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抛下一切离开中国,可能再也不回来了

我抛下一切离开中国,可能再也不回来了
2016年12月11日 13:52 海外情报社

对于海外党来说,回国还是不回国,是一个让人纠结的决定。 

为什么离开?经历了世界的宽广和残酷之后,又怎么选择?浪游者们想要和大家坐下来,放下无谓的乡愁和爱国情感,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他们有的为了事业、有的为了母语回国,也有的因为自由而选择了与家乡永别,还有曾经纠结,但最后决定不为出国而出国的人。今天的浪游者、生活在法国巴黎的王晟,在这个问题上却是毅然决然的坚定,他用了「去国」二字。年近三十才做下了这个决定,很勇敢,但可能比很多人都要慎重。来法国之后,我开了一个微信公号,叫做「巴黎艺文志」,专门写一些巴黎的文化、艺术和生活。这个公号的签名档几经更改,最后的版本其中有一句,叫「某天决定抛下一切去国」。 

此话一出,公众号后台不断有人问我,「去国」是不是写错了,应该改成「出国」才对? 

我索性做了一个自动回复给新的关注者,告诉他们「去国」其实出于《礼记·曲礼下》:「去国三世,爵禄有列於朝,出入有詔於国。」 

「出国」是出差、探亲或者旅行,总有回来的一天;而「去国」,才是真正的背井离乡,或者侨居三年五载,或者一辈子就再也返不了家乡。这个「去」字用得很妙。 

1980、90年代的港台文学中,会常常看到「去国怀乡」这个词。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指的国都的「国」,却常常被港台作家拿来指代国家,而真正离开自己的国家侨居异国之后,才会生出对故乡的怀恋。这个心境,比出国旅行两个星期,中途忍无可忍地想赶快回家,去附近的餐馆大吃一顿中餐的心境,要复杂得多,甚至夹杂着难为人诉的痛苦。

既然「去国」那么痛苦,又何必「去」呢? 冰心在1933年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说,也叫《去国》。小说讲辛亥革命之后,一个叫英士的留美学生,满怀一腔报效祖国的热情回国,但回国后却依然面对一个旧社会无处施展拳脚,在消磨时光中失望堕落,无奈又陪着妹妹重返美利坚,彻底「去国」。今天的中国,当然不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无论是国情还是国力都早已大不同前了,但这个社会逼一个人无奈「去国」的本事,倒是百年不变。 

我无从知晓,有多少人能从中体会出「去国」这两个字里的无奈。热衷「窥探」的国人价值和许多念完高中、大学,出国继续学业的学子不同,我来法国,是经年思考之后的决定。这个决定让我在年过而立之后,必须放下之前奋斗得来的一切,从头学一门语言,到异国他乡从零开始。 

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决定?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一个是 「价值观」,一个是「安全感」。 

在决定来法国之前,我一直在纸媒工作,经年累月做日报非常折磨人,职业病袭来,免不了常常跑医院。医院去多了,医患矛盾、医疗资源不足、缺乏隐私、医院对利益的追逐等等原本抽象的概念,就会变成真切的体验扑面而来。最典型的场景,是一群候诊的病人和陪诊的家属围着一个病患和医生,不但要听完病情叙述,还不时插嘴讨论一下。

一直在这个环境下就医,可能会让我们感觉到一点点别扭,但也并不感觉是一个大问题。然而一旦体会过并且习惯了西方医生与病患一对一的诊疗过程,就会意识到,被围观的就诊是多么令人不堪。

(尽管法国排队约医生这个过程之漫长,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标志性槽点之一,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是「要么自己好,要么自己死」。) 

在我们这个国家,存在着一种叫做「窥探」的习惯。我们似乎对别人的所有事情都充满好奇,除了病情之外,婚丧嫁娶、收入水平、买的什么房什么车都在窥探的范围之内。隐藏在这种窥探背后的,是无处不在的「比较」心态:你是不是活得比我健康,嫁/娶是不是比我好,赚得是否比我多,房和车是否比我高级…… 我有时候觉得我们如此关心适龄青年的婚姻和生育问题,除了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还存在着这样的心理:你怎么可以到了年纪不陷入家庭的琐事,一个人活得那么自由自呢? 

的确,在一个充满了对私域的窥探、评价甚至指摘的价值环境中,一个人想要求得基本的自由,是多么的困难。无处不攀比背后的「不安全」在我看来,爱比较,还源于内心深处强烈的不安全感。 

在报社工作的时候,我们常常办一些有奖活动吸引读者。

有一年世界杯期间搞活动,我负责分发奖品。明明是逐一通知来领奖的人,每个人都确定有奖品可以拿,但人们也不愿意依序领取,非要一拥而上,「生怕」轮到他的时候奖品已经发完。这种不安全感贯穿着我们的人生体验,每时每刻无不让人如坐针毡。

我们如此想要了解别人的个人生活、收入水平,还不就是希望在所有人都没有安全感的当下,从「起码我过得还不错」的感觉认知里获得那么一点点虚妄的安全感吗? 

在这个国家,所有的人都像是无根的树,唯有踩着别人头上、向上追求名利地位,才能给人以些许的安全感。

这一整套单一的价值观,以及攀比的思维逻辑,甚至渗透到你生活各处的行为中——比如,看病的时候特别希望了解医生给别人开了什么药,是不是我也得到了同样的治疗?我是不是花了更少的钱得到了比别人更多更好的东西,而不是反过来被人坑?要处处提防时时小心,是不是整个世界都图谋占自己的便宜?

我的一个朋友,去巴西留学两年,回国后在朋友圈感慨:终于发现自己在中国长大的过程当中失去了多少作为青少年的乐趣。我想许多留学回国的年轻人,在国内工作几年之后,或多或少也会生出这样那样的哀叹。即使不追求名利,只想追逐「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抱着「小确幸」过一生,都如此困难,不得不裹挟进社会的洪流中。 

虽然我们大部分人在单一价值观和安全感缺乏的环境中出生长大,但是在真正踏入社会之前,或者频繁出国旅行、生活过一段时间,有了对比之前,是很难意识到这个环境有多么地让人百爪挠心。别忘了「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前面还有「惟愿」二字,只这二字就足以让我们读出岁月里的不静和不好,现世的不安稳,这背后其实都是对社会满满的无力感。没有完美的社会,但有选择和权衡这篇文字写到这里,许多按耐不住内心怒火的爱国群众一定会跳起来咆哮:「中国什么都不好,法国什么都好,对吗?!」 

你瞧,单一价值观在这里又开始显示出它对我们恶劣的影响:非黑即白,并且只能在1和2之间做选择,没有3、4、5、6、7、8…… 法国当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国家,这个世界上也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国家。且不谈出国之后痛苦的适应过程(这个过程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结束,我也希望开篇另讲),这个国家本身也存在一堆问题,比如医疗等公共机构的官僚作风、移民与主流社会的矛盾、糟糕的政治和经济前景、社会治安问题……

但在各种因素中,总有一个是我特别看重的。我选择法国的主要原因,是对「自由、平等、博爱」这一写进法国宪法的国家格言的认同。法国哲学家Paul Thibaud这样解读:自由和平等是人的权利,而博爱则是一种道德约束,是面对别人时,认同对方也能在法兰西这片国土上,有享受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所以我们这些外国人才能享受到几乎所有与法国人相同的社会保障;所以即便是无家可归者,也有那么多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关注他们的温饱和健康;所以就算是没有合法居留证件的「黑户」,也能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这一国家格言不仅是宪法条文,也是深植法国人心的价值观。在这个基础之上,加上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多元文化的共存(虽然融合得并不好),我们很容易在这样的社会里获得一个人作为人应有的尊严

许多中国人似乎至今都没有想明白,在这样的价值体系的指导下,一个人不被尊重不会是因为贫穷,一个人受到尊重也不会是因为富有。这种尊严与财富无关,而在于彼此之间是否能在自己享受「自由、平等」的同时,也互相给予对方「博爱」。

你要说「自由、平等、博爱」就一定没有负面的东西存在吗?现实是,这一价值观在解读和执行当中经常出现问题,造成了反恐和提振经济等方面的困扰,让整个国家不得不面对财政不堪重负、效率低下并且很难彻底根治恐怖主义的现状。 

所以说十全十美的地方是不存在的,我们做出一些取舍,选择一个最能达到自我价值认同的地方居住,无非是想要求得做人的尊严,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得到别人的尊重。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去适合自己的社会生活的权力。而作为情感复杂的人类,做出这种选择,也不表示我们就一定要背弃我们所有的过去。就好像我居住在巴黎,但仍然会时常想念在国内的父母、朋友、美食和城市的创造力。 

或许几年之后,我又会想要搬离法国,去看看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更让我舒服的地方。或许这又会是一次向死而生的折腾。然而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既然已经踏出了国门,就不妨走得再远一点。毕竟,此心安处才是吾乡。

作者:王晟

来源:别处World(ID:else-world),已授权海外情报社发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