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来临!比“央行缩表”更厉害的“银行缩表”来了

风暴来临!比“央行缩表”更厉害的“银行缩表”来了
2017年05月17日 17:41 保险那点事儿

来源:财经韬略 

真相往往隐藏在数字里,而数字往往姗姗来迟。

在阅读央行一季度“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时,本号率先提出了“中国央行缩表”的问题(点击查看相关分析),这个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5月12日,央行公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里,专文对“央行缩表”进行了解释。

的确,由于货币发行方式不同(中国是外汇占款、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美国则是央行购买国债、MBS债券),主要货币工具不同(美国基本不使用准备金率的工具),中国央行的“缩表”跟美联储的“缩表”有不同的含义。整体而言,中国的情况更复杂。观察中国的货币政策走向,更好的方式当然是看M2的同比增速,以及环比增速。

最近数据是:4月份的广义货币M2比3月份出现了环比下降。这其实就是央行此前“缩表”的结果,3月份,央行减少了逆回购的数量。也就是说,虽然中国央行的“缩表”可能有很多种情况,但一季度的这次就是踩了刹车。

今天(5月17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告诉了我们另外一个重要的真相:商业银行在一季度普遍“缩表”了。当然,这包括表外和表内。报道称:

随着MPA考核逐步落地,金融业去杠杆不断加码,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便是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和表外理财业务。记者对25家A股上市银行一季度资产负债表统计梳理发现,银行同业负债规模普遍下降且下滑明显,共下降1.54万亿元;而同业资产方面则表现不一,共下降0.56万亿元。

银监会的数据则显示,3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余额分别为21.7万亿元和30.3万亿元,比年初分别下降1.4万亿元和1.9万亿元。

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规模的银行普遍“缩表”,是因为央行对银行的同业业务和表外理财业务加强了监管。一般来说,大银行更容易获得储户的存款,也更容易从央行拿到低成本的资金。而中小银行要发展,要上规模,仅仅靠开网点、拉存款是不够的,它们也很难从央行拿到“便宜的钱”。

过去几年,中小银行扩张主要是通过同业业务,也就是从大银行那里借钱,方式包括回购、拆借、同业存款、同业存单、同业理财等。资金进来之后,很多都在表外运行,通过层层嵌套等方式规避监管,最终把资金高价卖给急需用钱、但很难通过正常途径贷到款的人和企业,比如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行业乃至房地产等领域。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炒钱”的链条,央行是资金源头,大银行是重要中介,中小商业银行干最脏、最累的活儿,把钱层层加价卖出去。当然,链条下方还有P2P,还有高利贷。

现在管理层开始治理金融乱象,推动金融业去杠杆,把以前的灰色地带、黑色地带统统纳入监管。所谓“MPA考核”,就是设定了很多详细的业务标准,要求银行达标。你不达标,将来逆回购、MLF(央行的红包,实质是低利率资金,或者发财机会)就没有你的份儿;而你在央行的准备金,其利率还会被惩罚性地降低。

总之,央行、银监会管控着银行的饭碗,有很多办法惩治不听话的银行。现在,货币政策收紧了,资金开始退潮了,中小银行的同业业务、表外业务首当其冲,他们必须“缩表”。

商业银行“缩表”的结果,将加剧资金的紧张,事实上等于减少了货币衍生的渠道、机会。由此,债市、股市、期市和楼市的压力将持续加大。

在这一轮退潮中,中小银行不仅资产规模会缩小,风险点会暴露,内部腐败造成的黑洞会被揭穿,潜在亏损也会兑现。所以,近期银行股(特别是业务激进的银行)出现了显著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出版的“经济日报”向市场喊话,就上周五和本周二央行两次“较大计量放水”和解释一季度“缩表”等安抚行为作出了解释,粉碎了市场的某种幻想,文章说:

安抚市场不意味着监管的弱化,更不能代表监管出现转向,金融去杠杆的大方向没有改变。鼓吹监管弱化或者转向,不仅不符合金融去杠杆的需求,也与监管层对当前经济和金融的基本判断背道而驰。随着监管的力度、节奏和协调性更趋合理平稳,对市场和企业的影响也将给予更多关注,但底线思维不能变动,监管不会放松。可以预期的是,当市场逐渐适应了监管的节奏,两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有序的市场出清以及金融去杠杆将迅速推进。

看来,高层推动“金融去杠杆”的决心是坚定的,阶段性的安抚市场,是避免引爆市场风险。至于有些人由此生出幻想,认为牛市即将很快到来,那绝对是一厢情愿的白日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