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变相加息 市场面临3.8万亿资金荒?

央行变相加息 市场面临3.8万亿资金荒?
2017年02月06日 19:00 红刊财经

红刊财经 李健 

美联储刚结束的议息会议没有结论,中国央行却在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提高了逆回购利率,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上调10个基点,同时上调SLF品种利率10-35个基点不等。更早的在1月24日,央行对SLF一年期利率上调了10个基点到3.1%。业内人士认为,A股需要3.8万亿资金稳定水位,但央行变相加息将使增量资金来的更慢,2017年可期待结构性机会。金融、地产、基建等则受到利空。

加息是否会持续 机构分歧大

与往年不同,过去两年,货币量在1季度极为宽松。如2015年2月4日至5月11日,央行分别实施了两次降准和两次降息,上证综指直逼5000点。又如,2016年第一季度新增信贷规模达到4.6万亿,超过2009年同期为应对次贷危机产生的巨量贷款规模,创下单季信贷的历史新高。

但是鸡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央行就提高了逆回购利率和SLF利率,李迅雷认为,往年前松后紧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只有在年初大规模投放信贷,才有可能提高当年利润指标的实现率,因此,货币政策的前松后紧很大一部分是体制性原因,与考核目标有关,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金融市场主体的银行而言是如此,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更是如此。

从过往的经验看,年初释放流动性的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还出现了一些副作用。2015年一季度加息希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实际效果却是经济脱实向虚,居民炒股加杠杆。

因此2017年开年,货币政策出现了不同点。李迅雷认为,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节后第一天央行就变相加息,无非想给市场传递货币政策从“偏宽松”回归中性的明确信号。同时,趁着特朗普还没有来得及向中国摊牌,先表明中国控制货币超发、稳定汇率的态度。

中金公司也认为央行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是自然的选择,今年中国经济开局良好,1月制造业PMI高于预期,工业保持较高的景气度。同时,1月信贷投放可能偏高,随着资金季节性需求回落,短期内央行操作以流动性回收为主。中期来看,央行退出宽松政策是自然的选择。

对于加息是否会持续,机构的意见存在一些分歧。一部分认为经济基本面不支持大力度加息,如李迅雷分析,是否步入加息周期的一个基本判断是经济增速处在上行还是下行阶段。当前经济增速显然还是处在下行阶段,否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没有必要提稳增长的底线思维了,且去年末各大商业性研究机构普遍预期今年经济增速还会下行,故连续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相反意见则认为,SLF虽然每次规模小,但是频率高,更能体现政策意图,国泰君安表示,“SLF利率的上调要比MLF利率的上调更有指导意义,尤其是7天期SLF利率,有可能成为未来利率走廊的顶。央行提升各期限资金利率,最终是要向银行贷款利率传导,如果数次短期加息后不见成效,信贷仍继续高企,则不排除直接加息(即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可能。维持金融周期下半场与流动性拐点的重要判断。”

抑制了增量资金 但结构行情或可期

央行收紧的资金,A股市场上的增量从哪里来?水皮统计,IPO一年圈走1500亿资金,佣金印花税一年1500亿左右,大小非减持约3000亿,加起来大概6000亿,如果考虑到2017年有1.6万亿的定增解禁以及再融资的1.6万亿,那么市场的承接资金的需求就会到3.8万亿左右。显而易见,这么大的需求量靠存量资金是撑不住的,必须靠增量。

“但央行此次释放了资金从紧的信号,资产荒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我们面临的将是资金荒,增量在哪里?增量在梦里!”水皮表示。

对具体行业来说,金融去杠杆对金融业冲击直接且明显。水皮认为央行虽然没有直接加息,但央行却在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把市场逆回购的利率提高了10个基点,200亿7天逆回购利率为2.35%,100亿14天逆回购利率为2.5%,200亿28天逆回购利率为2.65%。当天,隔夜SLF的利率上调了35个基点达到3.1%,7天和1个月的上调了10个基点到了3.35%和3.7%,更早的则在1月24日,央行就把SLF一年期利率上调10个基点到3.1%,6个月的SLF为2.95%,这是2014年来央行首次上调利率,不但长期上调,短期也上调,这就是加息,虽然没有针对公众,但是针对的是机构,针对的不是存款却是借款,确切地讲是不对称加息,对金融股利空作用更大。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A股还是存在结构性机会,李迅雷分析,与过去两年前松后紧的政策特点相比,今年很可能是前紧后松,前紧的原因不仅来自国内,还来自特朗普的新政,后松则可能来自触碰底线后的反弹,毕竟还有举世瞩目的“十九大”值得期盼。

任泽平也认为股市有结构性行情,资金成本的上升可能对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形成利空,经济增长可能会有所放缓。股票市场所受的冲击预计不大,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围绕涨价和改革展开。

欢迎关注红刊财经微信号(hkcj2016)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