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下一轮致富机会,正藏在这十大城市群里!

楼市下一轮致富机会,正藏在这十大城市群里!
2016年12月09日 11:03 保险那点事儿

作者|阿杰、团支书

来源|城市数据团(ID:metrodatateam)

原题|是时候评估一下被“钦定”的十大城市群了【精简版】

房姐导读

今年来,随着一线楼市的疯抢暴涨与频繁,三四线城市去库存艰难,许多专家都在呼吁我们需要更多的一线城市。但房姐认为,以一线热点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很多朋友私信问房姐:为什么唐山的房价会疯涨?为什么嘉兴也调控了?为什么杭州会这么频繁的调控?其实正是因为像北京、上海这些城市的日益庞大,作为周边卫星城市,唐山、廊坊、嘉兴这样的城市才受到了资金挤出效应的影响,迎来了楼市和经济发展的繁荣期,这并不奇怪。

所以比起研究家乡的三四线城市或者盯着高攀不起的一线城市,房姐觉得研究热点城市群的发展更有意义!今天房姐推荐大家看这篇文章,有图有数据有结果,全国的城市群形成情况一目了然,相信这对你未来的投资选择也会更有帮助!

最近在做一些城市群研究方面的微小工作。

我认真地查询了诸如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等权威部门的官网,但怎么也找不到官方的说法。但是假如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各路研究(包括百度百科)几乎都宣称,我们有十大城市群: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关中、川渝城市群。

这么不约而同地统一口径,不禁给人一种钦定的感觉。

但是,为了不听风就是雨,我决定还是利用数据和模型来认真地研究一下城市群的问题。

本文中使用的主要数据和方法如下:

城市群,包含了城市个体与群落联系两个层面的问题。

在数据层面,我们主要利用两类数据:城市规模数据城市联系数据。在规模数据上,我们使用了《中国统计年鉴》中各个城市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数据;而在联系数据上,我们利用腾讯位置大数据,来描述不同城市之间以人为核心的流动方向和联系强度(在某种程度上人的流动可以代表经济和信息的流动)。

在方法层面,我们首先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每个城市的综合得分,用于识别首位城市(包括对双首位城市的判定),并综合地域范围考虑,选出了我国排序靠前的首位城市。城市群则围绕着这些首位城市展开。在判断一座城市属于哪个城市群时,除了考虑其与首位城市的联系之外,还需要考虑它与城市群中其他城市的联系。基于初始场景,我们会进行迭代计算,以累计联系度达到标准和从属关系不再变化作为迭代终止的条件。最终迭代完成后的得分将确定该城市的城市群归属和与之相关的指数。

使用以上数据和方法,我们识别出了全国12个(组)首位城市及其所在的城市群,并基于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我们识别出了十二个城市群(比钦定的多了两个),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城市群与其首位城市的列表如下所示:

1
三角领跑十二大城市群,昆明所在的西南城市群成最大黑马

在以上12个城市群内,哪个城市群最有实力?

我们计算了基于城市群规模和内部联系度的综合发展得分,如下图所示:

可以清楚地看到:

长三角城市群为我国第一大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居第二位,珠三角城市群和川渝城市群分列第三、第四位。

从城市群名单来看,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我们识别出的十二个城市群与『钦定』的十大城市群:

总体保持了一致,看来钦定还是有理有据的。除此之外,还有两点不同:

1. 在我们的模型中,钦定的『长江中游城市群』被识别为了两个分开的『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

2. 我们的模型识别出了一个新的首位城市以及相关的城市群:昆明(西南城市群)

或许,彩云之南是一个被遗漏的区域?

2
城市群一定要地域连续吗?

总体而言,城市群的联系强度与距离高度相关。因此,城市群里的小伙伴城市在地域上都是连绵的。

以北京为例,请看下图:

可以看到,虽然廊坊的经济总量和人口并不突出,但它与北京的联系度极高,超过了天津、唐山、石家庄。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以北京为首位城市的城市群中,除了有与其临近的天津和河北诸市以外,还包括了安徽合肥、贵州贵阳和湖南张家界。请看下图:

是的,你没看错,合肥

虽然随着《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合肥正式加入长三角。但是,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合肥与京津冀城市联系度超过了长三角城市群。明面上合肥对上海投怀送抱,但是依然对北京眉来眼去。这是不是有一点“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味道呢?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城市是贵阳。虽然贵阳人口和经济规模指标暂时不高,但贵阳与与北京的联系度,却比辽宁、青岛等北方首位城市与北京的联系度还要高。偏居西南,心系中央,怪不得最近贵阳搞得风生水起一颗赛艇。

3
哪些省被城市群瓜分了?

从本文第一张图中可以看到,在我们的城市群范围识别中,一些小城市是被剔除掉的(一般由于该市的规模指标太少导致联系度太低,或者联系比较分散等)。

但是,假如我们不考虑联系度的绝对高低,而是按照相对值把每个城市都强硬地划分给一个城市群,结果将会如何呢?请看下图: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

1、重庆成都的地盘最大。除了四川外、重庆成都还覆盖了贵州、青海的部分地区以及西藏和新疆的大部分地区。

2、北京的地盘跨度最大。总体来看,北京覆盖了除了东北以外的大北方地区、北疆和南疆部分地区、以及安徽、贵州、包括台湾(是的,与台湾联系最强的是北京)。

3、上海的地盘比较集中。除了传统认知的长三角包邮区之外,还连绵至江西东北部,在北方还染指了黑龙江和内蒙的部分城市,同时,在海南也有若干点状分布。

4,当我们把目光从宏大的首位城市转到基层单位时,会发现一些本身实力较弱、没有首位城市的地区,比如江西、甘肃,黑龙江,会被多个不同的城市群所瓜分;天下大势,逐鹿已完。 

4
最团结的城市群是哪个?

城市群的实力划分格局已经清晰了,那么城市群内部以及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又是如何呢?请看下图:

由图可知,内部联系度最强的是海峡西岸城市群(福州)长三角城市群(上海)珠三角城市群(广深)。京津冀城市群(北京)的内部联系度只排到第五位,辽中南城市群(沈阳大连)和川渝城市群则排名垫底。

但是,内部联系度的绝对数值并不足以说明城市群间的联系强弱。为此,我们再定义一个团结度指数

团结度=城市群的内部联系度/城市群的对内对外联系度总和

团结度越高,说明该城市群对内部联系的依赖越强。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

1,珠三角城市群最为团结,其内部联系比例高达36%。而经济发展水平未至一线的中原城市群(郑州)、山东半岛城市群(青岛济南)、关中城市群(西安)等,也紧紧抱团互相扶持。

2,团结度最低的城市群是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其内部联系度比例仅为27%。北京作为伟大首都,要做到雨露均沾,似乎还任重道远啊。

5
什么样的城市群,经济发展得更好?

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在此我们仅从首位城市的角度对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略作探究。

我们首先对城市群GDP总量与首位城市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总联系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6732,显著水平0.0164)。绘制出散点图来大概长这样:

从现象上观察,首位城市与从属城市的联系度越高,城市群的GDP总量也越高。

但这是否意味着,应该把城市群的资源都交给首位城市去发展呢?首位城市的“一家独大”,能带动整个城市群的发展吗?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联系首位度”来衡量城市群中首位城市的相对地位。

联系首位度=首位城市与城市群中其他城市的联系度/城市群内部的总联系度

各城市群的联系首位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首位度最高的是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和西南城市群,而长三角、京津冀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在首位度的排名则全部垫底。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首位度和GDP之间的关系:

1,城市群GDP总量与首位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5969,显著水平0.0405)。

2,城市群人均GDP与首位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7700,显著水平0.0034)。

可以看到,尽管首位城市本身的规模和对外联系度与城市群的发展有正相关性,但首位城市『一家独大』的程度则与城市群的发展有负相关。

当然,仅从这两个指标,我们还是无法探究出首位城市的联系度与区域的发展的因果关系,但似乎这是一个可行的视角。

继续下去的话,可能就需要更多的外部数据和更多的模型设计实验了。我们也提供本次研究的方法说明、初步成果以及相关数据。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城市数据团(metrodatateam),作者阿杰、团支书。特此鸣谢!如有侵权,请与本号联系删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