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又传消息,砸锅的时候,你还去捞粥?

楼市又传消息,砸锅的时候,你还去捞粥?
2017年04月23日 09:36 保险那点事儿

自从去年930新政以来,这次房地产调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把投机炒房客往死里按的节奏。但是,调控远没结束,前天晚上(4月20日),北京楼市再出狠招!

北京房企+中介必须需要注意了!

4月20日,央行又出重招,要求开发商和中介履行反洗钱义务。

按照新规,开发商在售房、中介机构在二手房买卖经纪服务中,必须要求房屋交易当事人购房款以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且必须使用出卖人和买受人的银行账户,通过预售资金、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专用账户进行资金支付。

上面的意思就是说,直接提着现金啥的不行了,一定要经过银行账户。即使必须用现金的,也得由双方的银行账户完成。用银行账户完成,其实还是等同于不能用现金。

为什么会在房地产领域出重拳?

去年底,央行副行长也发话说:我国的洗钱活动开始向房地产、贵金属交易、艺术品拍卖、典当等特定非金融领域渗透。

“这个我们几乎是空白,房地产需要抓紧去做。”郭庆平曾表示。

同样是去年,轰动一时的“华裔学生豪掷1.5亿元人民币(约合2377万美元)买下加拿大温哥华一处豪宅”新闻,因为其向银行按揭贷款约757万美元,其余款项均为一次性付清,受到质疑投资涉嫌洗钱。

当时新华社的报道说,对涉嫌洗钱的怀疑并非毫无根据。事实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国房地产市场都极易成为国际洗钱行为的温床,各国政府已开始关注此事,但总体而言监管难度不小。

很多人也许会认为,这条新政是针对洗钱,和房地产调控没多大关系。但是,小编的观点和暴财经(icaijing123)不谋而合,新规的初衷是针对洗钱,但是其可能会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即打击炒房客、投机者们!

炒房客、投机者们也慌了

现实生活中大量的案例表明,很多炒房客和投机者在炒房的时候也热衷于用现金买房。也就说,即使是合法的收入所得,为了掩人耳目,规避监管,更加便捷的买房,炒房客仍然会选择以现金买房。

一旦新政落实,那么对于炒房客的心理威慑作用和实际操作层面更为复杂的流程,无疑会进一步降低炒房客的炒房意愿和氛围。

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如果北京方案在全国推广开来,再结合全国不动产登记系统的落实,和全国银行间信贷系统的不断深度融合,那么不但洗钱者想通过房地产把钱洗白将很难做到,捎带脚的炒房客未来的炒房历程也将日益艰难!

史上最严的调控啥时候结束?

这波史无前例的楼市调控,何时才会结束?没人能预测,但从目前的风声来判断,短期内绝无退出的可能。

以往人们将调控看成是与经济的博弈,但这一次刚刚公布的2017年一季度GDP增速为6.9%,是近一年半以来最快增速,无疑给调控创造了回旋的空间。

此外,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央行刚刚放松了人民币资本外流的管制,不再要求保证流入大于流出。这个信号值得玩味,如果央行做出姿态,不忌惮资本外流,楼市的“冷冻”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近来调控政策的层出不穷,对炒房客起到了有效的震慑。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否意味着买房机遇来临了?

年轻人,不要再贷款买房了!

为什么说穷二代、农二代、职二代,或者说普通青年为什么不要着急买房呢?

2016年月均房贷接近5000亿,而且央行新增的货币几乎都涌入了楼市贷款中。中国的房贷被透支得非常严重了,楼市泡沫大,年轻人做接盘侠要考虑清楚楼市崩塌的后果。

大多数人被高房价吓住了——现在不买,以后还会涨,房价永远比工资涨的快。现在不买,恐怕以后再也买不起了!

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在全国有多少套房子?未来5年会建多少套?

最简单的估计:孩子父母一套房,老婆父母一套房,小2口还有1套房。还算平衡,等再过10年,双方父母去世,这样一家就3套房。再过10年,父母还会为孩子再买套房吗?到时候房子还会永远上涨吗?大家有房子住了,房子卖给谁呢?如果未来再征收个房产税,未来谁还愿意把房子砸在手上。所以说:房子永远上涨论,是谬论,照现在的速度,用不了20年,楼市该到头了。

如果你相信,10年前上万元的手机、电脑现在可以轻松买到,我们就有理由相信:10年后,房子也许没那么贵。

现在,国家出手挤压楼市泡沫,从限购已经到限售,决心是坚定的。在高位接盘,尤其是首付不够,通过贷款或者高杠杆买房的年轻人要警惕风险。当视死如归的接盘侠,要当心飞得高摔得重。

当然你有足够的资金,想买几套房子那随便你,风险自担。但是如果经济条件不成熟,考虑租房也不丢人,不要用最具想象力的黄金10年(25岁-35岁)给银行打工,而错失了自己的职业成长期。

年轻人不要急,地产调控,丈母娘下令围观了。这次北京出拳,那些房妹姐叔爷们可得小心了!为新政点个大拇指!

砸锅的时候,你还去捞粥?——未来资产配置大逻辑彻底变了

一、

首先,澄清一下主持人的介绍,我不算什么智囊。现如今,智囊也不管什么用。我只是离决策层近一点,所以了解的信息、看问题的角度,与你们做投资的,多少会不一样。另外,我已被告知这是一个纯粹的小范围内部交流会。所以我就尽量就我所知所想,实话实说,不兜圈子,不绕弯子。

很多人问我,说政府现在到底想干嘛?

股市炒什么,就摁什么。炒雄安,集体停牌。炒高送配,点名批评。炒板块,攥着温州帮一顿暴打……这是逼着股市去死的节奏。

房市一样。限贷、限购、认人又认贷,还嫌不够,还限售,这等于把买卖双方彻底隔离起来了,不见面了。这么玩,房市不死,也要脱几层皮吧?

股市、房市都弄死了,这么大牺牲和付出,为什么呀?总得图点什么吧?

最后这句话才问到点子上了。

你们做做投资,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盯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屁股一直坐在你的那个小凳上,所以你多数时候就不会明白政府当下和未来到底想干嘛?它的最大担忧和诉求到底是什么?

屁股坐在政府的位置上对投资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简单,我们的经济,依然还是计划成分。我们国企垄断了8成以上的土地、自然资源和7成以上的信贷资源,这种经济结构,你不研究政府诉求,你去盯什么央行,盯什么汇率,盯什么CPI和PPI,你不瞎掰吗?你难道不知道那些数字怎么来的吗?

二、

逻辑上,政府的着眼点一定是全局性的,它手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它必须做一个相对平衡性的统筹安排。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当经济状况必须要做取舍的时候,丢卒保车,舍车保帅,就是必然的了。

你们看到了在摁股市,在摁房市,而且还摁得很坚决,为什么?很简单,不摁住,不死死摁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会玉石俱焚。

过去我们有两个盛货币的池子:一个是实体经济,一个是虚拟经济。依照我们过去的经验,这两者是有一定因果捆绑的共生关系,谁也不会抛离谁太远,钱会在这两个池子之间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这个经验过去基本正确,但现在已完全不是这样。过去三年,我们发了78万亿的货币,新增了多少GDP呢?14.88万亿。钱去哪了?

房市和股市。

2016年中国一手房卖了11.7万亿,加上二手房交易额5-6万亿的话,就是17-18万亿,M2去年的新增量才15.5万亿,M2创造的负债还不够支持房子的交易。

大量的货币要么固化为钢筋水泥,要么是各种交易性的资产,与生产性的资产隔得越来越远,造成整个资产创造现金流的能力急速衰减,实体经济产品根本不可能跟上虚拟经济的涨价步伐,被迫承担整个社会价格抬升的成本,呼吸越来越困难,原来并不显眼的债务压力反而凸显。

而房市、股市收益率的抬升,又反过来推升资金收益率的期望值,一方面导致流入实体领域的货币会通过各种管涌,借道流入房市与股市,同时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在货币宽松背景下反而越来越高,不堪重负。最近东北、山东那些民企出问题,其实都与资本市场泡沫的倒逼有直接关系。

换句话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其实已互不隶属,分道扬镳,而且在货币上,两者已形成事实上的争夺关系,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事实上不是在支持,而是抽血。

三、

之所以有今天的骑虎难下,就是因为我们过去的捣糨糊,我们的拖。

我们一直的经验就是做增量,期望在发展中得到自我消化和解决,这就是我们的路径依赖与思维惯性。但有些问题能够通过加水稀释的办法解决,有些问题恰恰相反,最开始它不是问题,但随着你肌体的膨胀过了一定约束与支撑限度,它会从纤芥之疾,迅速膨胀成肿瘤。

经济模式就是这样。

我们的经济增长一直靠投资。过去我们争论保房价,还是保汇率,其实质是,保房价,其实就是保投资;保投资,就是保经济。所以我们表面看是没做选择,但实际是在保房价。隐藏的逻辑是:相对汇率贬值与资本外流,经济的自由落体更可怕。

但当一线城市房价一年能涨一倍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救汇率是釜底抽薪,救房价则是饮鸩止渴,我们面临的恐怖远景是:房市和股市不单对其他实体经济形成了抽血效应,其自身也随时面临着泡沫崩溃的可能。

我们从没经历过大的经济金融危机,但多数人凭常识都看到了,再不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将玉石俱焚。

唯一的办法:花再大代价,也把货币赶回实体经济那个池子。

怎么赶?坚决压住股市与房市的收益率。

这一定会带来疼痛,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不砸了股市和房市这两口小锅,全国这口大锅就会散伙。

砸锅的时候,你还在捞粥,这就是你的视野问题了。

四、

过去三年,我们以超过5个单位的货币,创造了1个单位的GDP,这种货币推升GDP的效率与弹性在不断下降。历史累计的超发货币,未来会一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它会像山林火种一样四处飞溅,我们会疲于奔命一样四处救火。

刚才很多人说股市跌,是因为美国收缩了,我们也要收缩。说美国加息周期,中美利差已经下降至5年低位,为了缓解资本外流压力,中国的利率水平必然也有抬升压力。这是典型的纸上谈兵。

我们不会收缩,我们也没有条件收缩。小川行长的话,你要理解说和做的区别。M2速度不会降。汇率工具已经放手了(编者按:指特朗普的百日观察),利率再收,你知道会有多少企业会被债务勒死吗?东北、山东那些企业,本质上都是债务压的。实体没有钱,钱都去了虚拟领域。

前期我们是不做选择,捣糨糊,赌运气,期待大水漫灌的宽松环境,以及时间轴上的发展,能让经济模式,经济结构矛盾自我解决,但实际演绎的结果,是逼迫必须做选择,否则是末路狂奔,玉石俱焚。

所以,股市炒什么,当然就摁什么。房市如果限贷、限购、限售还不够,那就尽快推出房产税,或者准房产税。

虚拟领域的收益率必须摁下去。

这是当前刮骨疗伤的唯一选择。

尾声

今年一季度GDP6.9%,高开太多,这大概率就是全年高点,全年GDP大概率是根光头阴线。

从目前看,PPI同比增速已经见顶,历史上企业补库存行为与PPI高度同步,意味着补库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下降。房地产的持续收紧在经济层面的拖累,也会在2季度,乃至后面更长的时间内显现。今年GDP前高后低的态势基本已形成。

另外,全球流动性大拐点也确认,美联储除了加息,还会缩表,这让中国经济继续走大水漫灌的空间与弹性都已消失。

唯一可行的做法,将存量货币挪窝,赶流动性到实体经济领域——这意味着股市、房市收益率必须,也必然下去。

所以,未来很长时间,你们投资的大逻辑都要调整和修正。

来源:周密金融(ID:tanko_zhou),综合:中金在线(ID:cnfol-com)、大伟看楼市(zdw123zdw123zdw)、深蓝财经记者社区(shenlancaijing)、暴财经(icaijing123)、说钱(iShuoqian)、樱桃小房子(cherryhouse2017)、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港股那点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