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慧球大股东和管理层陷入“互相伤害”死循环

ST慧球大股东和管理层陷入“互相伤害”死循环
2016年12月23日 19:23 红刊财经

红刊财经作者 李壮

12月22日,ST慧球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10.98%的深圳瑞莱嘉誉召集了股东大会,大会否决了ST慧球管理层提名两名董事的议案,通过了修改《公司章程》等其他三项议案。

ST慧球随后公告了股东大会的决议,但同时发布了起诉瑞莱嘉誉的诉讼公告。瑞莱嘉誉和ST慧球管理层正滑向互相伤害的深渊。

 瑞莱嘉誉想干什么?

对于瑞莱嘉誉来说,它成为ST慧球的大股东也仅仅是几个月前的事。

今年7月21日开始,瑞莱嘉誉在二级市场陆续买入ST慧球股票,至9月5日成为慧球科技第一大股东,至今持有ST慧球股票比例为10.98%。

在瑞莱嘉誉成为慧球第一大股东时,ST慧球以其持股不足5%为由没有及时披露,遭上交所暂停了慧球的信披直通车资格,也引来瑞莱嘉誉对慧球信披违规的质疑以及要求更换董监事的议案。

由此,瑞莱嘉誉和ST慧球管理层之间就不断发生“摩擦”。

ST慧球聘请了因信披问题多次被监管部门处罚的鲜言做其证券代表,并提名杨剑峰、王书亚成为公司董事。瑞莱嘉誉继续增持股票,达到公司章程要求的“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向监事会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后,召集了此次股东大会。

在这次股东大会上,瑞莱嘉誉共提出4项议案,分别为《关于否决杨剑峰、王书亚成为公司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原有章程规定持股比例达3%、持股连续180日以上的股东才可以提名董事与独董;《关于暂停全资子公司购买资产的议案》——市场曾传闻慧球拟收购荆门汉通置业有限公司房屋资产;《关于暂停新设子公司与对外增资的议案》,之前ST慧球董事会拟耗资1.2亿元设立6家子公司。

未出意外,以上四项议案全部高票通过。换句话说,ST慧球管理层的安排被完全颠覆,其权利也将受到很大限制。

这还不是终点,瑞莱嘉誉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托代表李洁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是召集下一次股东大会,罢免现董事会成员,提名新董事会成员。

 ST慧球管理层的反击?

在瑞莱嘉誉用股东大会的形式否掉慧球管理层的安排时,ST慧球管理层也没有“毫无作为”。

一方面,ST慧球管理层包括5名董事、3名监事,董事会秘书及其它高管均没有出席或列席大会。另一方面,他们还提起了一起诉讼。

在ST慧球公布的股东大会公告中还有多份诉讼公告,其中一则指出瑞莱嘉誉违反《公司法》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等相关法律及规定……依据上述事实及理由,ST慧球向深圳福田区人民法院递交了民事起诉状,法院现已受理。

此前,ST慧球作为原告对瑞莱嘉誉提起侵权之诉,要求对方赔偿市值损失2.88亿元,该案已获深圳中院受理。ST慧球23日公告,已于12月19日就该案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深圳中院审查后予以准许。据该院向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出具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对瑞莱嘉誉所持有的2324万股ST慧球无限售流通股及孳息予以查封冻结,冻结期限从2016年12月22日起至2019年12月21日止。上述股份约占ST慧球总股本的5.9%,而瑞莱嘉誉共持有上市公司10.98%的股份。

瑞莱嘉誉被冻结股份的收益(股息或者红利)将因此受到影响。

“伤害”死循环

目前,瑞莱嘉誉部分股权虽然被冻结,但股东大会本身若没有违反法律法规,那么修改公司章程之后,瑞莱嘉誉必然重组董事会。李洁对媒体表示,瑞莱嘉誉将就董监高不作为不勤勉尽责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追责,“我们现在包括以后,可能会向这些现董事会成员、董监高追责。”

不过,ST慧球发起的多项诉讼,将用漫长的时间考验瑞莱嘉誉的耐性。

从瑞莱嘉誉和ST慧球管理层两者角度来说,相互伤害的目的无非是掌控上市公司,进而改造为对其有利的资本运作平台。

但从ST慧球投资者的角度来说,若没有瑞莱嘉誉和ST慧球管理层的意外和解,短期内难以见到这家公司第三季度营收3196万元、净亏损1809万元的公司回归正常的可能性。

都在声称保护投资利益的瑞莱嘉誉和ST慧球管理层,未来到底会怎样保护呢?记者致电瑞莱嘉誉,对方称“正在开会”,而ST慧球董秘办则无人接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