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500个亿,他凭一己之力打造东方好莱坞

一年500个亿,他凭一己之力打造东方好莱坞
2017年02月10日 19:48 财经快讯

从杭州沿沪昆高速一路南行,不到3个小时就会到达一个小镇,人口不多,只有8.9万。

20年之前,那是一片贫瘠之地,人均可耕作面积只有3分,而如今年入账500多亿,每天常驻十几个剧组,国内70%的电视剧、60%的电影都在这里完成外景拍摄,它就是横店。横店繁荣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叫徐文荣30年不懈地耕耘。

1935年,徐文荣出生在浙江东阳新东村。父亲是做小本买卖的,每天在大街小巷里挑着小担卖糖葫芦,徐文荣6岁不到就跟在父亲屁股后头,左手一个口袋,右手一杆秤,背上还背着换来的二三十斤稻谷。不过全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经常几个星期菜里见不到一滴油。

隔壁的邻居是做火腿的。徐文荣印象最深刻的9岁那年暑假,正是火腿腌晒的季节。母亲带着徐文荣去邻居家串门,大中午阳光很毒。看到院里一排排火腿晒得直滴油,母亲见状,赶紧让徐文荣回家拿一只碗去接火腿滴下来的油滴,好回家炒菜吃“也算沾点油荤。”

当时,徐文荣正在烈日下举着碗,远远看见邻居家的小孩叫来四五个孩子,叽叽喳喳在议论“瞧那小矮个,只能吃我家漏掉的油。”徐文荣当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可以说,穷困与自卑心理一直折磨着徐文荣的整个青少年时代。

1950年全国掀起“抗美援朝”热潮,一心想要摆脱贫困的徐文荣也悄悄报了名,当时他还不到16岁。初审蒙混了过去,不过在县武装部出发集合时,却因为“个头最矮”被带兵军官退回了原籍。

没有办法,徐文荣只好子承父业,跟着父亲摆摊卖菜,捡报纸、卖针头线脑,反正只要听说什么能赚钱,他就去干。

1965年,一个在上海走亲戚的小伙伴回来吹嘘“上海满地都是金元宝,就连马桶里面的沙子都能卖个好价钱。”马桶里面有沙子?徐文荣跟那个小伙伴聊了半晚才知道,那是堆积在马桶壁上的固状结晶体,名叫“马桶砂”。马桶砂在上海没人要,而在农村可以做肥料。

徐文荣一琢磨“东阳山区地广人稀,土地贫瘠,政府正在想办法增加土地肥力呢”,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以肥料换粮食。”

别说,最后徐文荣那个想法还真得到当地政府的同意。于是,他马不停蹄赶往上海搞回来1500斤“马桶砂”,最后政府真给了他1500斤的玉米。徐文荣把1500斤中的大部分送给了横店的低保户“自己小时候被歧视,赚了粮食就不能让穷人再受歧视。”

1975年,文化大革命还没结束,老外在浙江经营的丝厂经常怠工、停工,时不时还挨批斗,最后没辙撤走了。省里只好让蚕茧生产区的农民自己办剿丝厂,徐文荣第一个报了名,1975年4月18日,他拿到了东阳横店丝厂的批文。

许可证有了,资金呢?徐文荣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众筹”,他跑到公社39个大队里来回游说,最后筹到了50254元的3年无息借款。可等买完纺织设备后,那5万块就快用完了。

怎么办?徐文荣找到了当地信用合作社的一位行长。行长没在,他就在行长家门口守着,行长出差,他就给行长夫人送胎盘。“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最后行长好说歹说给批了26万贷款。

由于动手早,加上经营有方,经过五六年的发展,徐文荣的丝厂很快将商业版图扩展至医药、化工、汽车等领域。1984年11月,徐文荣在众多产业的基础上成立了横店工业公司。

横店工业公司成立后,撤销了原乡政府工业办公室,徐文荣取得了企业法人资格。为让自己放开手脚经营企业,徐文荣向乡长提出“乡政府不能派人到企业兼职,干部聘用、劳动人事、工资资金分配等由公司来决策。”

徐文荣这一不得已的“政企分开”模式却成为全县、全省乃至全国最早的一家,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时间,横店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典型案例,也成为了全国乡镇企业效仿的对象。1987年,徐文荣的横店工业公司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是浙中地区第一个“亿元镇”。

1988年,社会学家费孝通专程到横店等地考察,提出了著名的论断“苏南以集体经济为主,温州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横店模式则是两者的结合。”

横店富裕起来后,很多青年下班以后无所事事,兴起打牌赌博之风,群众意见很大。这给了徐文荣一个启示“光有钱还不行,还要有精神追求”,于是他决定发展休闲旅游,丰富文化生活。经过一年多的国内外考察,徐文荣决定搞影视文化城。

在横店搞影视文化城?很多专家认为徐文荣是疯了,因为“横店穷山秃岭,荒坡众多,连种植庄稼都费劲”。一位浙江的主管副省长更是对登门拜访的徐文荣不胜其烦“做工业我可以支持你,但你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人,搞什么文化产业呢?”

上头不支持,徐文荣就硬着头皮自己干,他先后投了三千多万建文化村、娱乐村、天堂村、民俗村、度假村。由于当地独此一家,很快十里八乡的村民都吸引了过来。徐文荣一看势头不错,紧接着又建“神话荟萃”、“封神宫”等建筑。

1996年,谢晋为了庆祝香港回归,准备拍摄《鸦片战争》。资金、剧本都敲定了,但是外景拍摄基地一直没有着落。

本来选择了广州,但谢老认为过于现代,而临时搭外景没有千把万元拿不下来。后来,谢老无意中听说在横店有大型仿古建筑,于是将信将疑带了一路人马到横店考察。

徐文荣是个土包子,他连大名鼎鼎的谢晋都没有听说过,上来第一句话就是“您是干什么的?”谢晋笑着说:“我是拍电影的”,徐文荣继续问道“您都拍过什么电影呢?”……

好在谢老爷子当时脾气很好,而徐文荣虽然对谢晋不了解,但他感觉对横店是好机会“既可还原历史,又可以壮大文化产业。”

于是,徐文荣当天下午就和谢晋签了协议,以3个月为期限接下了谢晋建“南粤广州街”的单子,包括120栋房子、一条珠江、一座塔。

徐文荣第二天去看了现场,第三天就决定炸掉3座山。接着120个工程队开始动工,每个工程队建一栋房子,徐文荣下了死命令“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下雨还是下雪都不能停工。”

为了解决旧建材紧缺问题,徐文荣花高价钱买了从墓地上拆下来的旧石板,用来铺路,还专门找工厂烧制旧瓦砖。

3个月后,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的“19世纪南粤广州街”拍摄基地拔地而起,谢老相当满意。此后《鸦片战争》一炮打响,也打开了横店影视城的大门,全国导演一夜之间都知道了横店影视城。

不久,正在筹划《荆轲刺秦王》的陈凯歌找到了徐文荣。徐文荣当即决定拿出1个亿“炸掉5座山来建秦王宫”。

秦王宫本计划1年完工,最后8个月就完成了。据说完成的当天,陈凯歌的美工激动得晕了过去“100%还原了历史。”

此后,徐文荣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拿出30亿,打造了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梦幻谷、大智禅寺、屏岩洞府、华夏文化园等13个影视基地,削平大小山头近百个。

到了2005年,横店影视城的品牌已经打响,前来拍摄的剧组络绎不绝。于是,下面几个副总给徐文荣出主意“一张门票收10元,一年就是好几千万的收入!”徐文荣吐了一口烟圈,蹦出13个字“任何剧组来这里拍戏一律免费。”

一律免费!于是乎,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李连杰的《功夫之王》、甚至好莱坞的《木乃伊3》纷纷跑来横店拍摄。

因为对外免费,横店影视城每年少收了2000多万的门票收入,但却给整个横店带来了10个多亿的综合收益。

2005年以后,前来拍戏的人比以前增加了5倍多,常在横店的“横漂”群众演员达到十万之巨,无数个“王宝强”前来横店淘金,一举拉动了横店的经济发展。

据说横店东南角一对老夫妻有4间80多平米的房子,每年仅靠房租就能收入32万。而房租,只是横店影视经济中的一小部分。2007年的统计显示,1997-2007十年间,横店影视城帮助当地居民增收30多个亿。

2008年,73岁的徐文荣决定投资200亿复制圆明园,其中130亿用于文物收回和复制,70亿用来建设。消息一出,有人说他“劳民伤财”,有人说他是“历史的破坏者”,最终项目被迫叫停。

那段时间,徐文荣非常痛苦“圆明园是民族文化遗产,为什么不能还原它的辉煌呢?”后来徐文荣赌气说:“如果在浙江不能造,那我到外省去建;如果中国不能造,那我去国外造。”

功夫不负有心人,7年的坚持最终为横店带来了新的地标。2015年5月10日,占地6200多亩、实际投资300亿,按1:1比例复建圆明园建筑群的“圆明新园”正式开园,仅此一项工程就为横店带来了3.5万个就业岗位。

徐文荣身上有两个标签“敢为人先、不服管”有官员开开玩笑评价徐文荣“论本事可以做皇帝,论错误可以被枪毙。”

不过,徐文荣“不服管”的性格却让横店的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很多老百姓称徐文荣是他们的“财神爷”。

从2004年开始,徐文荣为退休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为特困人员提供特困补助;横店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免费就读;横店农民在集团医院、金华文荣医院看病享受补贴;兴建花园式老年休养院,特困人员入院不收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地不在大,有人则兴。横店这个昔日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在徐文荣的带领下,正一步步变成了“东方的好莱坞”万金油威信(wanjin068)同时对于投资有一定的见解,最主要的是研究股票,茶叶交易,现货,期货等投资,无论朋友你在这个市场上做的如何,那么都可以进行一个关注,多一份选择多一次机会。并无害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