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亲中派上场,“菲律宾式”外交反转会上演吗?

韩国亲中派上场,“菲律宾式”外交反转会上演吗?
2017年03月11日 22:58 海外情报社

◎智谷趋势丨严九元

10个月前,中国和菲律宾的关系简直比现在的中韩关系还糟糕:南海仲裁案让双方撕破脸,阿基诺三世把中国和纳粹德国相提并论,而中国停止香蕉进口的制裁也让菲律宾浑身难受,两国冲突升级,仿佛就差在南海开打。

但世事难料,谁知经过一轮大选之后,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走马上台,不出数月,他迅速完成外交政策的一百八十度掉头,一边宣布“要和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彻底决裂”,另一边频频向中国示好,声称“我唯一喜欢中国的就是他们有诚意”。随后,菲律宾不再提仲裁案,中国也解除经济制裁,短时间内,贸易代替武力,两国化敌为友。

这种外交戏码,会在韩国重演吗?

今天,韩国宪法法院裁定,韩国总统弹劾案通过,朴槿惠下台。60天之内,韩国将选出青瓦台的新主人。

 

有意思的是,按照目前的选情,十有八九顶替朴槿惠的文在寅,有可能会成为韩国版的“杜特尔特”。

已经有学者预测:文在寅如果上任,有可能叫停萨德反导系统,缓和同中方关系。

 

当下朝鲜半岛危机四伏,部署萨德导致中韩交恶,中美的军事博弈遽然升级。接下来的韩国总统选举,会让“菲律宾式”外交反转再度上演?

 

01

文在寅,青瓦台的下一个主人

朴槿惠之后,下一个韩国总统是谁?

现在无论是媒体的调查还是专家的研判,都指向韩国最大在野党前党魁文在寅。

 

韩国民调机构Realmeter于2月27日至3月3日针对全国2025名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文在寅支持率较前一周上升2.9个百分点,达36.4%,连续9周雄踞榜首,韩国代总统黄教安和安熙正的支持率分别为14.9%和12.6%,位列二三位。

文在寅曾担任卢武铉的秘书,在2012年的竞选中败给了朴槿惠。不过,这位自称“卢武铉的影子”的反对派在乱局中等来了他的最好机会。

文在寅的巨大领先优势让黄教安和其他竞争者望尘莫及。不出意外,文在寅距离上任韩国总统进入60天的倒计时。

文在寅此前在中国的知名度不算高。不过,现在中国应该关注这个人物,他的上台,有可能是中国意外获得的一件礼物。

02

对待萨德,文在寅有两大不同

长久以来,对中美两个大国实行“等距离外交”,一直是韩国外交战略的基石,即中韩关系和美韩关系基本上是等距离的,经济上中国是最大出口市场,军事战略上美韩同盟不可动摇。

但是,萨德的部署和中国的经济制裁,意味着在朴槿惠政府执政后期,韩国主动终结了“等距离外交”。

 

在部署萨德上,朴槿惠政府可谓义无反顾,不惜一切代价,终于在朴槿惠正式下台前,完成萨德在韩的初步部署。

在部署萨德这个问题上,文在寅态度则更为温和,至少有两点不同:

(1)主张推迟部署萨德。

朴槿惠政府急于部署萨德,文在寅持谨慎态度,他在一月份时说:“萨德入韩希望交给下届政府解决。”针对萨德,文在寅曾表态“并不是美国说什么韩国都应无条件同意”。他没有明确拒绝萨德,但有意为韩国争取闪展腾挪的空间。

应该说,萨德部署在韩国是有民意基础的,自从美韩达成协议后,文在寅不得不承认现状,但在引入萨德的时间点和推进速度上,他显然不同意眼下朴槿惠政府的急不可耐。

 

美国开始在韩国部署萨德

(2)更在乎中国感受。

文在寅的外交视角没有脱离“等距离外交”,他承认韩美同盟的重要性,但也不愿意疏远中国。所以,在2016年7月韩美就萨德达成协议后,文在寅首要顾虑的是中国的感受,他认为“即便部署萨德成为现实,政府也必须全力以赴说服中国阻止关系恶化。”“目前韩国外交的最优先课题,是阻止韩中关系由于萨德部署问题受到损害。”

萨德协议去年7月达成后,韩国政府显然把加快萨德的落地作为最优先课题,而不是阻止韩中关系受到损害。

文在寅对中国的重视程度可谓非同一般。

2015年8月,朴槿惠决定出席中国阅兵,这一决定讨好了中国,却让欧美心生不悦,在韩国国内引起争议。

耐人寻味的是,彼时作为在野党领袖的文在寅,却公开支持朴槿惠,他说:“我们不能一味被动外交,而应主导外交,从这个意义出发,希望朴总统能够参加中国抗战胜利的纪念活动”。

这么一位亲中的总统上台,中国没理由不欢迎。

03

剧情会反转吗?

那么问题来了。文在寅上台后,萨德计划会生变数吗?

几天前,美国已经把第一批设备运抵韩国,生米煮成熟饭了,你再让特朗普把设备运回去,这等于无视“美韩同盟”的承诺。因此,文在寅不可能下令取消萨德计划。

不过,萨德部署的推进速度可能会放缓。

作为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的大部分成员是反对朴槿惠设立萨德的。在支持者的压力下,同时为了安抚中国,提振国内经济,文在寅也许会下令暂缓部署和启用萨德系统。

 

眼下,朝鲜半岛陷入“层层加码”的恶性循环,朝鲜以导弹试验回应外部威胁,韩国则以大规模联合军演进行震慑。

双方互不相让,犹如两列迎头相撞的火车,危如累卵。

但文在寅的上台,或许会使局面有所缓和。

在对待朝鲜的问题上,文在寅持有与朴槿惠政府截然不同的看法:

朴槿惠政府日益强硬,基本放弃朝鲜主动弃核的希望;但文在寅主张继续跟朝鲜展开外交接触,这位朝鲜难民的儿子是典型的温和派;

对待象征朝韩互利合作的开城工业园,朴槿惠政府坚持关闭,但文在寅希望能重新开放。

对于美国来说,他们当然更希望与朴槿惠政府合作。这个即将上台的文在寅,会不会像菲律宾的杜特尔特一样,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特朗普心里并没底。

今年2月份,眼看着朴槿惠下台、文在寅上台的轮换无可避免,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举行听证会,讨论韩国的不稳定政局会给应对朝核威胁带来什么影响。

会上有人提出,文在寅是最有希望的候选人,他的对朝政策更强调谈判接触,这可能会使得白宫和青瓦台之间的对朝政策出现缝隙。

 

毕竟,在特朗普的备选方案中,包括用武力或推翻政权的方式摧毁平壤的核武计划,这可能是文在寅所无法接受的。

所以,华尔街日报近日发出警告:文在寅试图与朝鲜加强联系的立场可能与华盛顿的对朝强硬派发生冲突。

不过对中国来说,文在寅主张朝韩接触的温和策略无疑是一拍即合。韩国政坛送走了朴槿惠,中国迎来重握解决半岛危机主动权的机会。

04

中美夹缝下,小国走钢丝

中国对韩国部署萨德的愤怒,不是对韩国人自我保护的不理解,本质上是对美国在亚太军事部署加码的疑虑和不安。

本来,对于日韩和东南亚诸国,“等距离外交”才符合最大利益,两边不得罪,经济和安全两不误。

而在这些国家内部,长久以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亲中派”和“亲美派”的博弈。中美两大国在亚太的博弈日趋激烈,小国被迫选边站,“亲中派”和“亲美派”的分歧加大,缓冲空间减少,所以,一旦两派轮流执政,外交政策的改变幅度也相当大。菲律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然,韩国有所不同。二战之后,美国一直是韩国不可替代的盟友,失去了“美韩同盟”的庇护,韩国无力应对半岛危机。所以,即使文在寅想和缓和与中国的关系,他也绝不会像杜特尔特那样放言“外国军队滚出菲律宾”。

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考量中,萨德入韩已经表明,对韩国人来说,活在金正恩的核弹的阴影下,安全压倒一切,换言之,“韩美同盟”压倒一切。

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式”的反转很难在韩国重演,但文在寅的上台,将有助于中韩关系的改善,也为解决半岛危机提供更多可能选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