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楼市调控“毫无征兆”?

为什么上海楼市调控“毫无征兆”?
2016年11月30日 18:36 保险那点事儿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laohucaijing01

作者:王帅

昨晚,沪津两地同时发布楼市新规;似乎一夜之间,楼市寒冬已至!但其中,很多细节却尚待熟虑,人民币大幅贬值,楼市倚重杠杆资金,在这一系列的大背景下,此次的新规,更显的是一种保护!

2016年年初,“房价”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依稀记得过年7天假期后,房价暴涨了50%;现如今来到年末,“汇率”成了无法撼动的头条,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破6.91关口,创下八年半新低。

回顾整年来看,可以发现一个极其两级分化的现象,即“房价”年度几番上演暴涨;而另一头,“汇率”则是几度开启下跌。

一冰一火的局面,也让“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的争论成为今年,乃至今后几年不可不谈的话题;而昨夜沪津突至的楼市新政,表面上看,是利空房价;但若往深了看,这更像是一次对于“保房价还是保汇率”问题的表态。

楼市新政快马杀到,未留丝毫窗口期

首先来看昨晚发布的新政节奏,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快”!

快到连一点风声都没有传出,新的政策已经杀到!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几大官方平台都是准时准点同步发送!

11月28日晚间9点,首先是微信公众好“上海发布” 第一时间宣布了消息:

随即,微博同步推送:

然后更令人诧异的是,东方卫视和新闻综合频道也在9点左右同步宣布:

另外,从执行时点来看,11月28日晚间9点宣布,于11月29日0点开始执行,完全没有给市场留下丝毫的窗口期,任何一只苍蝇都飞不出来;而且很细致的是,这一次的政策,还配备了相当完善的问题解答。

务必做到让所有人最短时间内可以最快程度的消化和领悟。可以见得这一次新政落地的传播得到最高层的指示,得到极度统一的传播与最大程度的扩散,并且是坚定不移的执行。

极速冻结楼市资金

对于新政的突然杀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无疑是将其看作楼市的“黑天鹅”。无论是提高首付比例、上浮贷款利率、下调贷款金额、又或是认房又认贷,一系列的调整,势必将大大影响上海楼市未来的交易量,给楼市造成利空。但此举真是只为打压楼市?

自国庆之后,政府调控楼市,限制房价快速上涨的决心一再凸显。深圳、北京、南京、西安、合肥等多个城市密集出台楼市新规,其中的潜台词无疑是在表示,如今的房价已经虚高了!

早些前,一篇名为《中国正在上演一次规模空前的财富大转移!》的文章中曾明确提出,在过去的十年,中国的大部分城市的大部分时间里,住房市场价格呈现单边上扬的趋势,尤其是一线大城市和部分发达地区二线城市上涨的速度非常快,而这也上演了一轮规模空前且残酷的财富大转移。

说白了,高房价城市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财富,现如今,人民币大幅贬值,资本外流的趋势或将愈发明显,作为聚集众多财富的楼市来说,一旦出现财富转移的迹象,房价势必将出现踩踏现象,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前,有众多报道也曾相继爆出,房价的虚高中带有大量的杠杆资金,尤其是银行资金。一旦倚重了杠杆,“房价”的起伏将变的极为敏感,容易出现羊群效应,去年股灾的经历便值得借鉴。

再回顾近日李嘉诚急速抛售内地资产,以200亿的价格抛售了上海世纪汇广场,卖出这个项目之后,李嘉诚在内地持有的投资性物业面积只剩下了15万平方米,仅相当于21个足球场那么大,此举容易给市场带来示范效应。

因而,在此大背景下,这一次沪津新规迅猛杀到,其用意更像是一种保护政策。

一位分析人士就表示,房价现在虚高,如果任凭地产成交会促进房价从虚高向合理演进,或将促发羊群效应,引起崩盘;但若能控制成交量,冻结楼市中的存量资金,那么即使短期之内房价稍吐前期涨幅,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限购其实是保护房价?

说到这里,关于“保房价还是保汇率”问题的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历史上,此类问题也曾相继出现在日本和的俄罗斯身上。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保汇率弃房价”, 他们没有过分超发货币,最终维持了强势的日元,让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最终,东京楼市的下跌幅度超过70%,即使在26年后的今天,东京楼市的价格也未达到当年顶峰时期的50%

与日本截然相反的则是俄罗斯。2014年,俄罗斯遭遇乌克兰战争和欧美经济制裁的政治和经济双重危机,一边是滚滚外流的资本,汇率贬值压力巨大,另一边是膨胀的资产价格和国内经济风险,最后,俄罗斯选择“弃汇保楼”的策略,允许汇率自由浮动,两个月内汇率贬值近50%。

中国当下的情状,与“俄罗斯模式”更为接近。当然,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经济结构和实力固然有诸多差异,但现在中国面临的情况与两年前的俄罗斯有很多相似点,比如在汇率危机来临前,两个国家的房价涨得飞快,货币严重超发,出口导向性经济带来巨量外汇,资本外流触目惊心。总之,汇率泡沫和楼价泡沫双双浮现,必须戳破一个。

天天说钱新媒体创始人刘晓博表示,中国拥有国内巨大的市场。我们目前进口的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等,而且从长远看,这些东西的价值都在下降,可替代性也在上升(比如页岩油、页岩气技术,新能源技术、电动汽车等)。所以,中国过分为难自己去“保汇率”其实意义不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