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华扩张到冒丢失之险,乐天这双色企业要闹哪样?

从来华扩张到冒丢失之险,乐天这双色企业要闹哪样?
2017年03月04日 15:16 海外情报社

文章来源:智谷趋势(zgtrend),识局(zhijuzk)

编者按:

2月27日,韩国乐天集团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这引发了中国民众及官方的一致不满。

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表示坚决反对,新华社评论称乐天此举“不计后果”、“草率”、“为虎作伥”,中国不欢迎这种“背后捅刀子的行为”。

2月28日下午开始,乐天中国官网开始陷入瘫痪,至发稿时仍处“维护更新”中。同日,电商京东上的乐天玛特超市消失。

3月1日,中国微博上一张青岛市民反对“萨德”的图片迅速传播。图片显示,有中国民众在韩国驻青岛总领馆前示威,手上的标语牌写着“反对萨德”“抵制乐天”“抵制韩国货”。

3月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表示,商务部注意到中国网民所表达的情绪,要强调的是,中国政府欢迎包括韩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始终保护外国企业在华的合法权益,但前提是,有关企业在华的经营必须依法合规。 

3月3日,120余家供应商诉乐天超市在中国收高额入场费。

3月4日,国家旅游局发布赴韩旅游提示,建议大家慎重选择旅游目的地。

资料显示,乐天集团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在华累计投资近10万亿韩元(约合600亿元人民币),其在华业务范围已覆盖零售、食品、影院、旅游、石化、建设、制造、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目前覆盖中国24多个省市,在华拥有120多家超市和5家百货。随着赴韩旅游兴起,乐天酒店、百货和免税店在中国消费者中具有很高知名度。

数据显示,在韩国境内,从2014年-2016年,乐天免税店销售额连续3年突破4万亿韩元。2016年第1季度,中国游客消费比重占乐天免税店总销售规模的70.8%,消费达9420亿韩元,远高于韩国人的2834亿韩元。除了入境消费,还有庞大的代购群体。

那么乐天此番为何甘愿冒着丢失中国市场之风险,主动投身地缘政治博弈,本文或为大家提供一个来自产业背景的视角。

正文:

有人说,这张地图会影响中国房价。

圆圈的中心,是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地方,圆圈半径2000公里,为“萨德”的雷达探测范围。

北上深自然躲不过,中部的太原、西安、武汉也未避过。一个“萨德”系统,以防范朝鲜飞弹为名,结果却把大半个中国给笼罩进监测的阴影。虽然韩国解释称并无恶意,但把中国整个惹恼了。

2月27日,消息披露“韩国企业”乐天决定将自己名下的地块换给 “萨德”使用。

图为乐天在星洲的高尔夫球场,深山密林中的一片开阔洼地,将提供给“萨德”系统使用

该消息立马在中国炸锅。乐天在中国开立了不少超市、商场。吉林,有民众在乐天玛特(Lotte Mart)门前拉起横幅,要求乐天“马上滚出中国”。

中国的舆论场上,乐天此举被视为“一边赚中国的钱,一边砸中国的锅”。

官媒也掀起批判乐天的浪潮。

新华社称:“乐天能够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同韩国军方换地,中国消费者也完全可以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对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产品说不!既想在国内政治上得分,又想在商业上获利,世界上没有这等一举两得的好事。乐天自己既然无法想清楚这样简单的问题,就让中国的老百姓来给出答案。”

3月1日,人民日报在其微信公号头条,呼吁远离乐天。

“远离乐天”会不会演变为“抵制乐天”,还不好说。但乐天在中国发展受挫,会是大概率事件。

自1994年进军中国以来,乐天的业务已经覆盖中国20多个省市,门店有120多家,从商场、超市、食品,到旅游,跨度非常大。

2016年,乐天在华投资额达到3.2万亿韩元(约193亿人民币),是2009年投资额的7倍多。要是全面爆发“抵制乐天”行动,乐天的损失看起来不会小。

沈阳乐天世界项目,据媒体报道已被叫停

中国俨然已成各大跨国企业的必争市场。现今中方的激烈反应,乐天应有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虑,仍决定换地给“萨德”,乐天肯定是仔细权衡各种因素作出的决定。

那么原因何在?其实,乐天在中国的营业额,绝对数看起来很大,但在其总盘子中的占比其实很小。

乐天的年营业额达85万亿韩元(约5114亿人民币),其中韩国市场占80%,中国市场只占这3.8%。网上有种说法,其中国的业务每年还要亏损约3000亿韩元,企业营收主要靠韩国市场撑着(当然,里面有中国游客在乐天免税店的贡献)。

失去了韩国等于破产,离开中国只是受点轻伤,乐天的取舍背后,是一个自然的商业算计。

这只是简单的经济账,后面还有更复杂的政治账。

很多国人不知道,乐天具有深厚的日本背景,它在韩国的身份极为特殊,特殊到你很难断定它究竟是一家韩国企业,还是日本企业。

乐天的创世人叫辛格浩,出生在韩国,1942年他跑到日本去,从此在日本扎下了根,娶日本妻子,并创立了乐天集团。

也就是说,乐天是由韩国人创办的日本企业。

辛格浩一直对故国念念不忘。

直到1965年韩日建交后,乐天才开始进军韩国。当时乐天在日本已经是声名大噪,韩国军政府急于发展经济,于是就把乐天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扶持对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经济创造了“汉江奇迹”,乐天也借助“汉江奇迹”一飞冲天,成为韩国的商业巨头,与三星、现代等大财团齐名。

曾有人这样形容乐天在韩国的地位:

三星集团也许是韩国最成功的“财阀”,但乐天集团却是韩国最无处不在的“财阀”。这家公司的业务遍布零售、旅游、石化、建筑和金融行业,雇员总数超过11万人。韩国人可以买到乐天巧克力,在乐天影院看电影,在乐天超市购物,用乐天信用卡付钱,然后回到由乐天保险保护的乐天公寓中,韩国人就生活在一个“乐天世界”里。

韩国乐天世界

表面上,是韩国的乐天集团承包了韩国人的休闲娱乐生活,但实际上,韩国乐天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是乐天酒店集团,而日本的乐天控股集团持有乐天酒店集团93.8%的股份。

兜了一圈,乐天集团还是回到了日本。

前几年,乐天集团内部爆发争夺控制权的内斗,韩国乐天背后的日本投资者浮出水面,这下韩国人不买账了,他们情感上接受不了:一家相当于国民生活保姆的大企业,其控制人居然是日本人,上世纪日本侵略韩国的耻辱记忆还在,乐天的“日本背景”伤了韩国人自尊。

于是乎,就像眼下中国发生“抵制韩国企业乐天”的事件,2015年后韩国则接连发生“抵制日本企业乐天”的事件。

2015年,在一款巧克力广告中,乐天请了日本滑冰明星浅田真央,而不是韩国国民女神金妍儿,而且,浅田真央被视为金妍儿的死对头。这广告简直就像是日本人跑来挑衅韩国人。

于是,韩国网民发起了抵制乐天的活动。

乐天请浅田真央做广告

左为浅田真央,右为金妍儿

这还不算完。2015年,韩国电视台采访了辛格浩的儿子辛东主,他是乐天集团最有话语权的人之一,结果会说韩语的辛东主居然用日语进行回答。

语言即身份。

那一年正好是日本投降70周年,韩国是历史情结很重的民族,辛东主认“日语”不认“韩语”的姿态,引发了韩国网民的不满。

还有一次,日本驻韩国大使馆曾经准备在乐天的一个酒店举办自卫队组建60周年的活动,结果酒店遭到韩国政府公开批评,民众也纷纷上门抗议。最后相关活动改在日本使馆内举办。

姓韩还是姓日,一直是韩国乐天集团摆脱不了的梦魇。即使韩国乐天董事长辛东彬在新闻发布会喊出:“乐天属于韩国”,也无法根本上缓解韩国人的不满。

为了“表忠心”,韩国乐天在建于首尔的世界贴上一面巨大的韩国国旗。

根深蒂固的“日本背景”,是韩国乐天对于本土消费者而言的“原罪”,在123层的首尔乐天世界大厦上挂国旗是“赎罪”,此次乐天宁可得罪中国,转而顺从国内主流民意、与韩国国防部达成换地协议,其实也是“表忠心”的一部分。

乐天,夹在中日韩三国的博弈夹缝之间,历史和现实交错挤压,它更像是一颗棋子。

上世纪70年代,是韩国的黄金时期,发家于日本的辛格浩押注韩国,他赌赢了,乐天商业帝国初具规模;进入21世纪后,中国市场爆发,乐天入华扩张,2007年乐天注资3000万美元成立乐天(中国)投资公司,便是这更大野心的显现。

但是,经历萨德事件,乐天是否能抓住中国红利,变得不再明朗。

日本的血缘,韩国的成长烙印,现在又被推向了中国舆论的风暴眼。当这家企业1994年初次进入中国时,它无法预见2015年7月韩美两国会宣布展开“萨德”系统部署、也无法预见它那块距离青瓦台200公里的高尔夫球场会被国防部相中。处在博弈的夹缝中,乐天也许是不能自由掌握自己的命运的。

商业很难纯粹,往往脱离不了政治的影响。但你选择了,就只能自己承受选择的后果。

身处中日韩微妙三角中的乐天也许早已看到这点,这几年在缅甸、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印度动作频频。2014年,乐天在印度新建了一个糖果厂;2016年,乐天在越南拥有了第12家购物中心,他们的计划是到2020年增至60家。

经过萨德事件,乐天很可能会放弃押注中国,把重心转移至东南亚。

图表来源:NIKKEIASIAN REVIEW

中韩两国原本相处得很好,既无历史过节,亦无现实冲突,虽然韩国私底下会抱怨中国控制朝鲜发展核武不给力,但仅止于私下抱怨,至少表面一团和气。

可能正如一名在中国已经15年的韩国留学生3月1日对记者所言,因为是韩国企业,乐天肯定会选择站在韩国政府的立场上。但如果从中国的立场来看,中国消费者现在的“反乐天”情绪也可理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