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共享单车倒闭,ofo摩拜大战何时见胜负?

首家共享单车倒闭,ofo摩拜大战何时见胜负?
2017年06月19日 16:30 金融大爆点

共享单车依然热得烫手!

自从滴滴、ofo、摩拜单车出现并相继获得巨额投资后,“共享经济”越来越火,无数创业者前仆后继的进入该领域,好像不创办一家“共享经济”的企业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创业的。

6月16日,摩拜宣布又获得超6亿美元融资。与此同时,重庆一家名为“悟空单车”的共享单车却撑不下去了。就在摩拜宣布巨额融资的三天前,悟空单车宣布停止运营,这让悟空单车成为行业首家彻底退出的企业。

为了这个风口,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搭进去了300多万元,一千多辆单车也不见了踪影。当然,他也不打算找回来,“当做公益了”。

01首家倒闭的共享单车创始人:真的当做公益了

2017年6月13日,悟空共享单车的官方微博发表声明正式退出市场,作为首批退出市场的共享单车,悟空共享单车并没有对外透露退出原因,只是对外宣称发生战略调整。

30天之内退款、留存车辆基本回收完毕,2017年1月7日正式铺开的悟空单车至退出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同样都是想分一杯羹的共享单车们开始恐慌,悟空是否会成为颠覆整个共享单车市场的一块多米诺骨牌?

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表示,这次创业经历给了我几个血淋淋的教训。

第一,不要去追风口,追了也没用,小公司追不到。风口是等出来的。

第二,项目一定要能盈利。共享单车短时间内一定亏损,但你做一个项目,无论是拿投资也好,还是自己出钱,从模型上一定要跑得通,这很重要。

第三,你要有相应基因。比如做共享单车,你要有供应链的人加入,否则自己去搞,问题非常大。

第四,小公司还是适合小切口,形成独特价值。就像我们做共享单车,搞到最后连被收购的价值都没有。我们也去找过ofo,希望被并购,但他们没意向。

你建了个碉堡,人家打不下来,才可能花钱并购你。人家如果打得下来,还并购你干吗?或者,这个行业发展迅速,老大老二势均力敌,你的选择成了决定性力量,这才有被收购的价值。但现在看来,两者都不沾。

有人倒下就有人站起来!

我的意中人是一位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驾着七彩祥云来娶我。没想到…

有网友发微博称,在北京的街道上,出现七彩单车……

该系列单车拥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此外,还增加了夜间车轮胎光圈设计……前期,七彩单车将投放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

“从周一到周日,99元押金,每天骑一种颜色,心情会不会很好?”该单车的创始人说。

网友对此是怎么看的↓↓↓

02摩拜单车完成超6亿美元E轮融资

另外,6月16日,摩拜单车宣布完成超过6亿美元新一轮融资,这一数字创下共享单车行业诞生以来的单笔融资最高纪录。

截至目前,摩拜融资金额已超10亿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本轮融资由腾讯领投,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交银国际、工银国际、Farallon Capital等投资人,TPG、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高瓴资本、启明创投等多家现有股东继续增持跟投本轮。

据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晓峰介绍,新一轮融资将帮助摩拜单车在以下三个方面提速:

1)摩拜将加速国际化进程,计划到2017年底服务全球200个城市,将出行智能解决方案带给更多用户;

2)摩拜携手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合作伙伴,加速推动移动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实景应用;

3)摩拜将在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领域加速战略布局和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壁垒、扩大领先优势,给用户带来完美的体验。

03ofo摩拜大战何时见胜负?

有人将摩拜、ofo的E轮融资视为收官之战,认为这可能是决定双方生死的一轮融资。

早在去年9月,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就曾公开断言——“共享单车将在90天内结束战争。”如今,9个月快过去了,共享单车的战争不仅没结束,还从烧钱大战到补贴大战,又转移到海外大战。

接下来,共享单车市场战局将怎么走?ofo、摩拜两巨头的PK何时见分晓?

ofo和摩拜的橙黄之争和楚汉相争颇有些相像。

ofo早期投资人朱啸虎表示,下一步首先是清场,把小的公司全部清掉,和以前打车差不多,最后留下两个PK。

细数摩拜与ofo两家背后站着的巨头们,一句话可以很好的概括:摩拜的早期投资方更多是因为“人”的因素站在一起,而ofo的投资方则是为了“正确可见的商业逻辑”。

“人”是摩拜的天使投资人李斌,他创立的易车网市值17亿美元,蔚来汽车估值超200亿元人民币。摩拜的投资列表上,愉悦资本、红杉中国、高瓴资本、华平投资、淡马锡、贝塔斯曼乃至腾讯都同时是李斌另外两家企业的投资人。

与其说投资人相信摩拜,不如说他们相信李斌。愉悦资本创始合伙人刘二海直言,“此前曾投资神州、易车网、蔚来汽车,摩拜也符合面向出行的投资逻辑,但投资摩拜更重要的原因是相信李斌。”

与之相比,ofo的投资人更看重ofo的内在商业逻辑。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为ofo设计的商业模型是,“每天每辆车使用频率8次,每辆车成本200元,骑一次1元,校园一天可到200万单,一年收入3亿多元人民币,利润3000万-4000万元。”

而如今,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给出的数据,走出校园发展愈发迅猛的ofo日订单量已经超过2500万。尽管校园场景的封闭模型已不适用,但核心的低成本高频使用率在城市场景中依然适用,这是ofo的盈利保障。

“人”当然可能犯错,但一个简单又清晰的商业逻辑很难犯错,这是ofo在投资人们掰手腕时最大的底气,也是获得更高估值的根本。

就在ofo成绩斐然、高歌凯旋之际,摩拜还在因为自己被质疑了一年之久的押金问题和近来被曝光的贪腐问题而焦头烂额,可谓外患不止,内忧频频。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此消彼长,至于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