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目前存在12个风险关注点

保险业目前存在12个风险关注点
2016年09月05日 17:25 保险那点事儿

今年上半年,我国保险业继续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但投资端受资本市场波动、利率下行以及去年高基数的影响,行业净利润有所下降,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要素。

近日,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对2016上半年保险业运行数据进行了解读,并对风险作出了分析,从中梳理出12个风险关注点。

人身险风险关注点

第一,费差与利差压力持续增大

一方面,业务获取成本不断攀升,加大了个险投入力度、银保与网销渠道竞争日趋激烈,带来手续费及佣金率水平连年上升;另一方面,保险产品在低利率环境下负债成本调整滞后,利差损风险加剧。

保监会6月份公布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显示,有6%-8%的产品占比有所下降,而4%-6%的产品占比却有所提高,升降互现。但整体而言仍较高,不少公司可能存在结算利率倒挂的情况,个别公司年化投资收益率为负,依然有多款产品结算利率维持在5%以上,利差损风险不容忽视。

第二,利率下行压缩寿险盈利空间

利率下行初期,一般会使寿险公司短期受益,但从长期来看,将从投资收益和准备金两方面挤压寿险公司盈利。利率下行导致折现率下行,引起准备金增提,进而影响公司利润。

6月末,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84%,较2015年初下降79bp。国债收益率曲线下行,导致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基准收益率下行。据测算,如果国债收益率维持在目前水平,保险合同准备金折现率在2016年和2017年,将分别下降32bp和25bp,至2018年将开始回稳。如利率中枢进一步下移,此影响还将进一步加剧。

第三,满期给付与退保带来流动性冲击

目前,人身险业现金流虽然总体充裕,退保风险可控、可管理,但2016年满期给付与退保仍然处于高峰期。其中,中短存续期产品引发的退保问题比较突出,预计2017年至2018年,中短存续期产品引发的退保对行业将产生较大的现金流压力。当未来出现政策调整、资产端和外部风险传导等形势变化时,个别公司现金流可能出现断裂的风险。

第四,资产负债匹配难度不断加大

一些公司依赖投资型险种,实现保费增长迅猛,带来市场格局的显著变化。这类公司在资产负债管理上主动激进,偏离了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的核心价值本质,进一步加大了行业资产负债不匹配的风险。

从收益匹配角度看,资产端高收益优质资产难寻,投资收益中枢持续走低,而负债端对资金回报有着刚性需求。收益错配,可能增大利差损风险。从期限匹配角度来看,目前“短钱长配”和“长钱短用”并存,带来期限错配风险,也增大了流动性风险。

财产险风险关注点

第五,综合费用率大幅增加,高费用吞噬行业利润

上半年,行业整体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1.54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综合费用率同比上升了2.22个百分点。手续费率大幅攀升,同比上升2.89个百分点,同时业管费率也呈上升态势。

从数据可知,行业竞争更趋激烈,大部分公司仍然采用提高手续费等简单直接的手段参与市场竞争,非理性竞争有所抬头。

第六,车险经营结果分化更为明显,运营效率有待提升

上半年,前两批试点地区车险综合成本率分别同比下降0.33和0.69个百分点。但今年6月底陆续启动的第三批试点地区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了1.99个百分点。

车险业务“两率”分化更为显著,综合赔付率下降的同时,综合费用率却明显上升。短期内赔付成本下行明显,但考虑到赔付时滞等因素,下行的趋势存在不确定性;费用率走高,表明改革红利部分转移至中介机构,行业运营效率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第七,非车险经营困局难破

“偿二代”规则下,非车险的资本要求明显高于车险业务,公司选择非车业务更为审慎。

一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使得相关传统险种保费增幅趋缓。上半年,信用险、船舶险、货运险和企财险原保费收入出现负增长。

二是受益于政策支持,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健康险和责任险实现快速增长,但缺乏盈利能力。

三是新险种风控能力有待提高,警惕跨行业风险传递。随着大量P2P问题平台的出现,保险公司应该提高信用风险识别能力和管控能力,防止风险跨行业传递。

第八,行业流动性值得关注

上半年,超半数的产险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出。支付手续费、佣金以及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增幅较大,远高于收到原保费现金的增幅。其中,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增幅超四成。非寿险投资型理财业务快速增长,6月末,行业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余额较年初增加近一倍。在“资产荒”的背景下,资产负债匹配风险需警惕;同时,未来业务集中给付时会给行业带来流动性冲击。

资金运用风险关注点

第九,信用风险防控形势更为严峻

今年信用违约事件增加,风险企业性质和违约券种范围进一步扩展。上半年有36只信用债违约,涉及本金超过200亿元。当前,保险业配置AAA级企业债占比较高,已有央企债券违约殃及险资的案例。

此外,保险公司持有的部分存量信用债,由于发债企业经营情况恶化遭评级下调,造成险企被动违规。在非标资产方面,由于非公开市场违约成本更低,信用风险更高。债权计划发行主体要求协商降低利率,否则出现违约提前终止合同的情况将会增加。部分保险公司为博取高收益,主动加大低资质信用品种、另类资产的投资,更需要关注投资风险。

第十,权益类投资面临的市场风险仍较大

受年初股票市场快速大幅下跌影响,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收益同比下降。上半年,行业内100家配置股票投资的保险公司中,约有40%股票投资亏损;同时,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次数较2015年明显减少。

第十一,海外投资不确定因素增多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化、多元化,投资项目直接受到所在地区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业务发展和盈利情况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保险资金在英投资19.52亿英镑,其中不动产17.44亿英镑,占比89.3%。英国“退欧”公投结果引发金融市场剧烈震荡,部分险企在英投资的房地产项目可能面临减值损失。

第十二,保险行业声誉风险不容忽视

近期个别热点事件的新闻炒作等影响保险行业声誉的风险不容忽视。部分保险从业人员以非保险身份参与社会集资、民间借贷及代销第三方理财产品、一些外部投融资机构利用保险产品或保险公司名义,对外虚假宣传和夸大保险责任,行业对此应警惕。

【文章转载自保险文化(ID:insculture2013),原载于《保险文化》2016年9月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