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日本东芝!你好,中国制造!

再见,日本东芝!你好,中国制造!
2017年11月17日 11:32 金融大爆点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世事无常,谁也不能保证你就是永远的王者。

持续发酵近一年的传闻终于尘埃落定了,11月14日,海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东芝株式会社在东京联合宣布: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简称TVS)股权的95%正式转让海信。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当时的东芝就是许多人心中的偶像,在显示技术领域引领着日本乃至世界科技潮流,品牌价值排行榜位居前列,如今随着电视业务卖给海信,将成为中国产品。

东芝电视花落海信

东芝创立于1875年,原名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1939年由东京电气株式会社和芝浦制作所合并而成,主要业务领域包括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社会基础设备、家电等。

1960年东芝生产了日本第一台彩电显像管电视机,被认为是日本的“彩电之父”,成为家喻户晓的日本家电品牌。进入90年代,东芝在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领域取得飞速发展,成功从家电行业的巨人转变为IT行业的先锋。

由于东芝经营危机的出现,此次转让完成后,海信电器将享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并拥有东芝电视全球40年品牌授权。该项股权转让金额暂计为129亿日元,预期将于2018年2月底完成交割。这意味着,东芝电视的核心资产将全部归海信所有。

对于此次收购,海信表示将整合双方研发、供应链和全球渠道资源,快速提升市场规模,加快国际化进程,进一步落实全球战略部署。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家电产品给东芝带来了无限的光荣和利润,在物资比较匮乏的年代,东芝家电产品成为了很多人高档次生活的标志。但是,随着全球新兴家电品牌的崛起,家电产品反而成为了东芝近几年来的负担。

在中韩企业夹击下,2010年,中国液晶电视销量超3500万台,东芝电视销量不到50万台,2011年东芝家电开始出现连年亏损,2013年底在中国停止电视机自主生产,现在已经退出了全球出货量前五位置。

如今东芝家电产品已经不复往日雄风,假账、亏损、裁员等成为它的“标签”。持续的亏损,让东芝不得不卖出旗下多个资产以维持运转。

2015年底,东芝以约2500万美元把印度尼西亚自主彩电生产工厂和二槽式洗衣机生产制造基地的土地和建筑出售给创维集团;2016年,东芝又把以洗衣机等主营白色家电业务的子公司出售给美的集团;2016年底,佳能宣布以6655亿日元收购东芝医疗系统;2017年,贝恩资本以2万亿日元的价格获得东芝旗下存储芯片业务。

现在又出售了电视业务,这下东芝只剩下电脑业务了,如果再退出电脑市场,消费者在市场上就基本上见不到东芝产品了。

日本制造走向衰落?

回看日本制造辉煌时代,当时世界500强的榜单上有149家日本企业,几乎覆盖了所有领域,尤其是在电子、PC及手机领域独占鳌头。从上世纪80年代起,日本制造开始进入中国,从马桶盖、冰箱、彩电、洗衣机到笔记本、电脑、手机,日本制造无处不在,深刻的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方式。

可现在,日本制造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品牌逐渐衰弱。不论是作为日本经济支柱行业的汽车业,还是曾经处于领先地位的家电业,都因为造假、质量等问题遭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质疑。一时间,人们也纷纷在感叹:“日本制造”开始跌落质量神坛了!(前段时间日本制造连续爆出造假丑闻,小编做了分析,大家可以回看内容:虚报造假、丑闻不断,你还相信日本制造“神话”吗?)

光环褪去,日本制造企业暴露出多种“大企业病”,制度僵化、体系臃肿、市场反应迟钝、产业方向判断失误等等,种种弊端让日企逐渐失去在全球市场上竞争优势和主动权。在这种情况下,业务重组、拓展新领域、生产方式转变……势在必行,如果不适应时代和市场的变迁,日本制造将很难重拾往昔的辉煌。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新思考

东芝事件既是机会又是挑战。日本制造的衰落足以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镜鉴,如果不改革创新,犹犹豫豫,几年后,部分中国企业可能会重蹈东芝覆辙,在竞争中被淘汰。同时,如果抓住日系品牌资产和市场机遇,不失为中国制造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从全球消费市场重心转移路径来看,中国正处于领先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提速国际化进程,推出全球性战略,“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和并购。

海信收购东芝只是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一个缩影,目前有不少品牌被中国企业收购运营。

2004年,联想集团与美国IBM公司正式签约,以总计12.5 亿美元收购 IBM 全球的台式、笔记本电脑及其研发、采购业务;

2010年,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

2011年7月,海尔与三洋电机签署并购备忘录,同年10月,双方签订并购协议,海尔收购三洋在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白电业务;

2015年,中国长虹公司收购了三洋电视业务;

2016年,鸿海精密注资日本夏普公司;联想以约13亿元人民币收购联想-NEC控股公司NEC90%的股份;海尔收购美国通用GE家电业务;

2017年,联想收购富士通个人电脑业务51%股权;中信股份收购麦当劳大陆业务......

除了收购,也有一批国际化企业进入全球市场,华为、联想、格力、大疆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以高性价比、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参与竞争,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重新定义中国制造,撕去此前中国制造廉价、质量差的标签。尤其是今年五月,中国企业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品牌日”,对品牌的重视已经从企业层面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

一次次蓄力,终于厚积薄发了!曾几何时,多少国人远渡重洋跑去日本抢马桶盖、电饭煲!今日,中国逐渐实现了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Made in China”遍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站在历史经验和全球化战略下,中国制造要从大国走向强国、走向智造,离不开创新、质量及品牌,需要立足实体经济,驱动技术改造、模式创新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提高质量标准,打造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民族品牌,锤炼“工匠精神”,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为“中国制造”正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