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回购、大股东兜底员工增持,这些积极信号频现

增持、回购、大股东兜底员工增持,这些积极信号频现
2017年11月21日 21:35 证券时报

作者:胡华雄 唐维

股东增持,大股东兜底倡议增持,上市公司回购,最近这样的情形再次多了起来,这其中虽不排除有自己的“小九九”,但有这样动作的上市公司中,多数相关主体可能仍是出于看好上市公司。在当前股市尤其是中小市值股票再现调整的情况下,这样的信息值得关注。

11月重要股东增持又多了起来

今年下半年来,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含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董监高及其亲属、员工持股计划等,下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力度有所下降,不过自11月以来,增持力度再次出现加强趋势。

这种现象对应的是,11月以来多数中小市值股再次出现调整,股东或是采取逢低吸纳的策略。

Wind数据显示,11月以来,上述主体实施的增持涉及股份数12.46亿股,参考金额达131.17亿元,而当前11月仅过了2/3的时间,初步推算,11月全月的增持规模将大概率超过9月份,甚至有望创出今年下半年新高。

11月份金额最大的一笔增持源自于华夏人寿。11月6日至11月9日,华夏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民生银行1.31亿股,占民生银行股份总数的0.36%,初略估算,增持耗资超过10亿元。此前民生银行股价非常低迷,一直跑输其他银行股,通过增持,华夏人寿增强了在民生银行的话语权,民生银行股价也受到一定提振。

除此之外,长园集团、泰豪科技、雏鹰农牧、永新股份、耀皮玻璃等多家公司被重要股东增持的金额也超过亿元。

另外,从增持的相对规模看,多家公司增持数量超过总股本的1%,永新股份、*ST运盛、三维丝、耀皮玻璃、泰豪科技、威龙股份等多只股票增持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相对靠前。

又现兜底增持公司

时隔数月之后,A股又现大股东倡议增持并承诺兜底的公司。

古鳌科技昨日午间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陈崇军向公司提交倡议书,鼓励古鳌科技及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体员工积极买入古鳌科技股票。陈崇军承诺,凡于2017年11月21日至11月24日期间净买入的古鳌科技股票,且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并在职的员工,若因在前述时间期间增持古鳌科技股票并在特定期间内减持造成的损失,将以个人资金予以补偿,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

在发布兜底式增持公告的当日午后,古鳌科技股价快速拉升,盘中一度冲击涨停,当日收盘时仍大涨6.99%。

一般认为,敢于承诺兜底,说明大股东看好上市公司,对公司未来业绩非常有信心。

下表是今年6月~7月时发布兜底式增持倡议公司的基本情况,接近30家公司。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样的公司主要为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以及沪市的中小市值公司。超过20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利润出现增长,说明兜底增持公司总体业绩表现并不差,大股东敢于承诺兜底,总体上还是非常有底气的。

不过或许是受到今年市场风格影响,多数公司6月以来出现下跌,股价仅受到兜底增持消息一时提振。

上海证券曾发布研报指出,内部员工买入“兜底”其实是一种变相的产业资本增持行为,且似乎对于股价的心理支撑更大,但不能忽视股东增持背后动机的复杂性。

从古鳌科技自身业绩情况来看,似乎不那么乐观,公司在2016年上市当年净利润就出现下滑,今年一季度便开始出现亏损,今年前三季度仍亏损287.68万元。

尽管如此,仍需要提防其中的“套路”。

以安居宝为例,6月5日午间,安居宝发布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张波兜底增持倡议公告,公司股价一度受到强力提振,不过接下来的“故事”更令人意外:8月24日晚间,公司披露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张波、张频、李乐霓的股份减持计划。倡议员工增持,自己却先跑,安居宝为此接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

数据显示,年内发布兜底增持倡议的公司接近30家,不过实际响应买入股份的员工并不多,买入数量也相对较小,不少公司仅有10来位员工响应倡议,买入的股份耗资总额也多在百万元上下,规模并不大。

从发布兜底式增持倡议公告后这些公司的股价表现来看,多数股价在短期内受到一定提振,不过,将时间拉长来看,兜底式增持对股价的影响不明显,绩差公司股价仍会现原形。

亿元级别回购频现,股价并不买账

与境外市场相比,股票回购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发生频率极低,在2012年以前,极少有A股进行回购,并且回购的规模很小。但近两年来,A股回购渐成风气。据Wind统计,以回购的最新公告日期计算,历年数据分别是:

2013年:22家。

2014年:36家。

2015年:52家。

2016年:102家。

2017年(截至今日):430家。

仅仅11月中上旬,就已经出现71份回购公告(回购有个过程,公告并不代表当月回购的家数)。如果说回购金额越大,越能体现诚意的话,我们看到,11月份有5家上市公司回购的金额达到“亿”级。

这些公司回购的目的多为员工持股计划或是股权激励。

海南海药截至11月17日共回购了3.71亿元。公司10月24日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通过集合竞价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20元/股,回购总金额为4亿元-6亿元,预计回购的股份约为3000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25%,本次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股权激励计划。股价方面,截至今日收盘为12.89元,与回购上限价相差甚远。

泰豪科技的回购同样是用于股权激励,截至11月10日已回购1999.99万股股份,耗资2.69亿元。8月28日,泰豪科技发布公告称,计划实施新一轮股权激励,拟通过在二级市场回购股份的方式筹集本次限制性股票2000万股。目前公司回购计划已完成。

天舟文化截至11月3日已回购股票1689.41万股,耗资2.08亿元。10月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以自筹资金择机进行股份回购,回购资金总额区间为2亿元至3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7.20元/股,本次回购的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但我们随便看几只个股就会发现,市场对于这些大手笔的回购,似乎并不买账,很多个股股价远不及回购上限价,并且走势并不理想。这是怎么回事呢?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该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比如,原来10亿总股本,买回1亿,注销后,总股本为9亿。结果是每股收益会变高,目前所有持有股票的股东都受益。

不过在A股,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只是将用途改为股权激励或是员工持股计划。除此之外,股权质押迫使上市公司进行回购也成为一大原因,近期部分股票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引发部分股权质押触及预警线,不少公司祭出增持或回购大招,但招数用多了也就不灵了,或许这是投资者对此不买账的原因之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