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有房 便是晴天

你若有房 便是晴天
2016年09月06日 21:05 证券时报

作者:拾柒

好像是沉寂了一段时间,房地产的那些事儿,又开始火了。

最开始是苏州、南京限购;接着上海人排队离婚买房;接下来,合肥、武汉宣布限购政策;随后,沈阳房地产又开始大甩卖。朋友间聚会,好像不聊上几句房价,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有个朋友说,没有经历过离婚买房的人,没有资格谈房价。

所以,我不谈房价,我来谈谈“房事”吧。

1、A是我大学同学,毕业后去了上海。

她第一次和我谈到与房有关的问题,大概是在2014年10月吧。那时候她已经怀孕7个多月了,考虑到以后小孩出生后各种问题,打算买房。再一次和她谈起这个话题,差不多是在2015年7月左右。那时候北上深的房价都经历了一轮疯涨,以深圳尤为厉害。一天正好一同事谈到她在房价疯涨前买下房子的经历,突然就想到了A。

于是微信问她房子买了么。

我心想的是她一定买了,因为她是在2014年10月告诉我她准备买房,并且已经看了一些有印象不错的。我想过那时候离房价开始暴涨还有半年左右,她一定是买了。

于是我还没等她回我,又问,上海房价也涨好猛,你们房子应该翻番了吧。

谁知道她回了我一句:别提了。

我顿时觉得有点懵,问她:“难道还没买?你们不是那么早就决定要买房的么?拖了这么久……”

她回复:“哎,就是一直没太下定决心,一直看看看,等到今年4月才选中了一套,结果定金都交了,房东突然毁约不卖了,然后房价就一直涨到现在了……”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虽然此前在网上看到各种段子,说某人连续三次买房被毁约赚了多少多少……但却没想到真的有毁约这种事情发生在朋友身上,感觉似乎离我那么近。更何况对于A来说,她只是想买一套房子,并不想要违约金。

我问她:“那怎么办?”

她说:“没办法,只能再看看了,但是现在房价真的太高了!觉得根本就买不起了……”

再一次联系是在2016年3月25日,那天,上海发布了3.25房地产新政。

A先给我发来一张大哭的表情,随后发来一段文字:“我们没有资格买房了。”

我还没反应过来,我问她,为啥?

她说:“今天上海公布了新的调控政策呀。”

我第一反应说:“那不是主要针对二套房吗?你们不是还没买吗?”

她说:“5年社保啊……”

我才想起来,是啊,我们毕业还不足5年。心里又默默为她叹息了一次:如果她第一次跟我说起买房时就果断买了,现在该多好。

2016年8月底,上海房产日成交量天天刷屏。我又问了问A近况,她说已经看好了一套房子交了定金,不过要等10月社保够了5年才能签。现在的她每天都提心吊胆,“我们那个小区和我们同户型的房子,最近几天刚成交的价格,已经比我们的合同价高了15万的样子。现在真是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又怕房东毁约,又怕政策有变,再熬几天,等9月就可以网签了,也会安心一点了。”她说。

2、B是我一个朋友,和我同一个小区,前些日子她突然告诉我:“我离婚啦。”

我看她神情,没有半点忧伤,这哪像是一个离婚了的人。何况我前几天还看着她和她老公手牵手在楼下溜小孩。于是对她说:“骗人也要先化个惨淡点的妆呀,你看你这容光焕发的。”

她说:“真的,你该问问我们为什么要离婚。”

我想了想,很没有底气的问:“难道为了买房?”在这之前,我的确听她说起有买房的打算,却没想到速度如此之快,而且,会真的为了买房而离婚。

“Bing go!”

我难以置信:“不会吧,真离啊,太有勇气了。”

她给我说道:“没办法呀,据说做个假离婚证也能让银行放贷,但是税费那边没法呀,得多5万多。”

她停了一下又说:“而且我们买现在这套房的时候还没有结婚,当时只用了我一个人的公积金贷款,我老公的还没有用。现在买房想要用他的公积金,就必须要真离婚才行。”

虽然我好歹也是从事着传媒行业,但也真没想到这种事情真的会发生在我身边,比如房东毁约,比如离婚买房。

我问她:“那你们已经离了?”

她说:“是呀,昨天早上去办的。你知道深圳离婚多火爆吗,网上预约已经排到1个月以后了,我们怕那时候赶不上做资金监管,昨天一早还没开门就去现场排队了。不过呀,我看当时在场那几对登记离婚的,气氛非常和谐呀,我估计都和我们差不多,有一个男的从资料袋拿证件出来时一张纸也掉了出来,你猜上面写的啥?”

我摇头。

 “我扫到一眼,好像是什么公积金申请表……”

她家情况和我差不多,小两房,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越来越不够用了。可是看着深圳这暴涨过1倍多后的房价,我始终是不太敢出手。我问她不怕房价跌吗?

“你觉得能跌吗?每年印这么多钱,实体经济又那么差,股市就不用说了,那房价不涨你告诉我什么该涨?反正我觉得长期来看,不会跌……”

好吧,没有离婚买房的人,没有资格谈房价,我换了个问题:“那你干嘛不卖了你现在的这套买个3房的。现在又买一个小两房,你们和你爸妈准备分开住呀?不方便吧。”

“隔得不远,他们也退休了平时没啥事,过来帮带小孩也还方便。买小两房,一是觉得卖了再买好麻烦,中间还得租房。另外,我拿现有的钱去买一套房,跌了,我能承受,反正是自住,是刚需,可要我卖了再去买,我就觉得我会承受不住房价下跌。”

3、第三个故事是高中同桌C的。大学毕业后在老家工作一年又考研到北京,毕业后就在北京了。

大概是7月左右吧,和她聊天时说起她男朋友拉着她看房,她问我当初为何要买房,是什么感觉。我回答懵里懵懂的感觉,但我告诉她,还是早点买吧。

写这篇文章时,突然想起了她,于是问她到底买了吗?

“买了,廊坊。”

我问她:“为何买这么远的地方?”

她说:“北京贵呀,最主要的是我们两个都没够5年,也没资格买呀。”

我再次感叹好远,并打赌她肯定不会去住的。她说:“其实还好,到国贸开车也就1个多小时。”

嗯,惠州的房子也一直都打着深圳1小时生活圈的旗号,不过一个同事从公司附近搬家到梅林关(车程15分钟左右)附近住了1周后,脾气开始变得很暴躁,尤其在上下班的时候……

说远了,C又说:“也没办法,怕房价一直涨,等我们有资格买房时已经买不起了。京津冀一体化,现在北京周边的房价都涨了好多,先买一套,等到时候看情况再看看能否换吧。”

4、最后这个故事很短,关于D。从我第一天来深,就听见他说他在看房,准备买房。

后来,我买房了,他依然还没买。那时候他手里的钱,已经从够买一个三房+精装修,变成买两房,他不甘心。

而今,他依然还在看房,还未买房……我想,他大抵是不会在深圳买房了吧。

故事讲完了,用杜甫的那句诗做结尾吧: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更多原创文章,请关注证券时报网微信公众号:wwwstcncom 

下载 证券时报APP ,了解更多财经资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