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担心6月钱荒?央行早有应对,力保流动性平稳

还在担心6月钱荒?央行早有应对,力保流动性平稳
2017年06月19日 21:13 证券时报

作者:吴少龙

6月以来,央行公开市场、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合计净投放规模已达6067亿元。在持续呵护之下,6月份资金面基本定调,年中流动性有望平稳过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让人惊慌的6月“钱荒”暂告一段,但7月的市场流动性仍有隐忧。

年中流动性有望平稳过渡

一般而言,6月份是年中资金面最为敏感的月份,尤其月末阶段往往是整个6月最关键的节点。进入6月份,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在即,叠加流动性总量收缩、季节扰动等因素,6月资金面容易发生“钱紧”现象。而到了6月中下旬,金融机构集中“备考”,短期流动性供求压力更加突出。

受此影响,6月以来市场利率持续上行,各期限的shibor利率亦均处于年内高位。一银行业务员也向记者透露,该行6月份已经不再投放贷款了,贷款需求全部押后至7月初。

不过随着央行适时维稳和机构提前应对,资金过度紧张的情况并未出现。

首先,央行近期积极投放流动性。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央行6月以来公开市场净投放规模为5400亿元。其中,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4100亿元人民币,创近五个月单周新高。本周一,央行公告称,受政府债发行缴款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下降较多,决定于2017年6月19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7天期、14天期、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45%、2.60%、2.75%,均与上期持平。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方面,6月6日、7日、16日分别有1510亿、733亿、2070亿元MLF到期,合计到期规模4313亿元。不过,央行已在6月6日开展4980亿元MLF操作。对冲过后,6月MLF净投放667亿元。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指出,本周二至周四将有2400亿逆回购到期,预计央行仍将投放14天和28天逆回购对冲到期量。6月至今,央行已经实现净投放6067亿。我们认为今天逆回购超额投放有安抚市场的意图,对月末资金面走势无须过度紧张。

另外,美联储上周宣布加息,但央行并未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可以看出央行正积极保持流动性平稳。

机构方面,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可查询到发行利率的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定向工具、资产支持证券)数量达241只。从发行利率来看,第三周发行利率在5%以上的债券数量有78只,而第二周数量有97只。此外,第三周发行利率在6%以上的债券数量有34只,而第二周数量为45只。此外,第三周发行利率在5%以下的债券数量达26只,而第二周数量仅为15只。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近期央行加大跨节资金投放,央媒不断释放稳定流动性预期的信号,强调政策要兼顾短期流动性稳定和长期去杠杆防风险的目标,短期资金将稳健中性。

7月流动性偏紧仍将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从央行6月份的操作来看,流动性并非趋势性改善,因为在其投放的4000多亿货币中,中长期工具MLF净投放仅667亿,其他均是28天以内逆回购等短期工具,后者将在7月份到期,这意味着7月份流动性收紧压力或卷土重来。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7月份将有5600亿元逆回购到期;另外,7月13日、18日、24日分别有1795亿、395亿、1385亿元MLF到期,总规模达3575亿元。因此逆回购与MLF合计到期规模9175亿元。

政策面上,姜超指出,6月份由于恰逢MPA年中考核,而且叠加美国加息冲击,为了防止流动性冲击过度,央行提前投放大量货币,这也使得6月份流动性没那么紧。但我们也看到,央行货币稍有放松,银行同业存单随即井喷至历史新高,金融加杠杆又再度卷土重来,这反过来也意味着金融去杠杆未结束,在6月季末冲击结束以后,7月的流动性或许也没那么松。

华创证券屈庆研报亦称,6月内央行还是会保持平稳的状态,但是7月份需要警惕的是资金不如市场预期松的风险。

不过,也有部分市场人士持较为乐观的意见。其中方正证券任泽平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而央行未再跟随上调公开市场利率,表明货币政策仍紧但或不会更紧了。具体来看,国内需求放缓通胀回落,宏观经济环境不支持货币政策继续收紧;为保汇率而加息的必要性下降,通过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和加强资本管制,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可预期的是,随着经济通胀回落,货币政策边际不会更紧,监管维稳,债市配置价值有望凸显、股市风险偏好将逐渐修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