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轻轻一跌 吓怕了全世界

中国股市轻轻一跌 吓怕了全世界
2017年11月21日 10:40 海外情报社
来源:华尔街情报圈(id : wallst007 )

“回想起2015年夏季和2016年,全球投资者每天紧盯人民币兑美元走势,而当时全球市场遭遇了一轮动荡。尽管事后没有定论“中国是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的根源”,但那一刻还历历在目。”

如今,随着中国股市、债市和全球大宗商品出现了令人们痛苦不堪的下跌,中国金融市场已经全球投资者被列入高度关注清单之中。一夜之间,一份《中国市场风险预测傻瓜指南》在华尔街流行开来。

仔细想一想,其实也不足为奇。今天,华尔街很多交易部门正在悄悄地收拾残局,并想方设法安抚自己重要的年轻客户(那些经验丰富,年龄较大的客户已经看到过一次,甚至两次1%的市场下跌)。

随着中国股市发生变化,各种解读中国经济的报告也开始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而对于新一代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市场交易者的分析观点也层出不穷。在所有这些分析中,关于服用“聪明药”——利他林(Ritalin)一代的言论观点特别引人注目,而这些观点则来自于德意志银行。德银在短短数百字的分析报告中,试图寻求解释中国经济可能会给全球各国经济带来的关键风险,以及下一次金融危机可能爆发的临界点。

在中国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刚刚开始下跌后的一天(那些进行隔夜交易的投资者可能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德银的分析报告可能重申一些更为突出观点。

注:一个好的迹象是,截止本文发稿前美国股市周四全线上涨,欧洲和日本股市也止住一年来的最长连跌。

德银分析师Zhiwei Zhang在其《未来6个月风险观察》中所写道: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投资者现在需要留心的关键问题是,中国可能会容忍2018年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最近,中国曾暗示“2018-2020年中国国内GDP增长速度保持在6.3%左右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这一增速也足够实现中国制定的2020年经济增长目标”。尽管从长期来说这是一个积极信号,但其也很可能暗示着,2018年的中国经济会出现下行。从最近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国内的经济周期确实在降温。

对于正在寻找经济周期关键拐点的投资者来说,有三个重要的关于中国经济的警示信号:

(1) 自2004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国内经济在本年度第三季度首次出现固定资产投资(FAI)实际增长为负的情况。

▲图1:中国国内固定资产投(FAI)名义和实际增长情况

(2) 今年10月份,中国国内房地产销售量出现负增长,这也是自2015年以来出现的首次下降。

▲图2:中国国内房地产市场月度销售量增长变化情况

(3) 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正在失去动力。

▲图3:中国国内一二线主要城市住宅用地销量的变化情况

希望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千禧一代交易者都不要失落。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除了所面临的经济下行风险之外,还要面对另外的两个主要风险:通胀上升和利率上升。

下面是详细的分析:

一、通货膨胀。截止目前,中国CPI温和上涨的标题掩盖了一个重要的基本趋势:非食品类通胀率一直在稳步上升——并在10月份达到了2.4%,与历史平均水平1.3%相比,异乎寻常地高。这主要受服务价格【如医疗保健(同比上升7.2%),教育(同比上升2.8%)和国内服务(同比上升4.3%)】推动。预计到2018年2月,中国CPI将达到3.1%,但在2018年下半年将会逐步放缓。德意志银行还预计,在2018年的剩余时间里,中国通胀率也有有保持在3%以上的风险。

▲图4:中国国内CPI通胀率逐年变化情况

如果通货膨胀持续高企,中国央行的调控手段将被束缚,使得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更大,而不是进一步收紧。

二、利率。全球各国的利率都在攀升,但中国国债的收益率涨幅却高于美国。

▲图5: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对比;中国(蓝线) 美国(黄线)

显然这不是由实体经济的需求推动,而是投资放缓导致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金融去杠杆化导致非银行金融机构减少了自己长期资产中(通常存在加杠杆操作)的风险敞口。通胀预期也可能发挥作用。如果这些预测成为现实,利率可能面临持续的上行压力。这反过来将抑制借贷:例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利率上升期间发行的债券数量就会减少。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全球战略师本杰明-曼德尔表示:“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将会给全球市场带来两个后果之一在于,投资者对于市场前景的潜在担忧情绪将会加深,中国对国内金融环境的收紧或将成为市场催化剂,可能令市场发生逆转。”

▲图6:中国国内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和新发行量统计

尽管德银的资深分析师并不认为中国经济会出大问题,但对于年轻一代的交易者来说,他们未来可能会目睹熊市的到来,这种情况也有可能会在中国发生。过去三年时间里,有分析机构就认为,下一轮全球经济危机将会从中国开始。而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中国需要敏锐地关注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从市场过去几天发生的震荡来看,这并不是夸大其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