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居民的两大特征:当得了业主,做得了股民!

中国好居民的两大特征:当得了业主,做得了股民!
2016年10月13日 21:33 保险那点事儿

本文转载自简直啦(ID:jianzhilaa

中国的投资市场,往往是政策比市场数据的变动更具影响力。

最近,对投资市场影响最大的非《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这个大文件莫属。

然而,中国企业债台高筑的难题早就备受关注,给企业降杠杆的努力也有一定时日了。股票市场的一系列改革,比如注册制(因为股灾而推后了),新三板,IPO扶贫等等,都在为企业直接融资提供方便之门。

这么看来,文件只不过是对早已定下的方针强调一番。但在国庆期间多个城市限购政策出台这个语境下,这个《意见》的意义便不一般。

居民,还是居民

近来,我们时常听到官方或民间的大人物强调提高居民杠杆率,也就是让普罗大众多负债。依据是,和国际水平相比,爱储蓄的中国居民存款特别高,而负债特别少。

根据社科院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显示:

2014年,非金融企业的总资产是337.6万亿,总负债201.9万亿,资产负债率60%。

同年,居民的总资产253.7万亿,总负债23.1万亿,资产负债率9.1%。

这是将总负债除以总资产得出的结果。另一种更为流行的资产负债率的计算方法是将负债除以当年的GDP。

按后面的算法,居民负债率是36.3%。(2014年,中国GDP为63.59万亿)

据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提供的数据,居民负债全球均值为51%,其中发达国家是76%,发展中国家不到30%。总的来看,36.3%不算高。

另一边厢,全世界的企业不仅是负债率高,而且增速也非常快。但中国比发达国家好些的是,居民杠杆还可以再往上加一点,从而降低企业杠杆。

楼市的一小段历史使命

居民加杠杆,其实没有多少途径,无非是住房按揭贷款和消费贷款。而住房按揭自然是大头。在货币政策和限购政策齐齐松绑的前提下,房价节节攀升,到了今年8月、9月,更是趋于白热化。

这样一来,不仅居民的银行存款转移到房企去,也因为贷款,居民未来的现金流也有很大一部分不再进入银行而成为房企的未来现金流。有人认为房地产因此成为资金蓄水池,这种说法对也不对,资金经过了房地产商,还会流入相关行业和税收。

只是楼市白热化的发展,让限购限贷政策不得不再次启用,以防整个经济崩塌。撬动了一定量杠杆的楼市,暂时歇息。

居民储蓄仍需发光发热

楼市歇息,但居民储蓄不能继续躺银行。股权投资是好去处。

要降低企业的负债比例,直接融资是最好方式。这样,企业拿到的是钱,分给投资者的只是股权,而不欠投资者的钱。企业做不下去,投资者颗粒无收,企业做大做强了,投资者能拿到巨额回报,真够患难与共。

和按揭贷款买房不同的是,如果自己不融资,投资股权倒不会加大居民杠杆。只是怎样才能让居民愿意投进去?毕竟股灾过后,赚钱效应没有了。

招,是肯定不缺。只要无风险利率下行,人们的风险偏好就会起来。

再者,还有鼓励政策。《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说:“鼓励保险资金、年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长期性资金按相关规定进行股权投资。有序引导储蓄转化为股本投资。”就算个人不想投,自己买的保险,交的年金养老金,总也管不着吧。

其实,个人参不参与,关系并不大。真正影响我们命运的是,中国能不能成功去杠杆,成功转型,全球经济能不能走出低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