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任性源于行业错觉

险资任性源于行业错觉
2016年12月11日 09:27 红刊财经

红刊财经特约作者 胡东辉 

险资崛起过程中太任性,终于引来严厉监管,继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怒斥害人精之后,保监会兵分两路进入风头正劲的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进行检查,前海人寿的万能险新业务还被暂停,直接掐断了其后续资金来源。上述举动导致险资举牌股全线暴跌,也暴露了险资集中投资的风险隐患。本周五,又传出“保监会暂停恒大人寿委托股票投资业务”的消息。

保险机构属于非银金融企业,经营的是钱生钱的业务,这与很多做实业的企业是很不一样的,因此容易产生行业错觉,以为做实业赚钱也很容易,这种错觉有时候是致命的。

实业与金融天壤之别

做实业很辛苦,而且赚钱很难,这是公认的事实。实业做得好的企业是少数,大多数做实业的企业都只能获得薄利,靠不断做大规模来赚钱,能够持续扩大再生产的就算是很成功的企业了,暴利是不存在的。只有到了证券市场,上市了才算是获得了暴利。但这并不是因为上市创造了新的财富,而是因为上市创造了一次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机会,这个暴利是由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奉献的。

很多做实业的企业家,一旦尝到了资本运作的甜头,往往就无心再辛辛苦苦做实业了,总是试图铤而走险投机取巧获取暴利,违法违规也在所不惜。既然资本运作这么容易来钱,谁还愿意辛辛苦苦做实业呢?死守实业的企业家还被认为是没本事。前海人寿入主南玻后,前海人寿派驻的时任监事会主席陈琳曾经在内部会议上对南玻原高管说,你们这些搞制造业的辛辛苦苦也就赚这么点,还不如去搞资本运作。

行业错觉大多数人都会有,做过股票的人对钱的概念与没做过股票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钱到了股市里仿佛就不是钱了,它就是一个符号,钱来得很容易,去得也很快,这与生活中对钱的精打细算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们都知道上交所前任总经理尉文渊最成功的一笔投资是入股华锐风电,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前面还有过很多次失败的投资,就是因为行业错觉,大钱看得太多了,几十万的小钱都不屑于去赚。其实赚钱哪有那么容易,亏钱倒是很容易。

隔行隔山不能类比

险资靠钱生钱虽然风险大,但有机会获得暴利。这一年来险资大崛起,让很多人见识了什么是土豪,动辄几百亿元往一只股票上砸,这种气势以前从没见过。几百亿元是什么概念?在中小企业看来,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很多企业要借1亿元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赚1亿元那就更不得了。可是到了股市里,1亿元算什么?上市圈钱最少也要几亿元,多的几百亿元。收购一家企业动辄十多亿元、几十亿元,甚至收购一家空壳公司估值也是几百倍的暴涨。上市公司反正不花自己的钱,通行的办法就是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钱不够再增发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在股市里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人们看到险资举牌股短线都暴涨了,认为险资有眼光,但却忽略了险资采取的是类似坐庄的办法来集中资金不断推高股价,这些股票的暴涨是被险资炒上去的,而不是什么价值发现。万科A股价翻了倍,恒大系还在买。万科A这么大的盘子,被险资竞相买入后,现在还在外面普通投资者手里的股票已经不足16%,如果再考虑到还有公募基金也买入了,实际上已经很少有普通投资者持有万科A了,几乎已被全控盘,这个样子万科A能不涨吗?这跟万科A的投资价值有什么关系?即便是这样,万科A涨到29元也就撑死了,那么以后险资怎么退出呢?险资的万能险产品是有期限的,并不能长期投资,退出来后万科A将会跌成什么样子呢?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其实人们不用等那么久就可以看到结果了,最近监管部门监管举措一出来,险资举牌股马上就纷纷暴跌,露出了险资假投资、真炒作的真面目。这还仅仅是险资不买了,股价就撑不住了,如果险资反过来是要卖,那会怎么样?南玻A算得上是蓝筹股吧?可是前海人寿取得实际控制权后,却嫌它赚钱不够多,要资本运作。如果南玻这么大的玻璃制造企业走上资本运作的道路,那它还是南玻吗?还搞不搞制造业了?在险资眼里,南玻A也好,万科A也好,抑或是格力电器也罢,都是资本运作的符号,不靠你辛辛苦苦赚钱,而是看我如何轻轻松松炒作赚钱。这就是一种虚幻的行业错觉。本周的险资举牌股暴跌只是一次预警。当险资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后,警钟已经敲响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