,他回公司打算向老板请假,老板问他每周的家庭日常开支大概是多少,他说400纽,老板站起来说:“怎么够怎么够?”,然后塞给他1000纽,同时说:“不够再问我要,目前身上现金也不足。”

“那种突如其来的感动让我的热泪夺眶而出,不论发生什么事,我不会离开这座城市!”,在他说起这句话时,眼中仍然有泪光闪耀。

回到倒塌的房子,邻居已经纷纷给他凑了一批应急的食物衣物,一位80岁的独居老太太跟他说抱歉自己没有能力帮上什么,只给他带来了自家果树的果实。

非常荣幸,去年的圣诞节我是在这样一座迷人的城市度过的。

上帝对新西兰是偏爱的,谁说不是呢?

在基督圣光之下——在地震中闪耀着人性之光。

来源:月野兔本人(ID:kittyliubr),以独有的敏感触角感受中新两国的生活差异、文化碰撞、思想交流,坚持撰写既实用,又有趣,又能让读者产生感情共鸣的清新好文。已授权海外情报社发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