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端要素争夺战,中国一线城市以何胜出?

全球高端要素争夺战,中国一线城市以何胜出?
2017年02月03日 15:01 菲凡品金

世界正在变平。中国的一线城市,乃至全球的大城市越来越进入了一场“高端要素争夺战”。在这场竞争中,广州基于全球资源配置、国际产业版图变革、中国结构性改革的宏大背景,提出了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目标,打造新的城市竞争力。

从“一口通商”开始,到辛亥革命,再到改革开放,广州都走在了中国近代化以及中国融入全球工业文明的最前列。务实、开放和平等的性格特点,经过百年历史浪潮的洗礼,最终成为广州人“特征”的关键词,也成为广州这座城市的竞争力世界正在变平。中国的一线城市,乃至全球的大城市越来越进入了一场“高端要素争夺战”。在这场竞争中,除了原有的发展优势之外,广州还需要什么样的城市竞争力?

广州珠江新城图

大视野广州提出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目标,并非只是着眼于城市本身发展的策略选择,而是一种基于全球经济版图变革,以及国家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前瞻性响应。

近年来,全球经济界流行着一种说法,即世界经济的推动力主要是两台发动机,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二是中国的城市化。当这两台发动机运转顺畅,世界经济就一片向好。当它们出现问题,世界经济便会疲弱。

近年来的世界经济实情基本上都是印证了这种观点。20世纪下半叶计算机发明之后,世界上真正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科技创新并未出现。尽管计算机操作系统、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等新的软件创新不断推出,但它们还很难堪称“革命性”三个字。

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美国人为了提振经济的不断降息以及对房地产泡沫的助推,最终引发了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美国人目前正在力推“再工业化”,但这更是一种内向型的发展模式,对全球经济的推动效应将远远小于原有的“美国消费、中国生产”模式。可以说,第一台发动机动力的长期衰减,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第二台发动机同样遇到了困境。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陆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已超过55%,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20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意味着,中国过半的人口已经进入城市生活,尽管城市化依然有潜力,但下一步的城市化将更加艰辛。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房地产去库存的浪潮中,三四线城市,甚至包括部分二线城市都出现了严重的去库存难。去库存难的背后,其实是城市化正在遇到瓶颈。简单来说,就是这些小城镇的就业机会并不多,提供给进城人员的工作机会不够,他们无法养家糊口,更无法支付按揭,因此必然去库存难。

城市化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大城市化的过度。过度的大城市化带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城市病,交通、环境等问题严重降低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此外,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则是,在中国现有的财政税收体制之下,过度的大城市化还可能带来财富分配的扭曲。一线城市的楼市暴涨,不断扭曲着财富分配,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事情。

可以说,中国的城市化的确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一线城市和中小城市,他们都有着不小的困境,这种困境不但可能阻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放在全球化的视野之下,对世界经济的而言,也是一种利空。

近两年来,广州作为一座一线城市,通过加快推进经济领域的结构性改革,有力地遏制了资本“脱实向虚”的趋势,让资本留在了实体经济领域。与此同时,外部资本也不断重新进入实体经济。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广州直接融资余额1.2万亿元,增速52%居全国第一。

实际上,很多城市为了调控房价纷纷推出限购,但限购本质上对控制房价的价值并没有想象的大。它很可能只是在增大购房者的成本,调控房价根本之策还是在于让资本留在实体经济内部。

在上一轮的上涨之中,广州成为了全国一线城市之中房价唯一没有大幅上涨的城市。这并非因为广州的经济出了问题,刚好是因为广州的“枢纽型网络城市”的目标以及以其为指导的结构性改革步伐的加快,遏制了炒房资金的进入,实体经济并未出现大幅的“脱实向虚”。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广州这座城市越来越肩负起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重任,它为中国的城市化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广州这座城市的视野,正越来越广阔,它不只是把自己局限在珠三角,而是放置于中国结构性改革的宏大背景,去寻找一条城市发展的新路。

领导力广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将着力建设国际航运、航空、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从而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这一目标的提出,即注重了城市的内生发展,也兼顾了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和辐射。

长期以来,中国的大城市发展存在这一个严重的“资源攫取”问题。简单来说,即一线城市和其他大城市(主要是省会)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存在不小的负面效应,会攫取周边城市发展的资源,而不是辐射周边城市,因此难以形成一个大中小城市良性发展的格局。

究其原因,在于中国的大城市承担着太多的功能,它们是中央或者地方的权力中心,这意味着资源必然向这座城市集聚。这是一个无从选择的客观现实,但另一方面,一些城市的发展策略也会在主观上助推了这一趋势的强化。

其中,最有效的一个方式是通过“有形的手”拉抬本地的房价,这会导致附近区域的所有避险资金都涌入本地,最终人流也涌入了本地。实际上,这种模式带来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城市的扩张并非是基于产业的自然扩张,而是基于资产泡沫对周围资源的抓取,这既违背了城市化的规律,会导致产业空心化和实体经济“脱实向虚”。

另外一个问题则是,基于房地产泡沫的财富分配的失衡。一个人的财富基于它们进入楼市的“先后顺序”,而不是个人的优秀和努力程度,那么这样的城市化恐怕不是健康的城市化,而这样城市也难以称之为宜居城市。

同样,南沙自贸区的创新实践为广州未来的金融发展新路埋下了伏笔。融资租赁全国“第三极”、船舶交易所、创新型期货交易所,这些和航运、物流相关的金融创新正成为南沙改革的最大亮点,它们都和航运有关,并且一开始做到了国际化。

南沙海港雄姿

除了南沙自贸的改革之外,广州近年力推国际化的大手笔是对500强企业的吸引。目前,已有28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广州,光是2016年上半年,就有16个世界500强项目已落户或签约广州,投资总额超过270亿元。

“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正在步入正途,渐入佳境,它基于国际产业版图变革、中国结构性改革的宏大背景,有着宏大的视野;同时,注重和周边城市群的互惠互利,有着一座枢纽城市的责任感;最终,它将带动整个城市群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让珠三角重新在新一轮的国际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从务实、开放和平等,加上大视野、领导力和国际化,显然,经济的深度变革,也将给广州和它的人民带来新的气

中国正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道路上,中国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发展,正在推动中国成为金融投资强国!不关注金融,你将会被这个世界抛弃,因为你赚钱的速度很难赶上印钞的速度。更多笔者文章,投资观点。笔者仟金一线(威 鑫 hym8828)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 芯 hym882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