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买房赚了!长效机制露出庐山真面,楼市告别前半生

没买房赚了!长效机制露出庐山真面,楼市告别前半生
2017年08月07日 16:00 金融大爆点

房地产政策一波接着一波,限购限贷等政策正在严格执行期,房地产长效机制也渐渐揭开庐山真面目。

共有产权、租售同权等长效机制密集推出,曾经被市场寄予厚望的重磅机制——房产税是不是也快了?

长效机制政策密集出台

8月4日晚间,央行在《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中再提房地产长效机制。

央行提到,房地产市场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明确近、中、远期城镇建设用地和土地供给规划,将城镇户籍人口与公益及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稳定预期,可探索建立和完善土地当量制度,通过交易在全国范围实现综合占补平衡,提高土地在全国范围内的集约利用;

二是积极完善中小城市发展基础,提高中小城市吸引力,并形成优势产业支撑、快速轨道交通连接、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包容性强、绿色低碳的城市网络,也有助于疏解特大城市非核心功能;

三是加强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做好房地产金融调控,在支持居民合理自住购房同时,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四是积极发展长期公共租赁住房,稳定和规范住房租赁关系。

自从楼市调控提出应该有一个长效机制以后,大家翘首以盼,到底什么是长效机制,现在答案慢慢揭晓了。

房地产的长效机制应该是一揽子政策,一系列机制组成的。从近期公布的政策看,租售同权、共有产权住房都属于长效机制的一部分。

8月3日下午和晚间,成都、北京相继出台了和楼市有关的政策。成都宣布被认定的人才,租住满5年的人才公寓即可以5年前的价格购买该套公寓。北京推出“共有制”住房,满足条件的购房者可以和政府合买一套房,但购房者拥有全部使用权。

7月17日,广州市政府出台16条租赁新政,首次提出“租购同权”,发展租赁经济,通过增加租赁住房的供应、扶持机构租赁企业,以促进现代租赁产业的发展;并将租赁住房用地供应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几天后,住建部等9部门也发布通知,决定在部分人口净流入城市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广州、深圳、南京等12个城市入选。

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陆续推出,正是仅仅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财经观潮提到,政府的目的不是短期打压房价,志在长期管控。从今年的政策路线可以看出,控制房价的长效机制真的要来了。房子的属性或者说官方定义正在发生变化,未来彻底去除其金融属性,回归居住属性。那些试图通过炒房投机倒把获取暴利,再也无利可图了!

也有人认为,目前出台的这些政策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在可操作的细节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租售同权的教育问题,优质学区是稀缺资源,房主和租房者理论上能够同样享受学区教育资源,但实际上如何操作等等。

共有产权房似乎不再是“看上去很美”

8月3日,北京发布拟推共有产权房的消息(详情点击:狠招来了!北京拟推“共有产权住房”,刚需族笑了,这群人急了),对于购房族来说,这犹如炎炎夏季中喝上了一口冰镇饮料。很多人怦然心动,畅想这次终于能买上房了,但也有人持怀疑态度,共有产权房这一口冰镇饮料真的能解渴吗?

怀疑者有他们的理由。

在提出共有产权住房之前,北京的保障性住房包括了公租房、经济适用房、自住房等多种类型,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曾出现过部分公租房空置和部分自住房遭遇弃购、弃选的尴尬。而究其原因无外乎是,这些楼盘项目的位置过于偏僻,配套设施不足,户型等与商品房相差太多等。

不过这一次,北京直接规定了共有产权房的位置、配套设施、容积率、绿化、车位、装修等方面的要求,标准不输普通商品住房,甚至其中要求图书馆、健身馆、咖啡馆作为标准配备,实现小区无线网络(WiFi)全覆盖、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等,已经超越了多数普通商品住房小区。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得到这块“天下掉下来的馅饼”。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实施保障性住房设计方案专家审查至今,北京已累计审查保障性住房项目规模1400万平方米,19万套。

要想抢到地段优越的保障性住房并不容易。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称,我爱我家朝阳公园门店的张先生说道,“买到自住房的概率就和中彩票一样低。”每个地段好的自住房项目都会引起大规模抢购,中签率基本维持在100:1。

“地段好的共有产权房也许并不容易买到。”多位房产专家认为,在北京住房市场的供需关系中,永远都是“僧多粥少”。

“共有产权房绝对不是免费的午餐,不是人人都可以轻松享有。”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指出。从共有产权房的购买对象和申请流程看,有户口、年龄、家庭、住房、婚姻、选房次数、摇号等严苛的限制条件。从共有产权的房源数量看,70%的共有产权房房源将划给人才,真正投入市场的部分只有30%。从共有产权房的转让条件看,有年龄、对象、比例等层层限制,实际上增加了共有产权房流通的难度。

一线城市房价降了?

在政策不断影响下,媒体称北京二手房成交价和挂牌价大范围降温,一线城市房价真的下降了,值得研究。

深圳市规土委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深圳新房住宅每平方米成交均价为54446元,环比6月每平米下降46元,总成交2023套,环比下跌31.4%。

自去年10月至今,深圳房价已连续10个月下降,每平方米累计下跌7154元。业内人士认为,因为获利的空间越来越小,无论在一手房还是二手房领域,投资客都正在逐步退出市场。  

Wind资讯统计显示,自2016年房价快速上涨开始,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一路创新高,即使在2016年10月份开始的新一轮限购政策开始和2017年地产新政策不断加码下,这两大城市房价也仅有个别月份有所回落,其余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上涨中。

最新6月份北京住宅成交均价更是创历史新高,而上海6月份成交均价为历史第二高,仅此于5月份的历史新高。广州和深圳成交均价最高点则出现在2016年9月份,房产新政出台前夕,新政出台后,房价出现一定幅度的急速下挫,随后基本保持不变,波动极小。如下图:

房地产投资依然不弱

虽然房地产的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房地产投资依然不弱。

经济观察报报道,土地购置费从去年12月开始一直在不断上升,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速也在今年二季度后出现回升,这些意味着7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依然不弱。

国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边泉水认为,7月名义投资增速小幅放缓至8.5%,其中基建投资仍有一定支撑,房地产投资下降可能没有那么快。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表示,对7月固定资产投资主要起支撑作用的依旧是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

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投资放缓、基建投资力度加大的投资局面所带来的讨论就一直不断。然而,现实的情况则是,降杠杆、去库存挤掉的是房地产市场的局部泡沫,并未造成整体房价的快速下降,反倒是对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压力的担忧日渐增加。

市场瞬息万变,房地产市场也可以说充满变数。老百姓对于房地产最直观、也最在乎的就是房价高低,但是影响房价的因素有很多。

房产长效机制或许不能让房价下跌立竿见影,但一定是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对于房地产的健康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来源:北京晚报、中国新闻周刊、Wind资讯、天天说钱、每日经济新闻、华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央视财经。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后台留言,谢谢!@今日话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